正文 十二、做大做強網上主流輿論陣地,掌握網上輿論工作話語權(1 / 1)

在互聯網時代,媒體是信息的傳播者,也是信息集聚的地方。政府要全麵提升網上輿論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通過推進微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增強傳播力、公信力和影響力,加強主流媒體的正向輿論引導力。政府不僅要加強直屬國家的各級黨政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更要加強像網易、搜狐、新浪、天涯等各大網站、論壇以及百度貼吧的輿論引導,使各大網絡主流媒體充分發揮引導網絡輿情的重要作用。隻有各大主流網站意識到輿論引導的重要性,才能在重大事件發生後準確快速透明地發布相關信息,並進行理智客觀的分析,占領網絡輿論高地。

主流論壇的政治與時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網民的思想,因此政府要注重對主流論壇政治與時評的關注,用權威與親民的聲音進行引導。在網絡時代,如果主流網站引導得當,一方麵會使其成為網民問政參政、表達訴求、社會監督的平台,另一方麵也培養了其民主自覺性,使之成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這樣就能使政府與民眾形成和諧的良性互動關係,利於民主政治建設。

在輿論引導中,政府要加強培訓,提升主流媒體的引導技巧。主流媒體要有大局觀和責任感,主動針對網絡輿論熱點搞好內容策劃、進行議程設置,尤其是對網民自發的熱點問題和輿論,要在事件發展過程的前期、中期與後期的各個環節做出對應的引導,提高引導效果,掌握話語權。

“哈醫大血案”發生之後

2012年3月下旬,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哈醫大一院”)發生一起致一人死亡、三人重傷的惡性傷害案件。當晚,有網站刊登新聞後附帶“讀完這篇新聞後的心情”調查,6161人參與投票,其中選擇“高興”的竟高達4018人,達到總數的六成以上。

眾所周知,近幾年來我國醫患關係愈發緊張,醫療糾紛不斷增加。一方麵,病人對醫護人員不信任,對醫護人員的人身傷害案件時有發生;另一方麵,醫護人員也多有抱怨,醫療糾紛的發生嚴重影響了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也給自身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而對負麵信息的渲染隻能使矛盾和糾紛加劇。“哈醫大血案”給了我們慘痛的教訓,這個時候,輿論引導就變得極為重要。

事發後,黑龍江當地媒體最先發出消息,報道比較客觀地還原了新聞事實。但接下來,全國媒體圍繞“醫患矛盾”開始進行報道,事實上對矛盾和糾紛起到了渲染的作用。其中,也有權威媒體作出正麵的報道,如:《人民日報》的《媒體報道醫患關係等應多傳遞溫暖希望》、《中國青年報》的《“醫患失和”的環境裏誰都是弱勢者》等。包括全國政協委員、同仁醫院副院長徐亮等在內的權威人士和意見領袖也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如央視記者張泉靈發布微博稱:“哈醫大發生砍殺醫生事件,讓人唏噓。他們從事的是高風險職業,他們每天麵對承受病痛的不快樂的人,他們是有問題的醫療醫保體製的替罪羊,他們的灰色收入話題被放大到遮蓋住他們的敬業付出的努力。如果偶爾出現的偏執狂……但此時的叫好聲就是他們不能承受之痛了。”事件的整個傳播過程值得政府和媒體深思,如何加強主流媒體的正向輿論引導力,用權威聲音引導網民,是我國社會處在轉型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