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路未行,思已遠(1 / 3)

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互聯網時代,我們必須從自身和應聘單位兩個方麵進行周密考慮和計劃。

互聯網時代工作怎麼找

現如今,求職者通過互聯網投遞簡曆,企業通過互聯網對求職者進行篩選,已經逐漸成為人們求職招聘的首選渠道。如今我們身處於一個互聯網的時代,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住互聯網本身所具有的資源共享、超越時空、實時交互等優勢,利用互聯網的力量幫助我們找到一份符合心意的工作。

在互聯網中,我們可以通過各種網站找到數以千計的工作崗位。而與此同時,各大公司、政府機構等用人單位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在極短的時間內搜羅到許多應職者。這種相互的關係一方麵為我們提供了眾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麵,也對我們的應職就業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

所以,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互聯網時代,我們必須從自身和應聘單位兩個方麵進行周密考慮和計劃。下麵,我就給大家提供一些在互聯網時代,求職的小技巧。

1.謹慎構架簡曆,明確關鍵詞

在互聯網提供的浩如煙海的各種機遇當中,我們就好比是駕駛獨木舟穿行其中的冒險者。我們可以同時投出許多簡曆,申請許多不同的工作,但是相對的,每一份工作也都有可能收到數百甚至上千封求職者同時投出的簡曆和求職意向。那麼在許多的求職簡曆當中,如果你所填寫的內容和其他人大同小異,劃船的技巧和別人毫無差別,那麼用人單位又有什麼理由從這數百上千的人當中獨獨選擇出你來呢?但是,如果我們有一份出色的簡曆,一切都會變得不同。

我們在互聯網中投遞簡曆的時候,可以在用人單位發布的招聘信中仔細地篩選出關鍵詞,並且通過這些關鍵詞來構思自己的簡曆,力求使你的簡曆就好像是在為這個職位量身定做一般。

除此之外,我們的簡曆務必要保證一目了然,因為在顯示器另一麵的負責人有可能會同時麵對在短時間內從數千封求職信中篩選出幾名麵試者的問題。因此你需要在最短的篇幅內使篩選者認為他找到了人海當中的“灰姑娘”,而不是“南瓜車”。

簡曆是你求職前需要準備的一切的基礎,而篩選出你的簡曆中的關鍵詞、篩選出用人單位招聘要求中的關鍵詞,將這兩者相互結合,一份契合度極高、關鍵詞明顯凸出的簡潔簡曆,是你在互聯網平台當中進行求職的一份有力保證。

2.充分利用各大網絡平台,全麵甄別求職網站

目前注冊人數較多的SNS網站,也就是商務社交網站有若鄰網、優仕網、天際網等,在這些網站當中有著眾多的企業HR(人力資源管理甄別人員),是眾多企業彙聚的網絡平台。因此在這些網站當中,我們需要全麵詳細地登記我們自己的個人資料、個人履曆等,方便我們在求職之後公司進行審核查詢使用。

這些網站上麵的職位都是真實有效的,可以直接調出我們的簡曆進行求職應聘。如果我們求職相對緊急,就需要時刻觀察網站的更新,掌握最新的動態,調整自己的求職策略。但是在各大官方平台之外,我們在向公司網站投遞簡曆的時候就需要小心,需要仔細核實公司的真實性和招聘的真實性,以防有心人借用公司名號進行詐騙活動等。

3.積極展示自我,個性化網絡求職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節奏在不斷地加快,現在在企業招聘的過程當中,往往會追求個性化的發展,力求將不同的人員安排在最適合的崗位。有很多求職者往往曾經擁有很多與現在申請的職位無關的經驗,但是這些看似無關的經驗或許就能讓你與其他求職者拉開差距。因此,我們在進行崗位申請的過程當中不妨留出一部分篇目將愛好、興趣和誌願活動等作為一個單獨的篇目進行描述。很多時候你不經意的一個個人興趣愛好很有可能會流露出獨屬於你的個性特質,進而在求職過程當中為你增添一些光彩。

使用互聯網進行求職與實際投遞簡曆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非嚴肅性。盡管通過網絡求職往往需要更加嚴苛、正式的措辭和格式,但是在嚴格之外我們常常可以設置一些略個性化的內容,通過個性化的展示,吸引與你誌同道合的人員,同時展示出你身上所具有的其他巨大個人價值。

4.凡你走過,皆有痕跡,慎重網絡形象

這一點往往是網絡求職者容易忽略的一件事情,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是很多網站,例如百度文庫、道客巴巴等網站往往會需要用戶注冊並提交自己的個人信息,這樣一來我們在網絡上進行各種內容的辨別、摘錄、歸類、上傳、下載等都會帶來極大的方便。很多人都習慣於使用相同的賬號進行注冊,包括申請求職的網站注冊也是一樣。這樣一來有些公司就會通過求職者提供的信息在網上搜索一些相關資料,如果說求職者不注意在網絡上的個人形象,例如不文明留言、登錄瀏覽不健康網站等,都有可能在網絡上留下相關痕跡,這樣一來一旦公司根據信息進行調查和最後的篩選,很有可能就會給你的形象造成破壞,不利於你的求職成功。

跳槽?你真想好了嗎

跳槽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已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社會現象。現在有很多人在工作上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者對於自己選擇的職業有所不滿、對職業前景不看好或遇到更好的就業機會之後,往往都會選擇跳槽。

但是跳槽對於我們的職業生涯來說真的好嗎?或者說跳槽對於我們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呢?我們不妨從跳槽本身開始分析一下。

1.跳槽對各方的不同意義

跳槽是離開原來的單位或職業,到別的單位或改變職業,屬於人才在市場上的流動方式之一。從目前的社會價值看,跳槽是人才的垂直流動,而相較封閉的人才管理模式而言更加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看,跳槽是個人自動離職,更換單位的行為,是一種有風險的、帶有個人主觀意識和選擇的個人人才流動方式。

人才是指掌握某些技能的社會群體,屬於社會的生產要素,是一種社會資源。而人才能否發揮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往往除卻自身因素之外,還與周邊的環境息息相關,這項因素是造成人才選擇跳槽的客觀因素之一,同樣也是市場經濟自我調整下對人才資源的一種規整調配。

我們強調跳槽是以雙向選擇為特征的一種人才流動機製,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而不是單方向的人才轉移,有利於人才的獲取利益最大化。這是因為跳槽雖然是一種帶有個人主觀意識與市場機製調配因素在內的人才調配機製,但是跳槽者在選擇跳槽之後,還需要有接收單位來接收跳槽者,如果沒有願意接收跳槽者的接收公司,那麼跳槽本身便不成立。所以跳槽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雙向選擇之後的結果。跳槽者在原本單位不能夠很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無法達到自身價值的最大化,那麼在跳槽之後則需要在新的單位當中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否則會對接收單位造成損失,同樣會造成接收單位對跳槽者考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