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重估自己,瞄準優勢(1 / 3)

職場的人脈圈子要畫圓

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協作,職場中有各種各樣的人,有時候你不但需要和他們打交道,甚至還要和他們並肩作戰。大的範圍暫且不說,我們就說公司中的某個部門,人數不多,但也是脾氣性格各異,大家在一起朝夕相處,你應當怎樣做才能夠遊刃有餘地處理這些人際關係呢?在前麵我們提到人脈就是錢脈,這種說法沒有絲毫的誇張,可能你現在初入職場涉世未深,還沒有察覺到人際關係對事業影響的利害,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一天你會恍然大悟,原來所有的工作都將在這張龐大的人脈網中完成。

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團隊,個人在團隊中要學會處理與同事之間的關係,確保集體凝聚力。記得歌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麼,不管努力的方向是什麼,單槍匹馬是沒有足夠力量完成的,要結合所有力量才是達到目的的最好方法。”其實你要畫好自己的人脈圈子並不難,難的是你有沒有這份心思來畫。

我在平時工作中特意留心觀察了人們對同事關係的處理模式。有的人總是擺出一副冷若冰霜的麵孔,讓別人覺得他很盛氣淩人,固而“敬而遠之”;有的人很健談,性格幽默語調輕鬆,很容易就在辦公室裏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有的人不善於利用人脈資源,遇到問題自己扛著,即使別人主動來幫助也會馬上拒絕;有的人則很善於處理各種內部矛盾,他們樂意分享自己的心得和難題。

不管你本身的性格特征是什麼樣的,我都建議你在工作中盡量開朗一些、大度一些,這是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的通用秘訣。相信你所在的單位裏一定有圓通之人,他們不會為了小事斤斤計較,為人處世越是圓通,他的人脈圈子則畫得越是圓滿。下麵我們來看一個李開複處理人際關係的案例,相信你能夠從中有所領悟。

李開複在加入微軟之初就受到了比爾·蓋茨的重視。按理說有才華有能力被重視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正所謂樹大招風,一時間所有員工和媒體的目光都彙聚到他的身上。他的某位同事,一個資深的經理,對李開複產生了“不服氣”的心態。該經理很擔心這個初來乍到的新人會在日後搶了自己的風頭,甚至占據自己的位置,所以他便想方設法排擠李開複,將一些本該由李開複參與的項目轉移到其他員工手中。

可是李開複也是聰明過人的,他一眼就看出了這位經理的心思,於是便主動邀請他來幫助自己完成一些工作中的難題。本以為“求助於人”這一招能夠行得通,誰想到人家經理根本就不買賬,三番兩次地找借口來搪塞。李開複便想:既然你不喜歡我,那我就發現你的優點去喜歡你!果然,他察覺到這個經理真的是個不折不扣的職場精英,在工作中也相當敬業。此後,當李開複再受到該經理的刁難時,李開複都會馬上在心裏原諒他,並且尋找機會同他合作,等到項目完畢之後會將所有的功勞都安在這位經理身上,還不止一次地在比爾·蓋茨麵前對該經理表示感謝。

幾年之後,這位經理在工作中遇到了棘手的麻煩,自己的工作能力也遭到上司的懷疑。他的上司在與李開複交談的時候言語中透露出對那位經理的不滿,但是,李開複卻本著客觀的原則坦誠地說道:“我覺得他是一個可用之才,或許在與同事進行合作的時候會有一些固執,但他的能力是不能被否定的,為什麼不再給他一次機會呢?”

最後,這位經理幸運地留在了公司,他將自己的缺點改正之後隨即獲得了晉升的機會。這時,他對李開複的態度早已經不像當初那般,而是視其為值得信任的益友,並一再感激李開複的幫助。

李開複在處理職場中的人際關係時並沒有采取傳統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而是在保證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下去包容感化自己的同事,從而達到職場中的“人和”。這樣一來,不但將有可能繼續發展的矛盾關係轉變成友好和諧的同事關係,也彰顯了他寬容仁厚的形象。試想,如果李開複在一開始不是選擇包容,而是與其針鋒相對,那麼這個故事的結局恐怕隻能是兩敗俱傷了。

你看,從這件事情中我們就對李開複做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了解,他懷著真誠的心嚐試了不同的方法來處理這樣的人際關係,最後皆大歡喜,同時他在職場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同事們對他也會更加擁護,這個人脈圈子的圓他畫得很漂亮。我們說要畫圓人脈圈子並不是指要你變得多麼圓滑,多麼會耍心機,而是說你要找到合適的方法,讓所有人都覺得舒服又覺得心服口服,這才稱得上是高明。

老子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天地是永恒存在的,它們之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它們的運作是為了萬物,而並非為了自己,這才是自然界的長久之道。這個樸素的道理在人脈維護中同樣適用。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其實古代的人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學問並不比我們現代人差,甚至比我們更加智慧,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讀史使人明智”的原因。那我不妨來看一個古代人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故事。

戰國時期,楚國和梁國邊界上的百姓大多都是以種瓜謀生。梁國百姓善於使用種瓜的技術,瓜果長勢很好,楚國的人看見了非常嫉妒,他們就去偷竊人家的瓜。為此兩國百姓經常不睦,關係一度陷入僵局,甚至要為此開仗。

梁國有一個大夫,他在處理人際關係上技高一籌,他說:“為這點小事不能打仗!要想讓兩國的關係緩和最好是不動用一兵一卒。”他告訴本國的百姓,不但不要斥責楚國人,反而要在暗中幫助人家。

好戲就此開始了:楚國百姓偷竊甚至破壞梁國的瓜,而梁國百姓卻暗地裏幫楚國人澆水、施肥、除草。結果呢,楚國的瓜長得越來越好,而梁國的瓜卻被糟蹋得不成樣子了。不久之後,楚國百姓發現了這樣的情況,他們慚愧極了,紛紛向梁國百姓道歉。從此以後,兩國百姓的關係異常和睦。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職場中為人處世也要學會這種模式,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從根本上著手,不能隻看眼前利益,要將眼界放得長遠一些。在電視裏、小說中或者現實中也存在這樣的人,他們在職場中為了晉升、為了得利、為了出名,不惜采用極其狹隘的手段來傷害自己的同事,這樣的人到最後也必定一無所獲,更可惜的是毀壞了自己的名聲。

要想將職場人脈圈子畫得圓,我覺得還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少說多做,俗話說:“要想被人愛,手腳多勤快。”我們要想維係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最好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你不妨看看周圍那些隻會對同事指指點點的“甩手掌櫃”,他們在企業中的人脈圈子會變得多麼狹窄!

一般來說,在一個集體中人們都會對那些少說多做的員工產生好感,他們勤勞踏實本身就代表著正麵的力量。在進行分組合作的時候他們會成為人們爭搶的對象,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搭檔是一個實幹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會鞠躬邀賞,更不會排擠自己的同伴。而那些隻會耍嘴皮子功夫的人,可能在短暫的時間裏給人一種健談和藹的印象,但最終也會被人識破,這樣一來要想再繼續畫自己的人脈圈子就不大容易了。有一年我們公司的某個崗位要招聘一位新人,當時在經過重重選拔之後我留下了三個應聘者,他們同時進入試用期。這三個新同事分別來自重點大學、普通本科和大專院校。

其實當時針對如何給他們分配崗位的事情我們還特地展開了一次商討,可以說多數人都將目光凝聚在那位來自重點大學的新人身上。一方麵是由於他師出名門,另一方麵則是他所提供的應聘材料中也詳細記錄了自己的專業特長,通過資料來看整體素質還是可以的。

一段培訓過後,我們又進行了新人定崗的商討,這一次大家不約而同地讚成留下那位普通本科生,而師出名門的高才生和大專生卻意外地遭到了淘汰。原因如下:

重點大學的那位新人很聰明,但有在工作中時常流露出恃才而傲的跡象,有明顯的眼高手低狀態。他的想法有新穎之處,但在實踐過程中卻往往半途而廢,更重要的是他在同事中間幾乎沒有人緣,這種糟糕的人際關係是可想而知的。因為他有著這樣的處事風格,在同一個部門中幾乎沒有誰願意同他合作。而那位大專院校的畢業生,工作能力稍有欠缺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因為他刻意躲避集體,根本就沒有維係人脈的概念,即便是和同事們偶然交談,其內容也是滿腹苦水。而那位本科畢業生,他的起點也算不上高,但是他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了明確的規劃,而且懂得遵守職場新人的基本原則,雖然平日裏和同事們也沒有進行過多的交流,但是他每次開口都能夠直擊要害,早已經給大家留下了勤快踏實的好印象。遇到工作中的難題,他能夠在第一時間求助於集體,大家也樂意幫助他,他的成長是最為迅速的。

前一段時間我看到有人對職場中的關係也進行了“腹黑”處理,這是我所不讚成的。職場中的人際關係與我們平日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別無二致,都是能夠產生相互作用力的,至於“腹黑”之說,我覺得不過是將人脈過於複雜化而已。同事之間的相處最多不過是因為工作事務上的接觸,即便是存在一些為了職位晉升而耍耍小伎倆的情況,那也隻是少數。我所提倡的還是公開化、透明化的人際關係,幫助他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幫,競爭的時候也可以名正言順地去較量,隻要你盡量保證人際關係是上得了台麵的,是磊落的,那怎麼做都不為過。

另外,咱們還是老生常談一番吧,要想讓自己的人脈圈子畫得圓、畫得漂亮,我還是給你幾條建議,看起來簡單明了,要真真正正做到才算得上是真君子。

職場關係處理的幾條建議

(1)真誠相待,袒露心扉。你想要別人怎麼對待你,那麼你必須首先這樣去對待別人,依我看真誠是相當重要的一條原則。好比說我們在工作中需要得到別人的支持,那麼你應當主動變成一個熱情的人,對方感受到你的真實心聲,麵對邀請、求助還有什麼理由來拒絕呢?

(2)學會忍耐,修煉氣度。工作的時候不可避免要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如果你對待自己的同事總是火燒眉毛,嫌多怨少,別人逐漸也會疏遠你。所以,在遇到需要處理的問題時,首先靜下心來,要沉得住氣,可以將問題在和顏悅色中和同伴商量計策,這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氣度。這樣一來,即便是你在職場中需要求人辦事,也不至於毛手毛腳,甚至還能夠達到順勢求人的目的。

(3)及時回應,以桃報李。你想要在職場中展現自己的熱情,那很好,但是要注意,不能為了表現自己而表現自己,你最好將自己當成配角,將主角的位置留給同事,這樣一來你既可以了解對方,又能夠見勢投其所好。另外,如果對方在表達了自己的友好之後,你一定要及時給予回應,也不要忘了以桃報李,有來有往,人際關係自然而然就熟絡了。

(4)注重禮數,凡事有度。有時候我們做出一些看似出格的事情,會找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樣的理由。要我說,你還需要考慮到這個拉弓射箭的力度,適當的力度能夠正中靶心,力度不夠則可能中途墜地,力度過大也有可能導致弓弦折斷。這就好比是人們的脾性,你在職場中遇到問題了,要求助於人,如果一再急躁催促,對方是不是很容易反感呢?記住,人急則常無禮,一定要注重這個禮數,行為舉止不可過度,否則給人留下了缺乏教養的印象就不好辦了。

(5)雪中送炭,獲取信任。有人喜歡錦上添花,我個人覺得那些倒是無所謂的,真正有所謂的是雪中送炭。你在職場中“好人緣”的形象如果隻是停留在表麵形式上,不肯給別人實質性的幫助,那對方早晚會察覺,以後也難以再次信任你了。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還是雪中送炭來得實在些,如果別人遇到困難,而恰好你能力所及,那麼就拉別人一把吧,說不定來日他就會反過來幫助你呢。

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171個漢語新詞中出現了“房奴”和“車奴”兩個詞語。這些群體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或者以支付高額利息為代價貸款購房,或者購車後難以忍受用車成本攀升,增加了生活壓力和負擔,成為房子或車子的奴隸。民間調查顯示,很大一部分員工不想工作,不願工作,但是為了生計又必須“聽吆喝,看臉色”。

夢想與現實

原始社會瓦解後,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陸續進入了奴隸社會。氏族部落戰爭中的俘虜、無力還債的貧困部落成員被賣出成為奴隸。奴隸們是主人的財產和商品,沒有人身自由,不受法律保護。斯巴達克是羅馬的角鬥士,由於無法忍受暗無天日的生活,逃到維蘇威山上,進行起義。雖然起義失敗,但沉重地打擊了奴隸主的統治,斯巴達克永遠被人們歌頌,列寧稱讚他是“最大一次奴隸起義中一位最卓越的英雄”。

曆史已經走過了兩千多年,古老的中國也早已從奴隸社會邁過封建社會,跨越資本主義社會,進入了社會主義階段。但奴隸與將軍的故事仍在啟迪我們對人生進行更多的思考。

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年輕人,都為生活所累,覺得活著很難。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171個漢語新詞中出現了“房奴”和“車奴”兩個詞語。這些群體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或者以支付高額利息為代價貸款購房,或者購車後難以忍受用車成本攀升,增加了生活壓力和負擔,成為房子或車子的奴隸。民間調查顯示,很大一部分員工不想工作,不願工作,但是為了生計又必須“聽吆喝,看臉色”。如此看來,很多人都是生活的奴隸,擺脫不了壓力,領略不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