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色之旅
記得很久以前有一節課,老師講資本主義的腐朽文化,說電影拍了三分鍾,如果還沒有拍裸戲和床鏡,製片人就會跟導演急,說你這樣我怎麼能賣錢收回投資呢?同樣的,如果小說寫到第二章主人公還沒有上床做愛,那這小說也就賣不出去了……
很久以前老師的話,現在當然不能完全相信了,但因為老師這樣說,我後來便也多少帶著一點有色眼光去看,特別是進入成年也見識過A片三級片之後,我發現其實真正能撩撥人心(性)的還是那些情色電影,有藝術性有可看性又有一定的火熱的床戲。這樣的片子,較之嚴肅的主流的好萊塢電影,它又帶一點點色,而較之三級片和A片,又是能端上台麵公映參加電影節甚至還能獲獎的。
情色和色情,應該是兩個概念;就像愛情和情愛,在具體語境中也不是一回事一樣。色情,應該是有高下之分的,如果隻注重下半截,那麼簡單地說就是一團肉,是肉與肉的堆砌,纏繞和撕殺,初看會引起性衝動——這也是這些片子作為反麵教材的作用之一,比如對於沒有開過眼界的新婚青年,可能會有些“啟蒙”作用。而對那些即將專業從事性工作的人來說,那就是“教科書”了。這一點,潘綏銘先生在《存在與荒謬》(中國地下“性產業”考察)一書中,已有過論述。而對於觀眾,看那樣一些碟片,久而久之就會覺得單調乏味。總是千篇一律的動作,職業性地做作誇張,突出性器官和性行為本身,口交肛交乃至雞奸。表麵裝得極其淫蕩,但總覺表演的痕跡過重,而且雖然源於生活但又遠遠“高”於生活,脫離了國情和國人的身體能力(不是小看國人)——根本談不上什麼藝術性。
而情色電影就不一樣,雖然你在網上打入“情色電影”四個字進行搜索後,會出來上千條五彩繽紛的信息,但是撇開色的部分,你仍能找到情的內核,雖然這種情不再是坐而論道,它可能是不倫之戀的,可能是有虐戀關係的也可能是同誌關係的,但一般還是文藝片的套路,所不同的是,影片中有較多性的內容,雖然不一定正麵展示或裸露,但那些調情高手即使不發一槍一彈,還是能讓你有所衝動甚至血脈賁張的,這就是情色電影的魅力,而且讓你越看越想看,以至於我們在問朋友借碟時會問出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帶點情節的?
不要認為這是卑俗的,雖然不一定要在情色電影中學習或模仿,但了解並認識情色世界裏的豐富多彩,或許還是可以轉移和升華的。而對從事寫作的人來說,情色的描寫與掌握實際上是一門很難的功課。現在有不少人一看到鹹澀的文字就想入非非;有的一寫到性,不是掉進大糞坑就還是《金瓶梅》的套路,也有的總是入不了門,或幹脆刪去多少留下若幹框框。像台灣作家李敖的長篇《上山,上山,愛》倒是有很多掉書袋的情色,隻是拍成電影恐怕就難了。
本文試圖通過影片的類型來展開情色的內容。請注意,這僅僅是一張導遊圖。
文藝片中的情色
《苦月亮》《亨利和瓊》《巴黎最後的探戈》《情人》
看生活片還是文藝片?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詢問。幾次之後我大致弄清了兩者的概念:生活片大約很接近三級片了,起碼也是限製級的了,而文藝片呢,就是情節很不錯的那種,但是又帶點色的鏡頭,但是色得很美,是那種由明星出演的片子。這跟早些年“文藝片”的概念不一樣,早些年的文藝片包括了瓊瑤片等,基本上是林青霞秦漢的一統天下,這是另一個概念的問題了。
《苦月亮》一直是我們津津樂道的,包括導演波蘭斯基自己那傳奇的經曆。這個電影的奪人之處,就在於表現了愛情中的“野”和人性中的“邪惡”,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就顯得與眾不同了。而片中的高潮還應該是兩個女人之間的相互挑逗,最後竟倒在了同一張床上——她們是雙性戀者?還是相互敵視?或是為報複各自的丈夫?這也是最有爭議的地方而不僅僅是一般人認為的報複。我認為,一個人的愛和一個人的恨,它都有無限的可能性。還有一點,就是一個傾聽者漸漸卷入一場愛情事件中,角色起了變化,這是本片很微妙的部分。
同樣是一個悲劇的結果,《烈火情人》在故事情節上顯得要簡單得多了。在這部影片中,畢諾什?朱麗葉作出了很多迷人的裸露,比起《布拉格之戀》中在情場老手托馬斯麵前如小兔子般的純潔和《巧克力》中的成熟風韻,《烈火情人》中的朱麗葉渾身散發出一種性感的魅力,不要說準公公兼部長的不能抗拒,就是隨便哪一個帥哥都無法抗拒。
對偷情的認真和投入,這在片中男女主人公都是相似的。一個大男人甚至已經有點老了的大男人全身心投入這是可以理解的,而像安娜這樣風情萬種的一個女子卻也全身投入,究竟是為什麼?部長準備離婚,安娜勸其保持現有狀況,她沒有向部長要錢要地位,她隻想和部長保持這樣一種暖昧關係,另一方麵,她也跟部長的兒子、其男友也保持一種性關係,而在床上她又是全身心的奉獻,她既是聖女又是蕩婦……也許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性的需要,性的多元化需要,她“占有”和“包容”兩代人的快感,肯定比占有其中一個要全麵而徹底得多,包括她對男人的理解。而對於部長來說則要簡單得多,他對她充滿渴望,他甚至要跟她結婚,這一點上男人總是很傻的,這一點現實中的克林頓做得比部長要好。既然情色是人性中的一個部分,因此無論是部長還是總統,最後都有可能“腐化墮落”的。至於說結尾,兒子墜樓而亡,暮年的部長在回憶中覺得安娜不過是個平常女子,自己怎麼會如此癡情呢?其實部長也早知道安娜是個不尋常的女人,在安娜15歲的時候,她的哥哥就曾為她割腕自殺,照中國的說法,這多少是個掃帚星式的人物。
所以我們可以說,在情色之族中,在非婚戀情中,怕的可能就是認真二字。但是不認真你就行嗎?沒有人能擺脫那樣一種吸引的,像部長想到離婚,這當然是最好的法律解決的辦法,但問題是安娜並不這樣想,她隻是在她投入的時候投入,在忘卻的時候忘卻,這是部長做不到的,所以最後的悲劇看似偶然,其實有點宿命的意味,這樣一來勸誡的作用也很明顯,這有點像90年代初有一片子叫《孽緣》的,據說婚外戀的人很適合看。《烈火情人》最感人的地方,除了床戲之外,還有部長趕火車去約會那樣一種急切的心情——這容易讓我們想自己的戀愛故事,好在我們的故事中還沒有一個人從高空自由落體至冰冷的地板上,隻有某一種感情的不自由落體,對此我們當然已經見得多了。《烈火情人》也譯作《愛情重傷》,真的是重傷啊。
我們可以設想,一個老男人,最後在肉體漸漸老去之時,對情色也不再心馳神往。老男人的角色,除了《烈火情人》結尾所表現的,其他像《洛麗塔》和《巴黎最後的探戈》也都是老男人的戲,而其對手都是少女。
《巴黎最後的探戈》是一部載入史冊的作品,雖然在今天看來,節奏緩慢氣氛沉悶,馬龍?白蘭度酷是酷的,但肚腩已經腆起,性動作已經顯得老派,他在拍此片時已是七十多歲的高齡,不可能再有美的裸鏡了。不過這不影響此片被列入情色電影的代表作之列,或者說是70年代的代表作。保羅和珍妮,中年男人(影片中的角色年齡是如此的)和妙齡少女,不知道對方是誰,他們在一幢出租的公寓房裏瘋狂做愛。保羅是個潦倒的作家,他自認為有個性但已過時,他和少女珍妮的愛,處在性變態和真摯的愛之間。少女迷上了保羅,她想知道保羅的真名實姓。但是他不想告訴她,覺得這很無聊,他們在一個屋子裏瘋狂做愛,不分白晝。在此之前,保羅的妻子自殺了;在這之前,保羅已經知道她跟鄰居通奸。
珍妮有一男友,他正率領一個攝製組在拍片,他也要把珍妮拍進片子裏,這對珍妮還是有吸引力的。兩個男人,年紀也許不是主要的,但是他們卻是兩種媒體的操作者,這之間,可以想起保羅的那句話,我有個性但已過時……他們玩一種危險的遊戲——與時間與性欲較量,最後是珍妮想離開保羅而跟男友結婚,保羅這個時候卻著急了,他急於想告訴她,自己是誰,自己依然愛她,然而這種愛已威脅到珍妮的新生活,最後她不得不開槍打死了這位也是“身體寫作”的作家。
70年代初的影片,雖然是名片是限製級,但在今天幾乎沒法看了,其中的節奏是個問題,緩慢、拖泥帶水,台詞和場景像話劇似的,隻是到了結尾處,保羅和珍妮一起跳起了探戈,此時的節奏感還是比較現代的。馬龍?白蘭度當眾脫下褲子把屁股對著評委老太太時,影片有了高潮。不過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個片子還是厲害的。因為它對性愛的表現,不是那種粘乎乎的而是單刀直人。作為那個時代的一種宿命,最後解決問題的還是一把槍,就像《苦月亮》的結局。如果從隱喻的角度說,男人身上的性器和槍是有同樣的作用的,第一他們都是用來射擊的;第二都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也是權力和生命力的象征;第三,槍是越用越熟性亦同樣;第四,槍是可以更新換代的,而性器隻能眼看著沒落衰弱下去……
《洛麗塔》中的老男人漢伯特,最後的結局也很慘。但是這部片子的閃光之處應是在少女身上,其中影片也涉及到對名著的改編,我看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趣味。《Lolita》被譯作《一樹梨花壓海棠》,也是一個絕妙的寫照。我手頭的兩個版本,第一個“正”版是黑白片,拍得古典而嚴肅,注重細節,那風格是很現實主義的。片子始終很幹淨,一招一式像是斯坦尼斯拉夫體係中訓練出來似的。後來看的可以稱作“邪”版,它多了一些挑逗的戲,當然片子節奏也加快了,漢伯特和洛麗塔母親之間的戲減少了。
但是如果從情色電影的標準看《洛麗塔》,可能很多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失望,因為它沒什麼東西呀!是的,沒什麼東西,相比於小說,確切地說相比於我們翻譯過來的小說,真的沒什麼——就是小說也沒什麼呀!據說影片在美國遭禁映之時,不少美國人專門趕到歐洲去看,但看完後很失望,他們覺得漢伯特還是很正常的呀,他似乎少做了一些誘惑的功課,這樣洛麗塔看上去青春健康又多少有點主動地投懷送抱的意味,而不是漢伯特誘惑的結果之一。有評論者認為,這完全是這個時代的“壞女孩”呀,就像《美國麗人》中的中學生,她們是中年男人社會的需要,清純與妖蕩集於一身,也有點像日本中學生的“援助交際”行為,也就是說男人已經討厭職業的性工作者,他們喜歡長得像中學生又隨時能妖冶起來的人——洛麗塔就是被這種社會心態塑造出來的。但是因為納博科夫的書影響太大了,所以凡講起《洛麗塔》就跟《金瓶梅》似的,總是一個色字。而如果用這樣的眼光去看,失望也就很自然的了。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老男人在情色之旅中得到的是鮮美的肉體,但往往失卻的是整個世界。
根據名著改編的情色電影,因為要將文字轉化為意象,在這個過程中就會丟掉很多意韻式的東西,或者叫意淫式的東西,本來文字更多地是給人以想象,但是影像是直接展示,是直接通向感官的。這也就是《洛麗塔》包括薩德的作品不如小說來得好看的原因。或許這也有一個先人為主的問題。我有時想,如果王小波不是那麼早逝的話,他就很有可能成為當代中國的薩德,因為他的不少作品已經在往這個路子上奔,雖然總有一個非常時期的政治背景。但是好的電影是能抽掉背景的,雖然我知道《亨利和瓊》(又譯《情迷六月花》)有30年代的巴黎為背景。《亨利和瓊》是不少情色電影中最名副其實的一本,其中最著名的鏡頭就是由床上的做愛一下子跳到騎自行車追逐,這讓人想起海明威的話,做愛就像騎自行車,騎過一次你就學會了,但是你經常騎肯定會越騎越好。
《亨利和瓊》還不隻是夫妻間騎自行車的事。亨利和瓊是一對夫妻,他們迷人成熟。特別是瓊,是那種既愛男人又愛女人的特殊人。還有“文學女青年”昂依斯這個迷人的小妖,對性對情欲之事有著特別的興趣,她專門收藏此類物品和書籍,亨利看在眼裏當然明白是怎麼回事,所以昂依斯和亨利騎自行車是遲早的事。片中兩男一女共床的鏡頭就很有喜劇效果,是那種化腐朽為神奇的例子。片中的經典鏡頭應該是小巷裏私人會館裏的豔情表演,這幾乎可以用淫蕩來形容,但又淫蕩得如此之美,這是導演考夫曼的功夫。當時昂依斯走進一條小巷,但沒想到亨利跟蹤著她也走了進來,接下去的事情是亨利像老流氓似地把昂依斯放倒了……兩個渴望的人終於有機會進行肉欲的歡狂,前麵雖沒有多少必然的鋪墊,但讓人們相信,他們必然會發生一些什麼,當事情果然發生之後,觀者的心裏也舒了一口氣,這就好像是觀者要偷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