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叫做《京劇園地導遊》,小朋友一定要奇怪了,京劇是舞台上演的一種戲,觀眾坐在台下看就是了,要導遊做什麼呢?
我告訴大家:京劇可不是一般的戲,它仿佛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大公園,大公園裏還套著許多小公園,每個小公園裏都有各式各樣的花、樹和小動物,要是沒個導遊帶著你走,一是容易迷路,二是不容易看出它好在哪兒。現在我就給你們充當這個導遊,力求走出一條既省心又省力的道路來,讓你們少走彎路,花費比較少的時間,就能了解到京劇這座公園到底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妙處來。
咱們一塊試一試。
這是否有點像同學們讀書那樣——每學期新課本發下來,總要從前向後,一課一課地學,總不能顛倒次序、由後向前學吧?知識本身有連續性,學習必須循序漸進。
我采取聊天方式和小朋友“侃大山”,每“侃”一段都要留一點作業和思考題。別怕。我隻是建議你看幾出和這一段內容有關的戲,我隻是讓你在玩的當中動動腦筋。其中有的,你一看就能回答;還有一些,就需要和家長一塊兒聊上一聊。因為京劇這門藝術,說淺就淺,說深也深。思考題具有很大的信息量(請你的家長解釋一下這個名詞),家長如果從思考題中受到啟發,就必然能講出一些有趣而又深刻的道理。
我甚至覺得,這本書同時也是為喜歡京劇的家長們寫的。我希望他們回憶一下幼年是怎麼喜歡上京劇的?京劇帶給他們哪些歡樂?他們難道不想讓你也來分享他們的這種快樂嗎?如果他們肯於把心態沿著“時間隧道”倒退回童年時期,並且和你一道來閱讀這本書,我相信他們會感到一種特殊的快樂。
在書的結尾,附上一份參考答案,其中特別注意了兩個知識世界(小朋友的知識世界和大人的知識世界)的交叉。我是大人,大人的知識世界我比較熟悉;而小明友的知識世界,我反倒陌生了。我在答案當中講得不對或者不完全的地方,請小讀者批評我還希望家長輔導你讀這本書時,一方麵從“大人”的角度介紹京劇“已經是什麼樣子”;同時也能頃聽你從“小孩”的角度,向家長講講京劇“應該是什麼樣子”,如果真的這樣做了,是會對了解京劇非常有好處的。
作者
199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