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參考答案(3 / 3)

9-2.《失街亭》諸葛亮上場之前,先有四員大將起霸,已經把氣勢造足。諸葛亮在“一錘鑼”的鑼鼓中走上。其扮相是羽毛扇、朝珠、八卦衣,然後念大引子:“羽扇給巾,四輪車,快似風雲;陰陽反掌定乾坤,保漢家,現代賢臣。”這是全劇的第一場,前麵沒有任何交代和鋪墊,觀眾也對劇情一無所知。所以“這一個”諸葛亮的出場很典型:他沒有帶著矛盾上場,他來自一個遙遠的世界,來自人們以往通過閱讀《三國演義》所得出的對諸葛亮的一般認識。演員如何在自己最初的一露麵,就讓觀眾獲得這一認識?顯然,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那幾步“走”去顯現人物性格。要走得從容,走得瀟灑,走得有氣魄,走得像武鄉侯。過去的戲班老師在教這出戲時,要學生經常反複練好這“幾步走”,甚至會對學生講:“你走不好這幾步,老生你就學不了。”《戰太平》裏的花雲、紮靠在幕後唱倒板“頭戴著紫金盔齊眉蓋頂”,然後在“四擊頭”中上場,起霸,顯示出大將臨戰前的威武。《捉放曹》裏的花臉曹操和老生陳宮在“慢長錘”中相繼走上,陳言穿青袍子,手執馬鞭,腰係絲絛,袍子撩起來一個角,係在腰間,表示行路匆忙的樣子。曹操先唱“秋風吹送桂花香”;陳宮接唱“行人路上馬蹄忙”。表麵上看,陳宮並不醒目,但很恰切。曹操的唱完全是給陳宮做了鋪墊。

10-1.中國的吃飯不僅內容複雜,而且外部形式也相當煩瑣,用具中包括飯碗、筷子、湯匙、碟子、牙簽、手中把兒,等等在戲台上擺酒宴,不能重複生活中的原貌,必須有所提煉才成。如坷提煉?大概是喝酒的動作比較具備戲曲美的特征,比較能和上肢的動作揉為一體,所以就保留下來,並且對酒壺、酒杯做了比較大的誇張與美化。同理,因為吃飯很難體現戲曲美,於是隻得從略。

10-2.《金玉奴》是一出特殊的戲。它當中反映的不是一般的酒宴,而是一個善良的小姑娘不避嫌疑,救護一個陌生的青年男子,讓他喝“下裏巴人”才肯喝、愛喝的豆汁莫稽喝豆汁還有一個不同尋常的細節:喝完之後,伸出舌頭,逐次把兩根筷子上的渣滓都舔了個幹淨。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生動細節。於是就為了這個,該劇不塑設置了飯碗和筷子,而且還盡力利用這兩樣道具做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