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十二章 香消玉殞(1 / 3)

月離國四季秋短冬長,自秋末接下來有三個月都在霜寒之中渡過,此時正值冬季霜寒還未結束。

一大早的天白茫茫的隱有霜霧,宮牆紅瓦上凝著厚厚的寒霜,整個皇宮看來無比的蒼白凝瑟,凝寒如刺的寒風如刺刃般自耳邊不斷的劃過,空氣冷冽凝沉,吸入鼻間的全是沉鬱的霜寒味兒,寒悶的令人心悶氣緩,說不出的難受。

月華門,宮晰雲笑的有些詭異,真是個有意思的地方啊!南朝金鑾殿,西近皇陵,東臨後宮,北麵民,乃天子聖辰皇家祭天祈福的重要場地,是風水極佳的寶地,他們想借這個場所告訴他一些什麼呢?

宮晰雲俊雅如昔,步下優雅的步向月華門,寧伯亦雖淡定但是微急的步伐顯示他此時的凝重。

“國丈大人這該是月離自開國以來最為重大的事呢?”宮晰輕搓著下巴笑容有些嘲弄,縱觀各國各朝曆史哪一次發生首開先例的大事不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是朕這個皇上做的太好了,讓他們有膽子興風作浪,你說朕該怎麼讓他們息事寧人呢?”這些人是真的憂心月離社稷嗎?在他看來是受人挑嗦脅迫,是成不了氣候的,朝中無能人庸官當朝權臣當道,結果自然是這般。

冷,一股寒意在君王開口之後竄入寧伯亦的四肢百骸,比這霜寒之晨有過之而無不及,“皇上,此事就算平息皇上又怎樣堵住天下悠悠眾口,百姓活在惶恐之中,百官處在天子的嚴酷之下,國不國,民不民,國本動搖,江山之憂。”寧伯亦悠心忡忡擔心皇上會效法他國曆史以極端的方法平息此事。

宮晰雲笑的慵雅危險,“國丈大人隻猜了朕一半的心思。”不過能猜得這一半就已經不簡單了,“殺人難免,朕可以背負暴君之名,但皇後決不能背負禍水之名。”所以對於這件事他會有周全的考量。

寧伯亦目光一閃他沒有想到皇上竟有這般心思,“皇上……”這樣真的不妥。

宮晰雲斜藐了他一眼,“現在他們聯合起來逼朕廢後,朕很期待將來他們會不會聯合起來廢帝。”有那幫糊塗的官員在朝這事隻怕也不是不可能的。

時至今日寧伯亦總算見識到了君王的攻擊天性,不由憂慮起來。

終於月華門遙遙在望,宮晰雲俊雅的仿佛天塌下來也能頂得住,目光掃過黑壓壓的一片頭顱,他的眼中閃著令人心驚的寒光。

“娘娘百官罷朝長跪月華門,皇上一大早就和老爺一塊過去了。”綠兒掩不住焦慮。

寧悠然心頭一跳,稍微了解皇上的人就不會選擇那個地方,這無疑給皇上抓住了他們的把柄,她心頭一寒,這樣一來到底要犧牲多少人,皇上他做事僅憑他心裏的那個度,沒有所謂的仁德,他會借此機會挑起這個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的朝廷的一切禍端,然後堂而皇之地除去他們,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那代價太過血腥犧牲太可怕,她絕不能讓他這樣做背負暴君之名。

她要像向全天下人證明她不是妖姬禍水。

大臣們受到太後權臣們的嗦使自以為可以牽製皇上實則大錯特錯,皇上會先發製人的給他們定罪,有關這空穴來風的傳言在皇上細數的罪名下更是不值一提。

“娘娘、娘娘……快逃……娘娘……”青兒狼狽的跌了進來。

寧悠然憂鬱的眼中浮現了笑意,終於來了她還擔心他們的心不夠狠呢。

“太後和梁、梁大人支開了中儀宮附近所有的侍衛,就連中儀宮的太監女侍都不見了人影,他們正朝著中儀宮而來。”青兒差點就中了他們的調虎離山之計,幸好她機靈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趕了回來。

綠兒一聽不由焦躁起來,“娘娘,他們隻怕會對你不利,你快走,青兒你去月華門找皇上,我去擋他們一陣。”

“來不及了。”

“你們以為還來得及嗎?”

寧悠然臉色蒼白的坐在那裏,凝怔望著手中的那杯茶,碧綠的茶色帶著春的希望,這杯茶隻怕是整個月離僅有的春色,她眼中閃過一抹似有若無的深笑,皓長的指尖劃過靜若死水的茶麵,一圈接一圈的綠漪自杯壁蕩漾而去,像是被撩起了瞬間的生機,刹那間漪過無痕有誰能看得出它平靜下的玄機。

茶盡杯碎僅是一瞬間的事。

宮晰雲身長而立在百官之前,頓時空氣凝沉如死。

他不開口無人敢先開口,就這樣僵凝對峙著。

霜寒的早晨天氣刺寒,百官東的瑟瑟發抖,暗自叫苦。

宮晰雲的目光高深莫測的掃過眾朝臣,雲王不在梁益也不在,禦史大人太尉大人都不在,這倒有意思了,為什麼有的人可以聰明的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讓別人為他而死,而又的人隻能胡塗的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終於開口了,他還以為他們跪了一早晨被凍啞了。

“請皇上廢除不祥皇後寧氏,永保月離江山。”百官同聲同氣,同仇敵愾。

宮晰雲無言了,月離江山豈是犧牲一個女人就能千秋萬代的,真是無知天真的令他這個皇上汗顏呐!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他這個庸君當的太好了,連帶壞了他底下的臣子。

“請皇上改立皇後,以穩後宮安天下,堵住天下悠悠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