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第一章 大雪1
一交小雪,“小康”人家就開始醃鹹肉了。一般要醃一條蹄、一隻豬頭,外加二十斤左右的肋條,條件好些的還醃一兩條青魚。到交大還不醃鹹肉的人家一般是貧困戶窮大龍。肉雖然醃在缸裏泡在鹵中,但十五天以後起缸掛出來曬臘肉時,便是各家各戶經濟實力的展示,自豪榮耀與自卑尷尬都寫在臉上。王家村人曆來看重這一點。
王曉林家的醃肉缸很大,但隻放了一隻豬頭、兩掛肋條,隻蓋了缸底。而且這還是王曉林的父母買的。在天地鎮塑料廠上班的王曉林是拿工資的工人,不買一條蹄回來,不獨家裏,就是在村裏也說不過去。
其實,王曉林在交小雪那天就買了一隻被賣肉師傅修得滾圓厚實的二十斤重的蹄。不過,那隻招惹人眼光的蹄當天中午就送到廠長家裏去了。這年頭,上點路子的人過年過節誰不給領導送點禮。不求升官重用,隻求平安無事。否則的話,身如浮萍,命如飛蓬,無依無靠,說來事就來事,心裏總是沒底。眼看大雪就要到了,王曉林準備為自家買一隻蹄的百十來塊錢還沒有籌措到位。大雪後的第二天,王曉林父子倆不約而同地各自拎回了一隻蹄。王曉林的媽媽既高興又心疼,說下年先通通氣,別買重了。王曉林的爸爸說,以為王曉林不買了,就不依賴兒子了。王曉林一時心血來潮,莫名其妙地說,不是他買的,是車間裏的徒弟送的,死拖活拉的,隻好就收下了。
當年根歲底暖烘烘的太陽把王曉林家一排很有氣勢的臘肉曬得發紅滴油時,來來往往的村裏人都不知不覺地露出了羨慕的神色。每當人家問怎麼買了兩個蹄時,王曉林的媽媽總是神色特別,小聲小氣又無比自豪地說,多了一隻,那是曉林徒弟送的。手指著,眼看著,一遍一遍,不厭其煩,肉都被眼睛看熟了。村上的人都知道有人給王曉林送禮了。王曉林下班回家總能感受到村裏人敬佩而羨慕的眼神。一直到第二年端午節包粽子,村上人還說王曉林家包的是鹹肉粽子,是過年時他徒弟送的,吃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