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是世界上廣泛種植的古老植物,品種資源極為豐富。
一、品種類型
按植物學分類方法,把甜瓜分為8個變種:網紋甜瓜(var.reticulatus)、硬皮甜瓜(var.cantalupensis)、冬甜瓜(var.inodorus)、觀賞甜瓜(看瓜)(var.dudain)、檸檬瓜(var.chito)、蛇形甜瓜(菜瓜)(var.flexuosus)、香瓜(var.makuwa)和越瓜(var.conomon)等8個變種。按生態學特性,我國通常又把甜瓜分為厚皮甜瓜與薄皮甜瓜兩大生態類型。
1.薄皮甜瓜類型
屬於東亞生態型,原產我國,適於溫暖濕潤氣候,抗病性較強,適應範圍廣。全國各地均可種植,但以黃淮流域、長江中下遊以及東北鬆遼平原一帶栽培最為廣泛。這類甜瓜的植株較矮小,生長勢中等,葉色深綠,葉片、花、果實、種子均比較小,果皮軟薄易裂,不耐貯運,果肉較薄,均具芳香味。我國的薄皮甜瓜中絕大多數屬於普通甜瓜(香瓜的變種),其瓜瓤和附近汁液極甜,可以帶皮帶瓤一起食用。
2.厚皮甜瓜類型
屬中非生態型,原產非洲,適於高溫幹燥氣候,極不耐濕,要求有較大的晝夜溫差和充足的光照,抗病性較弱,適應範圍窄,在我國主要在西北地區幹旱少雨氣候下種植。這類甜瓜植株生長旺盛,葉色較淺,葉片、花、果實、種子較大,果皮厚硬不可食,較耐貯運,肉厚均在2cm以上,瓜瓤無味不可食。
二、名特優品種
1.金帝
金黃的果皮、鮮明的銀白色槽、高品質的甜瓜。
特性:金黃,顏色美麗;肉質脆,糖度高,味道好;坐果力及膨大力好,商品率高;耐貯藏,能長時間保持新鮮,市場性好。
2.巔峰
低溫期果肥優秀、外觀美麗的高級網紋洋香瓜的甜瓜。
特性:深綠,挺拔,中葉,強勁的長勢能持續到收獲期;低溫期果形優秀,抗白粉病、蔓割病;果實為圓形,單果重1.8~2.1kg,為大果種,果色灰白,外觀優秀,網紋發生安定;果肉為黃綠色,可食部位多,味道出眾,糖度為15~17度左右,發酵果及裂果現象極少發生;從開花到坐果需要55~60天,為中晚熟品種,采收後7~10日食用味道更好。
3.亞洲黃金
坐果力優秀、易栽培的黃金甜瓜。
特性:長勢強,雌花著生好,坐果力優秀,易栽培;果形為圓形,果皮為金色,十分美麗;果重為1.1~1.3kg左右;果肉肥厚,肉質致密,口感好,不易裂果,耐貯藏;果皮結實,耐運輸,能持久保持新鮮。
4.甜家
裂果少、易栽培、乳白色果皮、高品質的甜瓜。
特性:為乳白色,果肉白色,果重1.1~1.4kg;糖度為13~15度,開花後41~43天可收獲;抗白粉病、露菌病。
第三節無公害栽培技術
一、品種選擇
選用早熟、高產、易坐瓜、抗病性較強的品種。
二、整地、施肥、做畦
1.整地
種植甜瓜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灌溉方便、通透性好的沙質土或壤土。前作一般為大田作物,不能與其他瓜類蔬菜作物接茬。一般應實行5~6年輪作。通常選用休閑凍垡地,即秋收後進行深耕,耕深一般在30~40cm,開春後再進行耕翻耙耱,使耕層土壤細碎。耙平後做畦。栽培土壤必須符合無公害生產的要求。
2.施肥
栽培甜瓜應重施有機肥,並且以基肥為主,基肥用量占全部施肥量的70%左右。施肥品種以腐熟有機肥、常用化肥、複混肥等為主,忌用含氯肥料。在中等肥力條件下,結合整地每667m2施優質有機肥6000kg,氮肥(N)2kg(折尿素4.3kg),磷肥(P2O5)6kg(折過磷酸鈣50kg),鉀肥(K2O)4kg(折硫酸鉀8kg)。混合均勻後其中60%結合整地進行普施,40%集中溝施,溝施時,可將土壤殺蟲、殺菌劑和肥料一起撒於溝內,用三齒耙將肥料與田土混勻摟平,再在上麵做瓜溝。可根據自己瓜地的肥力條件適當調整施肥量,肥力較差的地塊可適當多施。
3.做畦
南方畦寬1.8~2.0m,每畦栽1行,株距0.3~0.5m,可根據品種和整枝方式適當調整株、行距。
三、播種育苗
1.播種時間
生產上多用直播法,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為提前上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育苗須用營養缽、草缽等容器育苗,育苗天數30天左右。根據苗齡和定植時間在溫室內適當安排播種時間。所用種子應符合GB16715.1-1999的要求。
2.播種量
每667m2用種量為100~150g,育苗移栽的可節省種子,用種量為50~70g。
3.種子處理
播種前浸種催芽,先用55℃~60℃溫水浸種10分鍾,並不斷攪拌。水溫降至30℃左右時,繼續浸種8~10小時,將浸好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25℃~30℃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溫水衝洗1~2次,約17~20小時即可出芽,當80%種子出芽時選出芽種子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