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業防治
育苗期間盡量少澆水,加強增溫保溫力度,保持苗床較低的濕度和適合的溫度,可預防苗期猝倒病和炭疽病。重茬種植時采用嫁接栽培或選用抗枯萎病品種,可有效防止枯萎病的發生。在酸性土壤中施入石灰,將pH值調節到6.5以上,可有效抑製枯萎病的發生。
春季徹底清除瓜田內和四周的雜草,消滅越冬蟲卵,減少蟲源基數,可減輕瓜蚜危害。及時防治蚜蟲,拔除並銷毀田間發現的重病株,防止蚜蟲和農事操作時傳毒,可有效預防病毒病的發生。葉麵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可以增強植株對病毒病的抗病性。
二、物理防治
糖酒液誘殺:按糖、醋、酒、水和90%敵百蟲晶體3∶3∶1∶10∶0.6比例配成藥液,放置在苗床附近誘殺種蠅成蟲,並可根據誘殺量及雌、雄蟲的比例預測成蟲發生期。
選用銀灰色地膜覆蓋,可收到避蚜的效果。
三、生物防治
與麥田鄰作,使麥田上的七星瓢蟲等天敵遷入瓜田捕食蚜蟲,可降低瓜蚜的蟲口密度。
四、藥劑防治
使用藥劑防治應符合GB4285和GB8321的要求,不允許使用劇毒和高殘留的農藥。
1.白粉病
應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及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綜合措施。
農業防治:田間應注意加強水肥管理,防止植株徒長和早衰,施用有機肥,氮、磷、鉀複合肥,保持植株通風好。及時整枝打杈,作物收獲後清除病株殘體,減輕第2年初侵染源。
藥劑防治:調查發病中心,植株發病初期及早噴藥,控製病源蔓延。選用15%粉鏽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20%粉鏽寧乳油1500~2000倍液,相隔15~20天噴1次,防治效果顯著。或用50%硫磺懸浮劑200~300倍液,30%敵菌酮4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多硫磷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每667m2噴藥液60kg左右。
2.黑星病
實行檢疫:對病區調種應格外重視。
種子消毒:用種子重量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20分鍾,以殺死種子上的病菌。
加強栽培管理: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合理密植,及時中耕鋤草。適時整枝、打杈、壓蔓,提高地溫,促使瓜身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嚴格控製澆水,降低濕度,減少發病。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5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25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共噴3~4次。
3.甜瓜菌核病
農業防治:深翻,使菌核不能萌發;實行輪作,未發病的溫室或大棚忌用病區培育的幼苗,防止菌核隨育苗土傳播;及時清除田間雜草,有條件的覆蓋地膜,抑製菌核萌發及子囊盤出土,發現子囊盤出土,及時鏟除,集中銷毀;加強管理,注意通風排濕,減少傳播蔓延。
棚室內藥劑防治:采用煙霧法或粉塵法,於發病初期,每667m2用10%速克靈煙劑250~300g熏1夜,也可於傍晚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或10%來克粉塵劑,每667m2每次噴1kg,隔7~9天噴1次。
露地藥劑防治:於發病初期噴灑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農利靈(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4.甜瓜枯萎病
又稱萎蔫病、蔓割病,是瓜類重要病害之一,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常造成大片瓜田植株死亡。該病由土壤侵染,是從根、根莖部侵入維管束寄生的係統性病害。
應進行以加強栽培管理為主,以輪作倒茬、選用抗病品種、合理灌水為中心,藥劑防治為輔助的綜合防治。
(1)農業防治
輪作:最好與非瓜類作物實行5年以上的輪作,也可實行水旱田輪作。
加強栽培管理:播前平整好土地,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做基肥,灌足底水,幼苗期適當灌水,生長期澆水時應細流灌溉,嚴禁漫灌和串灌;追施有機肥,合理搭配氮、磷、鉀複合肥,可以增強瓜株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