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起航(2 / 2)

雖然鍾玲和薑海寧已經可以獨立完成家教中心的運營管理,但是蝸牛家教如果還想有更大的發展,王淵身邊隻有這兩個人還是不夠的。

11月還沒有結束,招生已經突破了60人,這次王淵帶著軍容壯盛的隊伍,僅用時一個星期便在東光小區三號院開辦了第二家蝸牛家教中心,這裏無論是地段戶型還是設計裝修,都要比第一家好得多,有了經濟基礎,上層建築自然固若金湯。

按照王淵的估算,整個東光小區的家教市場應該在300人左右,而截止到12月中旬,他們已經開發了三分之一,然而這並不是一片處女地,雖然蝸牛家教中心是這裏唯一的培訓機構,但是東光小區距離川大和四川師範都不算遠,有很多川大和川師的學生早就已經開始在這裏做家教,雖然不像‘蝸牛’一樣有自己的風格和集體競爭力,但是他們早於‘蝸牛’,已經先入為主占領了大部分陣地。

其實這兩個月以來,隨著‘蝸牛’的快速發展,已經在逐步蠶食零散家教的生存空間,但這樣的速度卻很難讓王淵滿意。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年底,過了新年就馬上到寒假了,這個春節假期或許是‘蝸牛’吞並市場的良機,此時王淵心裏已經在籌劃一個月後的動作。不過在放寒假之前,聖誕節已經先一步到來。為了讓大家放鬆一下,王淵決定帶領‘蝸牛’的20個講師去都江堰玩兩天,隨行的還有鍾玲和薑海寧,鄧博自然也少不了。臨行前一天,王淵去移動營業廳買了一部新手機,又重新辦了號碼。

2002年12月24日清晨,一輛大巴車開上成灌公路,車上載著二十幾個年輕人,他們欣賞著沿途的景色,一路歡笑著奔向中國著名水利工程。

王淵沒有讓大家趕客運班車,而是直接以每天400元的價格租下了這輛大巴車。王淵和鄧博就並排坐在大巴車末尾,前者從上車開始就一直捧著一本《晚學盲言》埋頭其中,這一路雖然風景怡人,但對王淵來說並沒有什麼吸引力,在過去的兩年裏,他已經無數次駕駛摩托車在這條路上往返。

王淵最近花錢一直很豪邁,這讓鄧博有些詫異,途中鄧博終於忍不住打斷了王淵的閱讀,沉聲問道:“黑子,你不是一直說咱們錢太少,影響發展的嘛,咋的到了這幾天花錢這麼猛?”

王淵看了鄧博一眼,無奈地聳聳肩,目光又重新回到手裏的書上,邊看邊道:“我們是缺錢,可這錢是要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之前我們手裏一無所有,不得不計算細節,如果現在還在謝枝末節上費心思,那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我要是還有多餘的精力,寧願去研究更多賺錢的方法。”

鄧博想起當初在例會上,王淵突然宣布均分學費收入的一幕,豁然間對王淵有了更深的認識,這是在過去的兩年裏,他所認識的王淵不曾具備的能力,不知是最近的人生際遇讓他成長了,還是他本來就有這樣的素質,隻是在平穩安逸的生活中得不到施展的機會。

要知道在那次例會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能否順利地招到第一批生源,而在這種情況下,王淵居然敢做出破釜沉舟的決策。鄧博越想越覺得難以理解,於是試探性地對王淵道:“黑子,這些都是誰教你的?”

:“我姥爺!”這次王淵所幸沒有抬頭,眼睛依舊盯著手裏錢穆大師的《晚學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