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出手的是埃伯特。
他以一個進步拉近距離,手中的騎士長劍如流星一般,朝孫異刺來。
劍刃劃破空氣,發出低沉的嘶鳴。
孫異有心試試這個世界騎士的分量,製式長劍不偏不倚,正麵迎上了埃伯特的突刺。
長劍交錯,爆發出雷鳴一般的聲響。
雙方招式並未分出高下,但裝備上的優劣卻一目了然。
埃伯特手中的武器是一柄大師級工匠打造的頂級長劍,雖然沒有經過任何魔法處理,但其本身的基礎屬性,就足以媲美一般的藍色級裝備。
而反觀孫異手中的製式長劍,則連現代的常規工業品都不如,無論是硬度、韌性、還是鋒利程度,都遠在埃伯特手中長劍之下。
孫異隻不過是用手中的長劍,去抵擋埃伯特的突刺,就落得一個劍身被磕開一個口子的下場。
如果說,埃伯特能夠瞄準這個缺口,連續砍上三四劍的話,那麼孫異手中的長劍,估計會整個斷裂開來。
可如果,也僅僅隻是如果而已。
孫異在接下埃伯特的突刺後,直接由守轉攻,進步斬擊。
身體素質上的優劣,成為了決定勝敗的關鍵。
孫異肌肉的收縮能力(力量)與神經的反應速度(敏捷),明顯都優於埃伯特,所以他攻防變換的速度也更快。
由上至下的斬擊,目標是埃伯特的脖子。
就在劍刃命中的一刻,一柄造型奇特的短劍,架住了孫異的武器。
這柄短劍的長度僅僅50CM,劍鍔寬大,配有護手,猶如一麵帶刃的微型盾牌。
“——左手短劍。”
孫異喊出了這柄武器的名字。
這是傳統擊劍術的兵器。
為了配合擊劍術的輕靈與銳利,左手短劍作為一種防禦性武器被設計出來。
部分左手短劍的劍刃上,還設置有彎勾、脊刃等,可以用來勾鎖、甚至折斷對手的兵器。
沒有想到對手會拿出這樣一件兵器的孫異,感到有些意外。
他快速退後,進行防禦。
埃伯特的反擊也在這個時候到來。
一連三下的刺擊,猶如閃電一般。
孫異看著眼前這一擊,瞬間理解到這是‘招數(武技)’。
武門中人所說的‘招數’,與常人所說的招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常人眼中的招數,例如說劈砍、斬擊、突刺、或者刺拳、勾拳、擺拳什麼的,在武者的眼中,並不能夠稱之為‘招數’,而僅僅隻是一個動作。
‘招數’與動作之間的區別,在於對肉體的使用效率。
一個沒有練過武的人,揮拳時僅僅隻會用上手臂肩膀的力量。
而練過一些武的人,則可以用上背部、腰部、臀部、腿部的力量。
再進一步,掌握了‘發勁’的人,可以將全身力量集中於一點,爆發出常人數倍的力量。
然而勁力貫通(發勁)並非終點,掌握了發勁的武者們,繼續探索人體的極限,接著所誕生的便是最初的‘招數(武技)’。
所謂的招數,即為更加精密的發勁方式。
人類全身上下206塊骨頭,639塊肌肉,60億根肌肉纖維,根據使用方法的不同,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古時候的武者,通過對自身肉體結構的探求,理解到單純的發勁,對肉體的使用效率其實依舊很低。
集中全身的力量為一點,聽起來好像很厲害。
但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力量在傳遞的過程中是有消耗的,五階的非人者放在一邊不提,即使是四階巔峰的武道宗師,也無法完美的將肉體力量凝聚於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