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憩之夜(1 / 3)

一日就結束的戰爭,讓東南兩國耗時經年的戰前準備顯得白費,同時也為此番血殺在人們茶餘飯後地談論中添上了些許幽默諷刺的色彩。

這一戰並未因其特殊而有什麼好聽的命名,和以地名命名的慣例一般,被稱為西江之戰。

四散奔逃的南楚人和莫名其妙得勝的東齊人將此戰的情形傳散開去。這些甚至被目睹者神化成天神降世之戰的傳言,又在各國人民口耳相傳中演繹出無數的版本。

傳聞,這一戰,東齊南楚兩國原本是做好了持久戰爭的心理準備,然而卻在一日之間結束。

原本應當隻是東齊南楚的對峙,卻在兩軍交接之際落下了令地動山搖的焦雷。那雷聲轟鳴,升起的黑煙遮蔽了日月光輝,而不斷亮起的電光卻白刺勝過豔陽。

繼而自天上殺下萬眾燕雲黑騎,如滾地烏雲般覆蓋了整片原野。在黑壓壓的騎陣之中,有一人身披著豔麗紅袍,胯下棕馬毛如絲錦。無人記得他的樣貌,隻因在凝神注視之前,心誌早已為那破天而起的笛聲所奪。

人們猜測他是被司徒氏和青陽宮害死的司徒若影,從地府借了陰兵附在燕雲騎兵上供他驅策。有人猜測他是江湖上公認最為神秘的群竹山莊莊主,借通天能力為山莊造出奇巧物品,因被司徒氏打壓生意而忍無可忍,終至爆發。

猜測紛雜,版本百出。因為那夾雜在殺陣中自天線一路馳下的驚人氣勢,那與周邊濃鬱殺氣相悖的閑適姿態,與震天喊殺格格不入的飛灑笛音,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目睹耳聞者的腦中。

無法形容他究竟是人是鬼,是妖是魔,悠揚的樂曲卻引發了更大規模的血殺。那種強大的存在感已經奪去了一切可以形容的話語。

操控九陽教千萬教眾的傳奇家族司徒一脈,家主司徒榮及和頂梁的司徒威霸盡滅於此役,令人深為不解的是,自稱得天助的司徒族長,竟然是被幾個名不見經傳的黑衣人所殺。

九陽教在西江之戰中用出上古奇毒,卻莫名其妙對東齊軍失了效力;九陽教延請神祉製作的雷火彈,在來曆不明的電光雷火交響壓製之下頓失聲勢。人們言道,司徒氏千年前曾掌管天下數百年,後又創立天下第一大教,自命為得九日之助,現在終於是氣數已決。

也是這短短的一日,引起了其後數月的天下大亂。

南楚因異軍突起的燕雲黑騎而死傷無數,卻也因北燕的網開一麵,而沒有遭到東齊的趕盡殺絕。南楚世子公子小白亦同時失蹤,其後一直下落不明。

同是這日,南楚國都亦發生了一件驚天大事。南楚貢王當日在前往宗祠祭奠祖先、為戰事祈福的途中,莫名失去蹤跡。就連周圍親兵都徒然消失。當眾公子趕到時,隻留下整齊排列的馬車,馬匹也不知所蹤。

有人聲稱,南楚貢王那日外出,同車所坐的一位神官姿容絕世,堪可與傳聞中白衣教教主聶憐相媲美。也因此欲將此事與白衣教聯係起來,卻苦於毫無證據,一切就像憑空蒸發般連蛛絲馬跡都查找不出。

自這一日,南楚大傷元氣,君主與世子不在朝位,其他公子卿士隻圖政權奪位,人心渙散,朝廷更為分崩離析,頃刻國禍降臨,陷入西秦、東齊、北燕三國圍擊的境地。

南楚三十萬大軍皆在北方參戰,無力防守。東齊百年來日漸式微,傾全國之力也僅十五萬人,雖然未曾經曆大戰損耗元氣,卻因親身目睹了可奪天地般的雷電近襲而失了銳氣。

西秦各部族遊牧野居,長於千裏奔襲,不擅長期占領。因野蠻未化,一直被南楚、東齊兩國鄙夷抵製。因生活習俗與北燕相近,民間交易頻繁,王室不時通婚,實屬盟國。

北燕早有所圖意欲吞並其餘三國,暗中準備多年,又得群竹山莊財力物力支持,慕容鶇詩在西江原壓製東齊南楚之戰時,其王妹融翔女王慕容曦詩已親率兵馬假道西秦,千裏奔襲南楚。

南楚貢王十二年夏末,國都城破,偏安於大陸南疆數百年的一代王朝就此覆滅,國土盡為西秦北燕所得。

四國分東西南北統治的局勢頓被打破,自此後,東齊龜縮於東部黃河至長江之間一隅,北燕廣占國土至南楚,設置省份城池,修建南北大道。因占據了西秦東齊兩國的中間要道,又長於貿易,北燕盡得通商之利,以利強兵秣馬,建立了天下第一強大的攻城守國之軍。

因天下局勢陡變,三國各自忙於安置新土,設置城池,一時間又是天下安定,此後二十年中小戰雖有,大亂不生。至百年之後北燕統一三國,後人評說,北燕之勢皆為融翔女王五年西江一戰所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