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靖康之恥(2 / 2)

不過金兀術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攻破汴梁,滅掉北宋,大大激發了中原百姓的同仇敵愾之氣。宋朝皇帝被俘虜後,宋人的抗戰決心反而越強,金兵遭遇到的攻擊和抵抗越來越多,有的地方幾乎全民皆兵,加入抗金洪流。金兀術原本以為滅了朝廷,捉住皇帝,漢人就會束手就擒,哪知結果卻恰恰相反。他自以為了解漢人,直到此時,才發現自己並不真正了解漢人。

張邦昌雖然被金人扶上皇位,但實際上仍舊隻是一個傀儡,他自己也非常清楚這點。所以雖然當上了皇帝,張邦昌在各方麵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過金人扶植起來的這個偽楚政權,隻存在二十三天,也就在眾人的一片唾棄聲中垮台。

為了團結起來抗金,大家急需立一個新皇帝,但趙宋的宗室都被金人擄走,隻剩下康王趙構。在大家的一致請求下,第二年五月一日,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是為建炎元年,南宋朝廷成立。

趙構應時勢的需要成為皇帝,當上皇帝三天後,即啟用李綱為左丞相。趙構此舉讓朝中的投降派非常慌張,這些人開始攻擊李綱,說金人特別憎恨李綱這個人,如果任命李綱為丞相的話,隻怕金人會惱羞成怒。還有的人說李綱這個人有震主之威,重用他的話我朝會非常危險。趙構沒有理會這些言論,還是召見李綱。

李綱見到高宗後,說道:“老臣心中隻有趙宋王朝,當然被金人憎惡。如果說老臣的才能不足以當丞相,這個倒說得通,但說老臣被金人厭惡就不能當丞相,這就說不通了。”

高宗點頭:“朕何嚐不明白呢?大人你為國盡忠鞠躬盡瘁,現在國家正是需要用你的時候,朕自然不會管那些小人的言論,希望大人能夠再次為國效力。”

高宗趙構雖然年輕,但是深諳權術之道,他又何嚐不擔心李綱有“震主之威”呢?其實他一早就有了妥善的安排,安排李綱為左丞相那是為了收取民心,他知道李綱在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威望,如果自己重用李綱,百姓就會認為自己是明君,從而擁戴自己。但他又清楚,李綱性格剛強,不好駕馭,於是又安排了自己的心腹黃潛善為右丞相,秦檜為中書侍郎,這些人能對李綱起到很好的牽製作用。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趙構並不是真心想要抗金。他重用李綱不過是一場政治秀,他認為宋兵壓根兒就打不過金兵,抗金的話隻有死路一條。當確定了金人不可戰勝的思想之後,趙構主要的精力就放在如何坐穩自己位子上麵,在他看來,收複失地不太可能,保住偏安王朝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