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取嶽飛的兵權,這是高宗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考慮到嶽家軍的諸將不服氣,還有金兵隨時可能會打過來,他也不敢貿然奪取嶽飛的兵權,在這種自相矛盾的心態下,高宗命令嶽飛不可以辭職,仍要忠心為國效力。
嶽家軍和韓家軍撤退之後,北方的抗金農民軍陷入了災難之中,他們慘遭金兵殺戮。
紹興十一年,金兀術帶著所剩不多的九萬人又開始南侵,金兀術這次進攻淮西。淮西有張俊和劉琦的部隊,總兵力也達到八九萬人,完全可以禦敵。但高宗驚慌失措,根本不認為他們能擋得住金兵的進攻,於是急詔嶽飛去禦敵。為了籠絡嶽飛,高宗不惜誇獎嶽飛忠勇無匹,擊敗金兵非你莫屬。
嶽飛的軍隊還沒有趕到戰場的時候,金兵就被宋兵擊敗,擊敗金兵的主力幹將還是劉琦,張俊雖然是領導,其實隻是個配角。
嶽飛既然到了前線,再次請示高宗讓他直搗黃龍,高宗當然不同意,下詔說,既然前方沒事,大家都回來吧!
嶽飛回來後,提出交出兵權,隻留下親信部隊駐防鄂州。這一次,高宗同意了。隨後,高宗在嶽家軍中安插了不少監軍。
這一次,宋高宗學習太祖趙匡胤,大玩杯酒釋兵權的遊戲,先後解除了嶽飛、韓世忠、劉琦等人的兵權。
嶽飛以為解除兵權之後,自己的雄圖大誌再也無法實現。哪知現實比他想象得還要殘酷,高宗和秦檜不隻是要奪他的兵權,還要他的性命。秦檜對嶽飛恨之入骨,達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隻能理解為這兩個人前世是冤家。
秦檜私下裏對高宗說:“嶽飛現在已經沒有兵權了,皇上可以放心地除掉他了。”
高宗:“他已經交出了兵權,沒有必要再殺了他吧,況且他立下了大功,殺他也不太合適啊!”
秦檜:“皇上,您有所不知,您解除了他的兵權,您覺得他甘心嗎?他的部下甘心嗎?嶽飛雖然兵權被解,但是威望還在啊,他隻要振臂一呼,那千千萬萬的嶽家軍是聽皇上的還是聽嶽飛的,這是不言自明的。總之,皇上如果不殺嶽飛,始終是個威脅啊!”
高宗一聽,覺得言之有理:“就算要殺他,也得找個借口啊!”
秦檜陰笑道:“欲加之罪其無辭乎,皇上要殺臣子還怕沒有借口,不妨誣告他謀反,謀反這種事情不需要證據,隨便捕風捉影就行。”
高宗:“嶽飛已經交出了兵權,再誣告他謀反,恐怕天下人不服。”
秦檜:“皇上,我們要的不是天下人服氣,我們隻要弄出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就行了,有了借口做起來就幹淨利落了。”
高宗:“愛卿說得很有道理,但茲事體大,朕必須要認真考慮清楚。”
秦檜要害死的人不隻是嶽飛,還包括韓世忠,因為韓世忠也得罪過他,韓世忠私下裏罵秦檜是奸賊,這些話早已傳到了秦檜的耳朵裏。
韓世忠得到情報,知道秦檜想害死自己,連夜披頭散發來到高宗的宮中,當著高宗的麵大哭,說自己忠心耿耿,對皇上沒有半點不敬之意,不知什麼地方得罪了秦丞相,要謀害自己。
高宗並不想殺韓世忠,韓世忠曾經有救駕之功,再說了他從來不認為韓世忠是個威脅。高宗真正想殺的是嶽飛。高宗於是私下裏吩咐秦檜:“你不要再打韓世忠的主意了,此人曾經救過朕,你如果要殺他的話,就是不給朕的麵子。”
秦檜當即表示自己絕不會害韓世忠,一切聽從皇上的安排。
一場冤案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嶽飛對此卻渾然不知。相反他還上書請求皇帝不要解除韓世忠的兵權,張俊當然不同意。秦檜想借著這個機會鏟除異己,掌握朝政大權,而張俊則想借此掌握天下兵馬的大權,將各個武將的軍隊全都控製在自己的手中。一文一武,禍國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