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是為了增加單兵鎧甲的戰場存活率,同時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設計。
薩特是指揮機械化部隊作戰的老手,他一聽就明白過來,忍不住開口道:“先生,我希望你能幫我個忙,當然了,我是不會讓你白幹的。”
劉放立馬就明白了薩特的意圖,“薩特先生,你是不是想讓我幫你給伊拉克的坦克部隊加裝反應裝甲?從而提高它們的戰場存活率?”
薩特點點頭:“不錯,如果我們的坦克裝備了反應裝甲,當初就不會敗得那麼慘了。”
薩特對於裝甲部隊有種特殊的癡迷,直到現在他還沒有放棄重整裝甲部隊的想法。劉放對此並未拒絕,反正有錢賺,不幹白不幹。
隻見他點點頭:“沒問題,這件事咱們等會兒可以談談,不過有句醜話我需要在前頭,還望你不要介意。”
“有什麼話您盡管,我絕對不會介意的。”
劉放微微一笑:“我想的是反應裝甲不是萬能的,它隻能一定程度的提升生存概率,如果遇到威力巨大的反坦克導彈的攻擊,估計起不到什麼作用,再者你們的防空力量很薄弱,如果遇到戰鬥機的轟炸突襲,坦克部隊仍然會遭受很沉重的打擊,事後你們可不能怪我們技術不行,也不能怪我們的坦克質量差。”
薩特聽到這話不由露出一絲慚愧的神色。劉放為什麼要提到這些?這主要是因為海灣戰爭當中,伊拉克從夏國進口的大批量坦克遭受到美軍空襲,被摧毀了數百輛之多。
雖然這批坦克的性能不算太優越,但也不應該遭受這樣的結局。主要是因為伊拉克當時誤判了形勢,上了美國人的惡當。他們得到美國人準許撤軍的承諾後,居然把坦克部隊集結起來,擁擠在同一條公路上撤退。
俗話兵不厭詐,美國人哪能錯過此等良機?他們立馬就出動大批戰鬥機,對著已經變成活靶子的伊拉克坦克裝甲部隊狂轟濫炸。這一次突襲幾乎打斷了伊拉克的脊梁,把伊拉克最精銳的裝甲部隊給打得支離破碎。
事後薩姆總統大發雷霆,把夏國狠狠臭罵了一通,夏國人的裝備純粹就是垃圾,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實際上這怪不得夏國,要怪隻能怪伊拉克太愚蠢了。他們根本沒有發揮出坦克部隊的最大優點,反而主動把坦克部隊聚集起來撤退,這才給了美國人可趁之機。
坦克再厲害,麵對著戰鬥機的狂轟濫炸,也根本無法抵擋。別是夏國的坦克,就算把美國人的1A拉過來,也一樣白搭。須知轟炸機投放的航空炸彈威力驚人,很輕鬆就能把坦克炸上。
這場仗完全體現出了空軍的優越性,同時也強調了現代戰爭中製空權的重要性。可以毫不誇張的,隻要獲得了製空權,就相當於獲得了戰爭的主動權,想打就打想撤就撤,獲勝的概率將大大提升。
因此,世界各國都把空軍的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