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煉金術(1 / 2)

擼,是動詞,意為訓斥或者磨練。

但是在他生活的那個失去節操的年代,這個詞可以代替大多數的動詞,所以不必在意細節。

說到煉金術,弓銘的第一反應是《鋼之煉金術士》,第二反應是《屠龍法典》。第一本是某島國的知名動畫,而第二本是什麼呢?據說是世界上第一本魔法書,於公元五世紀由一個叫做威爾遜的煉金術士寫出來的,後來被梵蒂岡教廷所銷毀。之後就是牛頓,晚年從大物理學家變成煉金術士的事情。

所以當初是抱著也許會見到‘某科學的煉金術’這樣的心態來看教科書的。

結果一看果然非常科學。

煉金有五門課,分辨是《煉金構造》、《煉金術法》、《煉金陣》、《煉金器械》和《煉金材料》。

前四本他看了一遍稀裏嘩啦的翻了翻後就丟在一邊了,前兩本其實可以算作一本,構造和術法實際上就是對於煉金圖形的釋義解析。告訴你這部分圖案什麼意思,那部分條件是什麼的這類半幾何半文科的東西,全部是要背的概念。後兩本則根本就是科普讀物,就像是地理一樣告訴你這個東西叫什麼,能幹什麼,那個圖用來做什麼,通常用於什麼情況。

就以上看來煉金應該屬於文科。

但這個結論是錯誤的。當弓銘拿起了最後一本《煉金材料》,看了一下之後,他眼睛就亮了起來出來。這一門是所有科目中最難的。打個比方的話,就好像剛才那些都是初中高中的文科科目,而這本《煉金材料》則是比大學中的材料學還要難上幾分的科目,最重要是——材料學是理科的。

簡單的概括一下書中的內容就是煉金方麵最重要的材料轉換。或者用另一個詞來說明更加符合這個世界的設定——等價交換。

看過了這本書之後,弓銘就明白了煉金為什麼被提到了和運用魔法這個整體等同的高度。因為煉金學完全支撐起了這個世界的經濟體係。這個世界所有的材料,包括使用的燈具、器皿、器械甚至軍械、房屋,都是用煉金術實現的。一個沒有液壓泵,沒有混凝土,沒有碳素鋼的世界是如何建造出一座超過四百米的高層柱狀建築的?當然是煉金師進行材料提煉之後,再搭建起來的。

比地球人還要奢侈,這個世界的樓房,全部都是用高強度合金作為骨架的。因為建設者隻要不計成本,煉金師就能交換出不計其數的優質材料,就是用金子搭建一座宮殿,都是做得到的。

但是如果大家都製作同一種材料的話,那麼這種東西不就不值錢了嗎?這樣物價不會在短時間內暴漲暴跌嗎?當然不會,因為煉金術有著它自己的最高等價物,叫煉金石。隻不過弓銘覺得另一個名字更好一些——賢者之石。

賢者之石是煉金術可以置換出的最高等價物,它就像上個世界的黃金一樣是國家的戰略儲備,需要的時候,可以拿出來提煉成各種東西。小小的一顆,就可以交換出大量的材料。聯邦發行的貨幣,也都是以賢者之石的儲備量作為基準,發行的太多就會導致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隻不過根據書上所說,賢者之石似乎並不能置換出一切東西來,也就分金屬、石質、木質、膠質、纖維這五個大類。而這五大類就包括了現代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東西。

但是!

這也證明了有物質的地方就有物理這句話!

除了改變材料原子結構,從而改變物質種類這種沒法用物理解釋的高難度事情之外,這種煉金改造用經典物理和量子物理基本上都可以說得通。所以當其他人還在練習怎麼把泥巴捏成泥人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做把泥巴捏成鐵人這種事情了。

直接以土壤作為煉金提取地,從裏麵抓取鐵元素,然後將其組合成任意形狀。而那些不知道元素表的,就隻能在泥巴裏亂抓一通,捏出個古古怪怪的東西出來。

對於弓銘這個死宅來說,有這麼優越的先天條件,要做什麼呢?自然是手辦了!手辦!人偶!美少女!可實際上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真正去做的時候,他才發現當年自己雖然被其中的細節和姿態所感動著。可感動並不能記錄下具體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