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下了課要記得帶我去博覽書城買滿分試卷,老師說了,星期一若沒有這套資料,不得進教室上課。”方小平下了車,用清脆的童音道。
真可惡,為了多撈外快,對這些小小的孩童竟然連威迫的手段都用上了!方努知道,通過推薦補習班和到指定書店購買那些五花八門的資料,從中抽取回扣,這是當今小學老師灰色收入的渠道之一。
兒子才上三年級,但是買回來的資料如恒河沙數,已達到古人所說的汗牛充棟了!其實對於一個八九歲孩童來說,看這麼多的資料無疑是水過鴨背,或拔苗助長而已。
結果是養肥了老師和經銷商,苦不堪言的是家長,方努總覺得自己的兒子進了這間小學讀書,就好像進了黑店上了黑車或被綁匪綁了票,隻能任人宰割了!
他心裏暗恨不已,口裏卻溫言安慰道:“放心吧,兒子,我會記得的,別聽老師胡說,小學和初中都是國家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誰都沒權利阻止你們進教室上課。”
“哦,我知道了,九年義務教育是中國的嗎?”
“是呀,國家規定的。”
“那英語是外國的嗎?
“是啊,英法美等許多國家都講英語。”
方小平認真地想了想,然後歪著頭問:“那中國九年義務教育為什麼要學外國的英語呀?”
方努不禁怔住,感到無言以對,片刻後才苦笑一聲,因為這個問題也可以這樣問:“難道每一個中國人自小就有學習和推廣英語的義務?”
這個問題實在太難,他真的不知如何回答這個小小的孩童,若說它是一門人人都必須學習的語言,純屬胡扯,是國際語言不假,但未必就要每個中國人都去學習它;隻能說是為了應付考試了,不過從此之後他真的不知該如何去教育兒子。
他隻知道這些年來中國人對待英語的態度隻能用一個句話來形容:全民瘋癲,如癡如醉。
從幼兒園到大學、從私營企業到機關單位,評等級考職稱,縱是與英語風馬牛不相及的各行各業也無不學英語考英語,無論家長或學生,均為英語殫精竭慮,費盡心機,真的是全民為之瘋狂,大有不把英語變成中國的母語就決不罷休之勢。
其實學習語言講究的是環境的熏陶,某些最多隻有小學文化的演員在美國住久了,也能說上一口流利的英語,真不知道國人隻限在課堂與考試之間紙上談兵地學習著英語,到底有何意義?
先有國,後有家,國泰才能民安,但是,隻有國民人格獨立,才有國格獨立,若在中國大地上,人人崇洋媚外,個個都操著一口不洋不相的英語,徹底洋化,忘了中華民族之根本,那這個國家縱然還存在,也是徒有其表。
縱有一天,高考應試取消了英語,隻怕還是阻擋不了人們對英語的頂禮膜拜,學了英語,就能搖身一變,脫胎換骨,變成高貴的歐美紳士,不是正是許多國人夢寐以求的嗎?(打一個比喻,若全國的年輕女人都有一個嫁到歐美包括日韓的機會,隻怕全國的女子一下子就要走掉大半!)所以已經深入了國人骨髓的崇洋媚外,恐怕才是全民瘋學英語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