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隨團走瀚海 獨力壓雙強(1 / 3)

神州、荊州之間,是一片浩瀚無垠的沙漠,世人稱之為瀚海,其中隱藏著無盡的險惡,冰火兩重天的晝夜溫差、鋪天蓋地的沙暴、鵝毛不起的浮沙、千裏無滴水的幹涸、東西不分的無盡荒蕪……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商人葬身在這漫漫黃沙之下。

不過與這條商路匹配的,是巨額的利潤。

作為居住地,荊州的環境明顯遠遠不如神州,土地的貧瘠、農業技術的落後導致當地人類主食產量不佳,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死於饑餓,更為糟糕的是,荊州的出路被瀚海所阻,他們不可能像燕州的遊牧民族那樣,在缺乏食物的時候策馬南下、劫掠中原,他們所能做到的無非是在荊州這一畝三分地裏麵互相廝殺,爭取相對富饒的土地。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熱衷於信仰宗教或者說從宗教中尋求解脫,他們深信眾生皆苦,對現實失去了希望,一個個都指盼著救世主引領他們抵達豐衣足食的天堂或者來生脫離苦海,即使是掌握著超強力量的修行者也不例外。這也是神州文明從不允許宗教涉政,而荊州的先賢則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政教合一的原因,蓋因無論門羅、真尼、天長、亡師,還是後起的燃燈、大修羅,他們都認為隻有虛無的信念才能凝聚荊州的人心,因為在荊州,即使是強大無敵的英雄,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荊州整體缺糧,大部分人會挨餓,甚至因此而死去,讓困敝無望的人自願而堅定的團結在一起,唯有自欺欺人的宗教信仰最為適合。

但是另一方麵,荊州土地遼闊,人類不能居住甚至無力開拓的化外山川之中,蘊藏著驚人的珍寶,這裏不僅盛產珠寶玉石、金屬礦產,而且生長著許多珍禽怪獸、奇花異草,還有許多用途各異的奇特物產。這些貨物有的能夠祛病延年、炫富誇奇,被九州的權貴所推崇;有的能夠鍛造神兵、增長修為,被各地的修行者、江湖客所喜好;有的功能獨特,在某種行業中作用甚大,比如隨著時辰變化而改變顏色的時辰石、照夜如晝的夜明珠、能夠與人建立氣機感應便於跟蹤的天星盤、可以映射千裏之外景物的蜃樓鏡等等,在九州軍方均有極大的需求。

因此,從荊州運出的貨物都是奇珍異寶,一貨千金輕而易舉,而運往荊州的貨物卻是以米糧為主,這些在神州平平無奇的東西,在荊州卻是奇貨可居,如果商隊經驗不足,沒有預先規劃好行商線路和買賣量,往往在落腳的第一座城市便一銷而空。不過這種行為極為不智,荊州人歡迎外國商隊前來互通有無,但是並不歡迎不能帶來糧食的商隊,像這種賣光了糧食的商隊深入荊州後,基本很難買入需要的貨物。

對於商賈來說,在荊州賣出米糧、購入珍寶,再到神州賣出珍寶、購入米糧,一來一往利潤十足,於是荊州、神州間的商路便具備了冒死一搏的價值,即使每年死人盈城,也阻止不了商賈們發財的欲望。

如今便有一路商隊行走在瀚海之中,進入了幻蜃戈壁。長長的車隊,一字蜿蜒長達三裏,一名手持金槍的英俊少年,騎著一匹目如紫電、通體火紅的赤電寶馬,昂首走在車隊的最前方。車隊兩側,約莫有兩百名英姿勃發的少年男女,騎著高頭大馬,身披魚鱗軟甲,配著七星寶刀,搭著流星連弩,散落在車隊四周,沿途護衛。一個年約三十、身材魁梧的壯漢,騎著一匹三目玄虎,慢悠悠的落在車隊最後方,顧盼之間,不怒自威,尤其是他右手握著的一柄雙刃巨斧,刃口寒光四射,斧柄上麵雙蟒纏繞,血口怒張,含著斧麵,兩隻蟒首中間,鑲嵌著一粒似石非石、似晶非晶的半透明圓珠,其中氤氤氳氳,仔細看去,又好像有絲絲電光在霧氣中閃爍,看上去就非比尋常。

車隊中央,一頭頭荊州蠻牛健步如飛,拉車前行,其中大部分都是長達三丈、寬約兩米的巨大敞篷車,上麵層層疊疊堆滿了糧袋,隻有最中央的三輛牛車是封閉的,車廂也相對較小,隻有一丈長短,車門緊閉、窗簾低垂,遮住了裏麵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