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徐庶舉薦(2 / 3)

“你擺八門金鎖陣,從未有失。今致慘敗,可是雲長破陣?”

曹仁見問,立即答道。

“非也。破陣之人乃趙雲。”

曹操從未聞趙雲之名,不覺驚異,忙問。

“趙雲?何許人也?”

曹仁見問,忙答。

“此前未聞。依此戰觀之,功不輸關、張。”

曹操聽了大驚。

眾文武也露驚色。

曹操麵帶驚色,遍視眾人,問道。

“帳下誰知趙雲?”

張合聽了,閃身而出,答道。

“丞相,末將知之。”

曹操聽了,立即說。

“道來。”

張合道。

“趙雲乃公孫瓚部將。末將曾與之交戰,功在末將之上。”

曹操聽了,甚覺奇怪,問道。

“劉備方離袁紹,如何便得趙雲?”

張合聽了,答道。

“劉備曾隨公孫瓚征黃巾,便與趙雲甚為相契。公孫瓚敗,袁紹屢召趙雲。趙雲不投,隻尋劉備。”

曹操聽了,頗為惆悵,歎道。

“劉備地無一寸,城無一座,天下英豪卻盡皆歸之。若此下去,必為我勁敵呀!”

李典一聽,立即開了口。

“丞相,劉備帳下,更有高人。”

曹操聞言,當即驚問。

“劉備帳下,有何高人?”

李典見問,立即答道。

“此人名單福,可謂用兵如神。我等慮及之處,皆在其算計之中;我等未慮及之處,亦在其算計之中,致有此役之慘敗。”

曹操聽了,一時鬱悶起來。

眾文武也驚異地竊竊私語。

曹操神色甚是不樂,問眾人道。

“又是一個從未聞名之人。不知誰人識得?”

程昱聽了,立即開了口

“丞相,在下識得單福。此人原名徐庶,字元直,博學多才。曾為友報仇殺人,故易名單福而逃。”

曹操聽李典稱單福為高人,忙問程昱。

“徐庶之才,比你如何?”

程昱見問,連忙答。

“程昱斷難望其項背矣。”

曹操聽了,臉色十分難看,起身踱著,不覺歎道。

“賢士良將,皆歸劉備,彼羽翼成矣!奈何!奈何啊!”

文武中,也有不少人歎息。

程昱見了,又開了口。

“丞相,徐庶事母至孝。若取得其母,徐庶必至。”

曹操聞言頓喜。

“好啊!不求其助我,隻求其離劉備。徐庶能至,我願足矣!”

程昱聽了,忙說。

“那,待我用計將他賺來。”

劉封自見關羽不悅,便心中忐忑,此時正神色惆悵地在院中坐著。

劉備從內出來見了,走了過去,關切地問。

“我兒為何惆悵?”

劉封聽了,仍麵色惆悵,回道。

“孩兒之來,令二叔不快,不知當如何?”

劉備聽是因此,便說。

“二叔不知我兒,並無他意。我兒勿憂。”

“孩兒知道了。”

劉封雖如此回答,心中卻仍然沒底。

一日,單福來見劉備,告訴劉備他真名叫徐庶,同時將赴曹營。劉備聞之大驚,急忙問。

“軍師欲赴曹營,可是因我怠慢?”

徐庶一聽,連忙解釋。

“非也。使君待我,恩隆義重。”

劉備聽了,又問。

“可是帳下不恭?”

徐庶聽了,又搖頭。

劉這就不明白了,便問。

“那軍師要去,端的為何?”

徐庶見劉備情急如此,頗為悵然,吐露了真情。

“那是因為老母為曹操所擄,來書召我。”

劉備還能說甚麼呢?總不能讓人家置老母性命於不顧吧?

關羽與張飛得知徐庶將去,也與劉備一樣神色惆悵。

孫乾聞知徐庶將去,神色急切,匆匆來見劉備,急忙開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