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營養素,經人體吸收之後馬上轉化為碳水化合物,以供人體能量。主要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
單糖——葡萄糖,分子式為C6單分子鏈,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再轉化為人體之所需。雙糖——食用糖,如白糖、紅糖及食物中轉化的糖,分子式為C12,人體不能直接吸收,須經胰蛋白酶轉化為單糖再被人體吸收利用。多糖——由10個以上單糖通過糖苷鍵連接而成的線性或分支的聚合物。
糖類因其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而氫、氧的比例又和水相同,故名碳水化合物。單糖是最常見、最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甘露糖,易溶於水,不經過消化液的作用可以直接被肌體吸收利用,人體中的血糖就是單糖中的葡萄糖。雙糖常見的有蔗糖、麥芽糖和乳糖,由兩分子單糖組合而成,易溶於水,須經分解為單糖後,才能被肌體吸收利用。多糖主要有澱粉、纖維素和糖原,其中澱粉是膳食中的主要成分,由於多糖是由成百上千個葡萄糖分子組合而成,不易溶於水,因此須經過消化酶的作用,才能分解成單糖而被肌體吸收。
碳水化合物在人體內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儲存,量較少,僅占人體體重的2%左右。
在人體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作用表現在5個方麵:
1.提供熱能。
人體中所需要的熱能60%~70%來自於碳水化合物,特別是人體的大腦,不能利用其他物質供能,血液中的葡萄糖是其唯一的熱能來源,當血糖過低時,可出現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2.構成肌體和參與細胞多種代謝活動。
在所有的神經組織和細胞核中,都含有糖類物質,糖蛋白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之一,核糖和脫氧核糖參與遺傳物質的構成。糖類物質還是抗體、某些酶和激素的組成成分,參加肌體代謝,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3.保肝解毒。
當肝髒貯備了足夠的糖原時,可以免受一些有害物質的損害。對某些化學毒物如四氯化碳、酒精、砷等有較強的解毒能力。此外,對各種細菌感染引起的毒血症,碳水化合物也有較強的解毒作用。
4.幫助脂肪代謝。
脂肪氧化時必須依靠碳水化合物供給熱能,才能氧化完全。糖不足時,脂肪氧化不完全,就會產生酮體,甚至引起酸中毒。
5.節約蛋白質。
在某些情況下,當膳食中熱能供給不足時,肌體首先要消耗食物和體內的蛋白質來產生熱能,使蛋白質不能發揮其更重要的功能,影響肌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