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離(1 / 2)

第三進院子裏,午哥住東廂,辰哥住西廂,但此時兩人卻齊聚在東廂的臥房內,嘀嘀咕咕不知商議著啥。小圓有意要聽一聽,於是做了個手勢止住餘大嫂,穿過待客小廳,將耳貼在了門上。裏頭聲音極低,她隻聽了個大概,好似是辰哥在解釋張昭娘一事,稱自己還惦記著千千,對其他人都無意,叫午哥千萬放心。

小圓琢磨,辰哥這般講,是為了安午哥的心,還是真的沒有放下千千?她還未想出頭緒來,門開了,辰哥見她站在門外,神情有些緊張,匆匆行過禮,低著頭走了。小圓見了他這副做賊心虛的模樣,心下生疑,一把揪住午哥,問道:“你弟弟是不是還想著千千?”

午哥大概是聽了辰哥的解釋,去了心結,又恢複了本性,嬉皮笑臉道:“娘,想想又何妨,臨安和泉州隔得遠著哩,他也隻能想想罷了。”

小圓想了想,也是,管天管地,管不到他的心裏去,除了平日裏看管嚴些,也的確無計可施。

午哥察覺到她抓著自己胳膊的手鬆了下來,馬上輕輕掙脫,反攙住她往屋裏讓,笑道:“娘今日怎地有空來看我,我並沒有惹禍。”

小圓望著他酷似程幕天,卻又帶著幾分狡黠的臉,暗自感概,他讀書不如辰哥,但論起為人處世,卻是強了不少,竟能曉得先看人臉色,再不著痕跡將話題轉開。

午哥見她不作聲,但臉上並無不高興的神色,便親手奉了茶,挨著她坐下,低聲問道:“娘,那粉盒,她可曾收下?有沒有留下甚麼話?”小圓故意反問:“哪個她?”午哥不好意思起來,抱著她的胳膊開始施展撒嬌大法。小圓瞧著他那樣大的個子,卻作小兒姿態,將腰扭來扭去,撐不住就笑了:“我的兒,趕緊停了,小心把腰折了。”她將張昭娘收下粉盒一事講與他聽,又歎道:“你別高興得太早,多分些心到學業上,討一討張山長的歡心罷。”

午哥沉默了一時,卻道:“我是不準備參加科考的,書念得再好有甚麼用。我前些時日還在與爹商量,等到明年,就不去書院上學了,專心跟著他跑碼頭,學著做生意。”

他年紀雖小,卻有他的堅持,小圓並未感到失望,相反,心中很是欣慰,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自己心裏有譜就成,旁的不必擔心太多,有我和你爹呢。”

的確不用擔心太多,他與辰哥的年紀到底還小,加上程幕天放了不進太學不定親的話出去,張山長雖常有登門,卻沒再提兒女親事。

秋天裏,小圓從山莊度假回來,收到了唐夫人的帖子,邀請她去參加庚申會。小圓有意與她結交,自然欣然前往,事實證明,唐夫人雖然全身上下透著商儈,但卻是個知情識趣之人,與她相處,比跟張夫人打交道輕鬆許多。唐夫人的庚申會,與撲賣會結合到了一起,既是鬥寶,也是賣寶,一群夫人和小娘子,頑得十分開心,隻有張夫人一臉的不屑,拉著小圓,非要與她談論詩詞。唐夫人瞧出小圓的不甘願,連忙過去將她解救出來,抱歉道:“她是我手帕交,不請她說不過去,請了來,卻讓你受了累。”

小圓搖頭,輕輕將她的手拍了幾下,以示自己不甚介意。唐夫人十分有趣,自頭上取了根金釵,放到簽筒前,笑道:“程少夫人,來,博一回,當我向你賠不是。”小圓一笑,也不客套,搖了幾回簽筒,博了那釵子來,轉手又送與了唐夫人的閨女唐冬凝。

唐夫人見其他客人都頑得盡興,不需她過多招呼,便拉了小圓到一旁小坐,問起她李五娘的情形。小圓瞧著她是有話要講的樣子,又曉得她與李家素有生意往來,對李五娘的的事很是了解,就直截了當地反問道:“莫不是我三嫂家有事?”唐夫人既然問起,自然是有事,她之所以不直接講出來,是怕小圓不想聽,此刻見她發了話,就放心大膽講道:“你三嫂鐵了心要和離,夫家人和娘家人卻都不同意,她前些時同官人鬧了一場,帶著閨女搬到別院去住了,個把月了還沒回去呢。”小圓大吃一驚,沒想到何耀弘兩口子又鬧開了,而且還沒消息傳出來。

屋裏有李家的幾位嫂子在,唐夫人不好多講,同她又扯了幾句閑話,起身去招呼其他客人。

小圓於何耀弘一家,到底隻是外人,他們要和離,她插不上嘴,再說李五娘這些年,也的確是過得苦,離了何耀弘一個人過日子,或者再嫁,恐怕還好些。

她這裏不將李五娘的事放心上,唐夫人卻把李家嫂子們送去了園子裏耍,回身又向她講個不停。小圓先是疑惑,後來想了想,明白過來,定是唐家與李家是利益共同體,都不願李五娘和離,失去何耀弘那座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