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3)

正統十四年注定是一個多事的年份,也是正統帝一生帝王生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這個點從十四年初春持續到十五年年底,在這兩年間,他終於名正言順地讓自己人老心不老的父親成為了曆史,也讓自己的國家拔到了一個曆史的高度,一如當年他登基時許願的那樣“願江山一統,邊疆安寧,百姓安居樂業”。

儲秀宮,原名“壽昌宮”,位於禦花園與前朝交接之處,將東西六宮一分為二,是曆來貴妃起居之所。雖非西六宮之首,但卻是六宮嬪妃心目中的福地。無他,這地界兒出的寵妃太多了,前有貶為庶人的餘氏(這位開創了宗室趕走皇帝小老婆的開端),現有一手遮天翻雲覆雨,當了太妃還占著茅坑不拉屎的甄氏。在這個注重風水的年代,我們有理由相信,儲秀宮,是除皇後所居之“坤寧”之外,六宮妃嬪們夢想了一輩子的地方。皇後的“坤寧”不敢肖想,但深受帝寵的“儲秀”,卻還是可以夢想一下的。這其中,就包括林黛玉那“端莊持重”的大表姐——賢德妃賈氏。

透過宮牆,老遠就看到明黃琉璃瓦的屋頂和庭中兩棵蒼勁的古柏。在皇宮這個特殊地界兒,敢用這個色兒的屋頂的,全宮也僅此一家了。

或許是出身世家的緣故,即便如元後那般慈和綿軟,也很是看不慣前朝皇室對於皇宮裝修的品味。綠瓦紅牆,怎麼看怎麼一股子土鱉暴發戶的味道。寵妾是拿她沒辦法了,可自己以後要生活一輩子的地方,還不允許把裝修更改一下下麼?因而自其為後始,便將宮中各殿很是重新整修了一番。崔氏上任後,於此基礎上,更是大加整改,刪其要撿其精,推倒多餘的宮室,換之青山綠石。氣魄宏偉,嚴整開朗,很有盛唐風韻。

托那位庶人餘氏的福,宮裏是不許外命婦坐車轎的,賞的也不行。除非你年邁的動不了腿,或是肚子大了快生了,否則,就得徒步走。林黛玉連外命婦都算不上,她是未嫁女,沒有誥命,跟在天使身後低著頭,心裏想著來之前陳氏科普的皇宮格局圖,當時還不明白,現在走了一路,心裏多少有了些數。

元後對於皇宮裝修的整改給了崔太後很好的靈感。性格決定命運,“崔謀杜斷”不是白叫的。小三就像洪水,防三猶如治水,堵不如疏。男人都是死要麵子的生物,與其不辭辛苦地裝賢惠充大度,打落牙齒和血吞,不如直接告訴他,你不對正妻好,會抬不起頭。先頭的寵妃為啥能如此輕易地拐走皇帝的心給正宮難看?本身性格為人處事方麵除外,還因為儲秀宮離皇帝的起居之所太近,比皇後的寢宮還近,再加上受寵,隔壁隔的,腳一撂就到。不是明擺著叫皇帝多往小意溫柔的妾妃宮中多轉轉?

所以,為了自己的利益,也為了後輩(下一任皇後)的利益,崔太後開創性地將皇子們讀書的地方從原先的內廷挪到了禦花園附近,單辟出一宮殿來使用。理由也是現成的:豈可令諸皇子懈怠詩書,不思上進?

榮太妃再怎麼憤憤,也隻能咬牙忍了,隻以為崔太後要搶她的兒子給她沒臉,那會兒老爺子的子嗣可幾乎全是她生的!整個皇宮也因此改成了四方棋局格式。隻是與原先東西六宮環繞三宮(慈寧、乾清、坤寧)的格局不同的是,崔氏這一整改,愣是在這中間摻插了一個禦書房,將嬪妃的寢宮與帝後的寢宮遙遙地隔了開來。皇帝要想睡小老婆,得先經過禦書房,繞一個大圈,才能進入後宮與愛妃相會。

之後發生的事情,則使得一切順理成章許多,而最終的結果也證明:崔氏這一招,贏了!贏得特別漂亮。其光輝事跡,調/教老公,整治小三的偉大創舉,被寫進了史書,獨立成篇。擅拍馬的養子忠晟更是將這一事跡搬進了列女傳特殊篇章,為天下正室、包括之後的曆任皇後,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參考作用。

老爺子年輕時還是很不錯的,雖然做老公渣了點,身為一個父親,一定程度上,還是很稱職的。再怎麼想睡愛妃,經過禦書房,能不看一下兒子侄子們嗎?他老人家砍完了不順眼的兄弟,看著剩下的兄弟,忽然慈父慈兄模式大開,發現侄子們怎麼看怎麼萌,怎麼相處怎麼可愛,比自家的還要可愛。這一可愛,就把可愛的侄子們拉進禦書房陪兒子們讀書去了,下朝後也免不了要去看一看皇家兄友弟恭的和諧場麵。這一看,臉綠了。老爺子的兄弟們很努力,沒少給他添侄子侄女,尤其兒子還不少,嫡出的也有幾個。最出挑長得最好也很有才能的那個,恰恰就是原先以為沒兒子過繼來的忠晟。老爺子的搶子行動為皇弟家的夫妻和諧起了關鍵性作用。從忠晟小朋友進學起,他親媽又給他生了三個弟弟、一個妹妹,算上之前那一個,一共六個孩子,還全是嫡出的,再掰著指頭一算,幾乎三年抱倆兒。忠晟小朋友還未成年,他親媽也還不到三十。隻要夫妻感情沒問題,身體沒問題,還能接著生。本朝開國至今,皇室裏頭,就沒哪個正室這麼高產的,多的是看著庶出子一茬一茬生,自個兒沒信兒的。

老爺子刺激大發了!

當今和同胞妹妹,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生的。老爺子還想努力,崔太後不甩他了,給你個渣男生兒又生女,已經對得起你了。女人生孩子是跨鬼門關,死裏逃生兩回,沒道理再死一回。又不要你生,說的倒輕巧。之後莊太妃緊接其後,生了一位皇女,再然後,四妃九嬪生了一圈,榮太妃被排除,直到時為美人的柳氏生了皇九子忠順,老爺子的子嗣數量畫上了句號。

甭管榮太妃住在儲秀宮,是自己不忿一輩子無緣貴妃之位,還是崔太後故意將死對頭壓在宮裏斷其手足。但皇後李氏因此占了很大便宜卻是真的。皇上雖登基十五載,可老爺子依舊好好活著。老爺子的生活習性,早已是“愛妃在哪朕在哪”,簡直就是圍著甄氏團團轉。可甄氏是老爺子的小老婆,不是皇上的小老婆啊。有這麼一位住在西六宮,誰還敢往這邊呆?老爺子是很喜歡啃窩邊草的,看到眼前嬌滴滴、軟綿綿又自動送上門來的美女,還能不下嘴麼?榮太妃不就是明晃晃最好的那個例子?兒媳婦們是不會染指了,可也擋不住兒媳婦宮裏有上進心萌大叔的小宮女吧!

眾妃嬪:皇上,妾身一心,隻有您啊!

皇上為數不多的妃妾均心有靈犀,連商量都不用,全委屈齊全地擠在了隔河相望的東六宮區域內。人一多,地方就顯小,再寬闊的地兒,也擋不住人/流的擠壓。

皇上忽然發現,小老婆的數量,直接影響著自己高質量的生活。身為一個連生活細節都要精細、對睡眠質量要求極高的皇帝,這是絕對不允許的,皇帝自個兒先不幹了。再加上自幼被親媽嚴重洗腦,當今索性把包袱卷卷,無視後宮佳麗心碎的眼神,跑到皇後宮裏蹭住求安慰了。這結果,直接導致官方小老婆位數無法滿員,除四妃外,九嬪及以下,多有空缺,幾乎每位後宮主位所居宮殿的偏殿側殿都擠了人。“鳳藻宮”名為宮,其實隻是坤寧宮(原名未央宮)的後殿罷了,隻是名頭好聽,不具備啥實際意義。

知道真相的宮女太監們私下笑:“連個正經的獨立宮院都掙不上,也敢自稱‘本宮’,別叫人笑話了。”

一邊簡直是“人滿為患”,另一邊卻是大唱“空城計”,鮮明的對比,諷刺的厲害。沒見向來隻有皇後居住的“坤寧宮”都塞了一貴妃一昭容嗎?

而最明顯的,則是宮鬥也少了。還是小宮女們私下說的那句話,連個正經獨立宮苑都沒呢,爭毛啊!皇五子的出生給了眾妃嬪新的希望,她們大多比皇後還要年輕,有那爭住處的功夫,還是省些力氣生兒子吧!有了兒子,就有借口換住處了,不能讓高貴的皇室血脈連個住處都沒吧?

可是,連老天爺都在幫皇後。這時候,莊太妃掛了,老爺子傷心欲絕。整天捧著愛妃的遺物不思飯食,連覺也不好好睡,時常對著前來請安的帝後長籲短歎“朕最心愛的阿寶啊!”——崔太後那一輩的女孩兒都是“寶蓋頭”,太後名“宜”、莊太妃名“寶”,人稱“阿寶”。連帶著皇上也傷心的不進後宮了。這就算了,大家夥兒忍了。之前十來年都熬過來了,還怕這短短一年的國孝嗎?也就將泛著綠光的眼睛從陳昭容圓滾滾已被太醫確診為“皇子”的肚子上挪開了。皇子,最好還是從自己肚子裏出來。以陳氏之寵,宮裏的舊例,皇子滿月,這位定是要晉封的。

可是,你這自個兒傷心,不許旁人好好過日子算幾個意思?!

榮太妃再一次刷新了妃嬪們的忍耐度,提高了妃嬪們的團結力。

本來嘛,太後壽誕,是唯一一次眾妃嬪好露臉的機會,要想俏一身孝,咱不好學那名間狐媚子素衣素鞋的招搖,在其他地方稍稍花點心思弄點動作還是可以的。比如展現己方的善解人意,體貼入微,孝順有加啊之類的,還是很有看頭的。說不準皇上看著咱們孝順得體的份兒上,記在了心裏,出了孝多往後宮轉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