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3)

林黛玉覺得,自己越來越不懂古代人了。哪怕她把家裏的藏書看了個倒背如流,依舊無法理解這時代人類的思維。真的是自己老了麼?還是,在紅樓這個奇葩到處走的世界,正常人反而行路不通了?

木有錯,活了十來年,林黛玉終於搞清楚自己這是在神馬地方了。反射弧略長,但總算回歸了,還是不錯滴。

沒讀過《紅樓夢》不要緊,不清楚“紅文化”也沒關係。無巧不成書,可要巧合到親爹叫“林如海”,有個表哥叫“賈寶玉”,偽情敵叫“薛寶釵”的,也就這一家了!

林黛玉前世沒讀過《紅樓夢》,聽都聽得少。雖說看了些影視劇,可由於年代久遠,也沒啥印象了。親們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曆,某劇看了N回,就是記不起來那部劇具體名字,隻知道演的啥,說的啥。林黛玉對於紅樓的記憶,除了有個書宅的小孫女提供了一些些微乎其微的訊息外,更多的是王文娟老師那哀怨婉轉的唱腔以及單位小年輕們那無時不刻的吐槽。其他的,原諒她吧,上了年紀的人,記性都不大好。

光這些是不足以讓一曆經風雨的老太太崩潰的,一次又一次挑戰其忍耐力的還是榮府那無處不在的不合時宜的上躥下跳以及那鮮少露麵但一直不遺餘力刷存在感的榮太妃。

因此,剛醒過神來那會兒,林黛玉還想跳腳國罵一下發泄發泄情緒的( 《紅樓夢》一書中,林黛玉的才華和她的短命一樣出名),後來考慮到這多出來的十來年壽命,以及被小包子弟弟水汪汪大眼那麼看了幾天,瞬間淡定了。

TVB說,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誰叫你投了個胎,剛好叫“林黛玉”呢!

林黛玉前世的那些人生經曆,在這個被開了金手指的地界兒刷了一遍又一遍。賈府住了六年多,填鴨式的教育,告訴林黛玉:有錢不如有權,有權不如有人,這個人還必須是皇帝身邊的人。努力用功,不如係好裙帶。而陳氏則告訴林黛玉:啥也沒自家爭氣可靠!方向整個偏了720度,差點沒把林黛玉折騰死。

林黛玉心想:人總是要死的,早死晚死一個樣兒,最差不過像戲中唱的那樣掛掉,但現在現實明顯比書中描寫的好太多。

性格決定命運,選擇決定未來。有過燦爛豐富的人生,該經曆的也沒少。未來的事情卻還是未知數,誰也不知道會怎樣,現在就害怕退縮,明顯不合適。林黛玉決定做人還是要講究實際,也就不矯情了。

眼前的問題,才叫問題。

進門一年多,陳氏的情緒便如過山車一般上下起伏不定。

總的來說,林黛玉這個繼女還是很不錯的。人長得好,又聰明,就是時不時的總會腦抽一下,冒出些不是很符合實際的天真爛漫想法,耳根子又軟的要命,經不住幾句話。好在其比較善忘,關注點很容易被轉移,陳氏才沒那麼捉急。

但是,隨著相處日子一天天過去,陳氏發現了這個繼女的另一個屬性——“神棍”。這丫頭每每在看完書後總喜歡發表一下觀後感。書香門第、讀書人家,這絕壁是好現象。晚輩好學上進,總是叫人欣慰的。但如果某人每次都“烏鴉嘴”,不幸的是,好的壞的,還全都應驗了,就有那麼一點點不美妙了。該說你“烏鴉嘴”,還是“預言帝”呢?貌似好像在封建社會中,兩者都不是好現象,尤其,對象還是個未出閣的少女。

在無數次“耶?又叫姑娘說對了!”之後,林家上下主仆,包括陳氏的陪房們便用一種很敬畏的眼神關注著這位小主人。

鑒於林黛玉這個便宜女兒時常腦抽的行為模式,陳氏這個做後母的很是提心吊膽了一陣子。撇開管家行事的日日教導,陳氏覺得,對於繼女“謹言慎行”四個字的教誨必須盡早盡快提上日程。這丫頭太喜歡把心中想法宣諸於口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親,“三從四德”可不包括“好口才”,古人教誨“禍從口出”實乃四字真言,傳承千年,不是沒道理!

而由於榮太妃這老太婆慣會挑事刺激人的屬性,陳氏更是倍感不詳,總覺得有啥事件要發生。這女的案底太多了,罄竹難書。兩相夾擊,簡直就是“內外憂患”。陳氏是吃也不好,睡也不安,嘴角都上火冒泡了。

林黛玉無疑是敏感的,甭管是原著中那個纖細嬌弱的本尊還是如今這個“假冒偽劣”。陳氏的變化,林黛玉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進了五月,隨著日子一天天臨近,太後的壽誕終於在陳氏忽上忽下的心情起伏中姍姍來遲。

一樣樣檢查著進獻的物品,陳氏的左眼皮突突的跳個不停。最近風聲太過平靜,陳氏總覺得哪裏不對勁,可又說不出來。

林黛玉一邊抱著小包子弟弟放在自己腿上教說話,一邊看著陳氏整理東西,看著陳氏緊皺娥眉,歪著腦袋瓜子想了想,忽的開口:“娘,我好像忘了個事兒!”

“恩?什麼?”陳氏頭也不抬,繼續忙著手頭上的事情。明明才十來歲年紀,可好像提前步入了老年模式,太醫來了又走了,摸了N回脈,都說一切正常,又沒啥不好的事情發生,陳氏對於繼女的善忘已經見怪不怪。“你再想想呢!”

“我恍惚記得姐姐好像說過,五月初,是宮裏哪個挺重要人的忌日呢!到底是誰來著?挺忌諱的。”林黛玉口中,唯一稱的上“姐姐”的,唯有和自家連了宗的章林氏的女兒,已為人婦的葉章氏。

“轟!”陳氏的腦子如電掣般豁然開朗,手中的單子掉了一地。終於知道哪裏不對了!還是榮太妃這娘們兒曾經做的好事啊!

陳氏忽然發現自己一直以來的步驟都錯了。反射弧長不要緊,身邊總有一個腦子清醒的,可如果另一個本來應該清醒的也混亂的話,就有點不美妙了。她和繼女好像走錯了路,拐進死胡同了。等麵前出現一堵高牆時,回頭才發現,正確的路就在旁邊。想重頭開始,已經來不及了。

來不及對女兒科普過去的故事,那邊屋外守門的小丫頭掀了簾子稟報:“太太,宮裏來了位老大人,要見姑娘。”

事兒怎麼又趕一塊兒了?要做的事情還真是不少!

抽出帕子按按額頭,陳氏收拾好心情,忙命人請進來。這個時間段,會來林家的,絕對不是一般人。

來的確實不是一般人,不但不一般,還挺棘手。

站在落地鏡子麵前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林黛玉也沒看出來自己有啥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