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為鮮酒樓是一個不會給人留下太多印象的酒樓,跟貴港一樣渺小的可憐。
酒樓門麵的裝修就像山西的難民一樣,讓人看了心有餘悸;
裏麵的裝修稍微好一點點,像湖南的難民。
整個酒樓隻有一個可容納三百來人的大廳,可對外卻鼓吹說可容納上千人,像春運擠火車那樣擠倒是可以,但是吃飯就不行了,除非一個疊著一個。
酒樓二樓和三樓都是空調包房,當然這是海潮的說法,酒樓的說法是高級豪華包房。
不知情的人會信以為真,但是來過一次的人都知道所謂的高級豪華是相對下麵的大廳而言的。
比如說下麵大廳用的筷子是竹的,上麵的包房用的則是塑料的。
酒樓的大門兩邊還別具一格刻上了一幅對聯,還恬不知恥鍍了金。
左聯為“民以食為天”,右聯為“食以此為鮮”,橫聯就是酒樓的破招牌“食為鮮”。
縱觀整棟大樓,海潮最為滿意的就隻有這幅對聯,所以這棟大樓的價值可想而知。
海潮也不知道自己當初為什麼選擇了這裏,而且一呆就是兩年,死也不願離開,以自己的能力窩居在這裏,簡直是大“柴”小用,不異於拿屠龍刀去殺雞。
認識海潮的人也都這樣認為。
韓金嬌也估計是在得知海潮要回貴港發展後才背棄當初“這輩子隻陪你一個人睡,下輩子也隻給你一個人搞”的誓言另陪他人睡讓海潮自己睡的。
現在想想,海潮覺得自己做人真夠失敗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事情都已經發生,結局也已成定局,再怎麼後悔惋惜都已是枉然了,認命吧。
酒樓每天都會召開例會,樓麵部領班級別以上的都要參加,廚房部除了一些學徒和抓刀殺雞殺鴨的外也必須參加。
例會基本上每天都由莫經理主持,針對當天的訂房情況和可能發生的潛在的意外情況以及其他的問題等等進行預防和戰略部署,並對前一天的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糾正,以便日後完善。
這麼說起來長篇大論,很有專業水準,但是實際上說起來隻有兩三句話,所以通常情況下每天的例會不會超過三分鍾,如果超過那就說明有人問題嚴重了。
宋經理和李經理雖然每天也參加例會,但是通常情況下他們一般不發言,隻是在那裏喝茶抽煙,他們唯一發言的時候就是有誰在下麵開小差竊竊私語或者打瞌睡什麼的,他們就敲著桌子警告,通常情況下也不會超過三個字。
由此可見莫經理的含金量是三個經理中最高的了。
但是這隻是外表,其實並不然。
總經理是一個中年婦女,看樣子離更年期不遠了,可是依然每天打扮得跟妖怪似的。
因為她每天必須得靠化妝掩飾好自己的臉才敢出來見人。
副總經理則是個瓦傑帕伊類的人物,肚子鼓的跟懷胎十月的大象就要分娩似的。
每天的例會通常他們也會來參加,而且無論多早多晚,他們都會一同出現,從無例外過,哪怕刮風下雨下屠龍刀。
因為他們是夫妻。
開會的時候他們也很少插嘴,因為他們通常隻聽兩分鍾就匆匆離開了,有時候甚至隻推開門看一眼就走。
而他們對部下的要求是除了請假或者休息,否則每天必須無條件到場。
他們之所以每天匆匆離開,是因為他們還在四樓五樓上麵開了一家投資公司,至於投資什麼,海潮到今時今日還搞不懂。
在海潮看來食為鮮酒樓的管理明暗都是個家族式的管理。
比如說,保安部的部長是總經理的弟弟,會計部部長是她的妹妹,采購部部長是她的叔叔,廚房部部長是她的表哥,副總經理是她的老公就不用說了。
甚至是還有很多服務員都能跟她扯上關係,所以服務員通常情況下都叫她霞姐什麼的。
對此海潮已不再像初來乍到時那樣長篇大論不醉不休,因為這是個現實的問題。
糞水不流外人田嘛,地球人都知道,這跟課本上的條條是兩碼子事。
另外就樓麵部來說,管理隊伍的數量還非常巨大,三個經理,三個部長,三個領班,下麵管著不到三十個服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