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在河北,西柏坡是中國革命勝利的重要裏程碑,西柏坡精神是河北的人文優勢和寶貴精神財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的不竭動力。
西柏坡精神是我們黨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孕育、發展形成的,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傳承,凝結著深刻的曆史經驗,是中華民族精神在革命歲月中的升華,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每一次來西柏坡的觀眾,都有新的感悟、新的認識、新的震撼,都會在心中油然升騰起一種對革命前輩的無限敬仰,升騰起一種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升騰起一種為黨和人民事業矢誌不渝奮鬥的豪情和力量。
西柏坡精神也是河北人民獨特的優勢和財富。河北的領導幹部要帶頭發揚西柏坡精神,在踐行西柏坡精神上,發揮表率作用,使西柏坡精神激勵著我們在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的新征程中奮勇前進。
第一節 牢記“兩個務必”建設經濟強省 和諧河北2013年3月23日,時逢64年前的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 ----“趕考”日,河北省30餘名省級領導幹部來到西柏坡,舉行集體學習教育活動,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立的豐功偉績,重溫毛澤東同誌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牢記“兩個務必”,弘揚“趕考”精神,努力在推動河北各項事業發展上水平上台階、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這場考試中,經受考驗,交出優異的答卷。
省委書記周本順重溫毛澤東同誌“兩個務必”的著名論述,即興講話,他說,今天我們到這裏集體學習,有著特別的意義。“兩個務必”、進京“趕考”,這麵警鍾常敲常新。64年,在人類曆史長河中隻是短暫的瞬間。回顧這64年,我們黨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製度建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黨帶領人民群眾解決了13億人的溫飽問題,正朝著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邁進。如今,“兩個一百年”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激勵著我們每個人。這一切,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
毛澤東同誌提出的“兩個務必”和進京“趕考”的重要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趕考”之路,任重道遠。當前,我們仍然麵臨著很多“大考”: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考”。經濟發展方式不轉變,就不能科學發展。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出路、沒有未來。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考”。當前,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水平還不高,我們要持續改善民生,也要讓改善了的民生持續下去。三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大考”。這些年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矛盾。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突出,城鄉、區域、不同社會成員收入差距仍然較大。隻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實現公平正義,促進和諧穩定。四是清正廉明的“大考”。麵對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要警惕各種危險和誘惑。我們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營造清正、清廉、清明之風。五是改善生態環境的“大考”。既要發展,又要天藍、水淨、食安,必須有決心采取得力措施。麵對這些“考題”,要交出合格答卷,需要我們付出艱辛努力。
“兩個務必”和“趕考”精神的實質,就是不要忘記人民群眾,不要脫離人民群眾,一切為了人民群眾。對領導幹部來說,就是要時刻牢記權力是人民給的,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記“兩個務必”,弘揚“趕考”精神,要落實到行動上,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破解一道道難題,爭取得高分,讓人民滿意。黨的十八大召開後,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係群眾的八項規定。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執行,要從改進作風開始,謙虛謹慎、艱苦奮鬥,不斷迎接新考驗、走向新勝利。
5月6日,中共河北省委八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確定: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
為加快科學發展,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從5月份開始,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集中開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的大討論。解放思想是先導,改革開放是動力,創新驅動是路徑,科學發展是目標。這次省委全委(擴大)會議,就是圍繞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對抓好全省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進行動員部署,確保河北如期實現“兩個翻番”的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必須緊緊抓住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就河北而言,要抓住這條主線,第一位的任務就是加快科學發展。 一是把握發展大勢,增強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的緊迫感;二是把握戰略重點,打好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的攻堅戰;三是突破思想藩籬,搞好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的大討論;四是推進黨的建設,保證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落到實處。
經過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奮鬥,河北已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這是在中央正確領導下,曆屆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創立的豐厚家底。當前河北正處於由大轉強、蓄勢待發的新階段,既麵臨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也麵臨轉型升級的嚴峻挑戰。無論是搶抓機遇還是應對挑戰,都要求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
在深入分析世情、國情、省情後,周本順指出,河北的發展有目共睹,但“五低一大”的問題也比較突出:經濟增長質量低,資源利用效益低,經濟開放度比較低,經濟發展速度低,幹部群眾收入低,環境治理壓力大。我省加快發展、加速轉型、提升質量、改善環境的任務十分艱巨。客觀地講,我省經濟發展不慢、不差,但形勢迫使我們必須發展得更好、更快。要從全球、全國、周邊的發展大勢來審視河北所處的曆史方位和發展階段,充分認識到麵臨的機遇和挑戰,充分認識到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的客觀必然性和曆史必然性。善於把握大勢,趨利避害,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依靠改革、開放、創新,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的新路,實現從經濟大省到經濟強省的跨越。
按照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的要求,實現河北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既要統籌謀劃、協調推進,又要突出重點、抓好關鍵。今後幾年,要在全麵落實省第八次黨代會和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的同時,全力打好四大攻堅戰,力爭實現重大突破。
——第一大攻堅戰是全力打造沿海地區率先發展的增長極。要把沿海地區開放開發,作為河北實現由大轉強的突破口和支撐點,力爭經過3至5年的努力,使沿海地區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現在的三分之一達到二分之一左右,真正成為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打造沿海發展增長極,必須集中力量發展臨港產業,重點是臨港工業。當務之急是使曹妃甸區、渤海新區紮紮實實熱起來,加快臨港新區開放開發,突出港口建設、項目支撐、人才引進、腹地合作、環境改善。科學確定三港四區的功能定位,加快培育全國知名大港,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的港群體係。在盯緊盯牢現有項目落地的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更多的央企、民企、外企引進來,促進臨港產業的加速聚集,帶動港口、港區、港城一體化發展。不僅要引進各類技術人才,而且要從國內外成熟的開發區引進優秀的管理人才,以先進的理念和有效的方法減少和避免走彎路。要暢通港口與北京、天津以及中西部大腹地的合作,建設國內外聯通、沿海腹地互動的現代物流服務體係。要按照國際開發區的通行規則,改善臨港的軟硬環境,繼續抓好公路、鐵路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體製機製,為生產要素加速聚集創造條件。
—— 第二大攻堅戰是大力培育環京津地區新的發展增長極。要抓住京津輻射外溢和渤海灣成為開放重點的雙重機遇,借勢京津、置身沿海,快速培育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關鍵要抓好一批重點衛星城市和重點園區的建設,使之成為京津城市功能疏解的新空間、要素移動的新基地、央企項目布局的首選地。環京津各市要全域規劃,對城市和園區進行科學布局。整合環京津地區各類產業園區,每個市都要重點建設一兩個吸納首都科技成果轉化、承接高端產業要素轉移的基地。要建設一批環京津的中小城市,選好立市產業,搞好生態環境,成為吸附力強、宜居宜業的衛星新城、經濟強市。環京津地區的發展,應該把握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講政治、顧大局,堅持綠色崛起。在承接輻射中,要深入研究北京與我省發展戰略的結合點,尋找雙贏的共振點,在服務首都中實現自己的發展。
—— 第三大攻堅戰是下大力量把縣域經濟和縣城搞大搞強。發展縣域經濟,要堅持縣城建設、工業園區、民營經濟、新農村建設、扶貧攻堅幾位一體結合抓,尤其要在縣城建設和產業園區建設上取得新突破。縣城建設要科學規劃、體現特色、突出產業、保護文脈,探索創新管理體製。每個縣要大手筆規劃建設一個產業園區,作為促進企業集中、產業集群、資源集約的重要載體,在集聚中提升技術水平、形成品牌效應、帶動區域整體實力躍升。要把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加快科學發展的一項基本戰略,加快完善落實政策措施,健全扶持體係,鼓勵促進全民創業,使民營企業多起來、大起來、活起來,使更多的老百姓富起來。要始終抓好“三農”工作不放鬆,以農民增收為中心,積極推動農業產業化、農業現代化,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優質農業、生態農業,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省委、省政府決定,從今年開始,實施農村麵貌改造提升行動,用三年時間,分期分批全麵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使農民也逐步享受現代文明生活。村落民居改造提升,要保持田園風光、增加現代設施、綠化村落庭院、傳承優秀文化。要打好扶貧攻堅這場硬戰,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脫貧致富與全麵小康結合起來抓,使貧困地區與全省其他地區一道基本上同步實現全麵小康。
—— 第四大攻堅戰是下大決心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和環境治理。我們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大幅度節能降耗、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上。我省工業轉型升級,必須痛下決心,堅持“有中生新”和“無中生有”兩手抓、兩手硬,強化基地支撐、龍頭帶動、品牌引領、集群發展,以重點突破帶動和活躍全局。要立足“有中生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引導每個傳統企業通過上新項目轉型升級,加快向高端、高質、高效邁進。要加快“無中生有”,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招商引資、引智,使更多的新興產業在河北落戶,並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產業等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在海洋經濟、高端裝備製造等有發展潛力的產業,打造局部強勢。無論是“有中生新”還是“無中生有”,最終都要落實到項目上。從黨委、政府、部門到企業,都要強化以項目為中心的意識,選一批大、好、高的項目,責任到人,落地生根。要落實好中央要求,把環境治理作為基本民生工程來抓,強化節能、降碳、減排考核目標的剛性約束,促進各地多上低能耗、低排放項目。要著力治理汽車尾氣、水環境汙染,大搞植樹造林,早日實現人民期盼的天藍、水清、地綠的目標。
四大攻堅戰是緊密聯係、相互促進、覆蓋全省的。同時,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勝的,但必須年年有突破。為此,省委、省政府將相應采取一些重要措施:一是省裏新成立4個領導小組,明確專門辦事班子來抓,今後每年搞一兩次調度彙報。二是對各市縣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環境質量等進行增量排名,發展成績與獎懲職級掛鉤。三是適當提高開發區的規格,根據實力、潛力明確相應級別。四是破格選拔一批優秀幹部,破格的標準就是經濟發展成績突出,改變了地方麵貌,人民群眾得到較大實惠。五是土地指標、財政資金等資源優先向發展快、發展好的地方傾斜,誰搞上去了誰就是“極”,誰搞得好就支持誰。六是開發區招商人員待遇可與招商業績掛鉤。對作出特殊貢獻、大家公認的特殊人才在退休年齡、級別等方麵實行特殊政策。在加快科學發展過程中,省委、省政府一定當好大家的後盾,依法保護改革創新,鼓勵大家依法放手幹、大膽闖,努力營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千帆競發、勇者爭先的生動局麵。
實現科學發展,思想解放是前提。河北要後來居上,在改革、開放、創新上邁出更大步伐,就必須更大力度地解放思想,提高思維方式的層次,強化改革是最大的紅利、開放是最大的機遇、科技是最大的潛力、法治是最大的保障的意識,使我們發展的眼界進一步放開,思路進一步拓寬,目標進一步提升,以思想的大解放促進發展的大跨越。
一是以市場思維和市場機製促進科學發展。核心是把市場主體放活、把金融搞活。各級幹部、各個部門一定要把握市場經濟規律,遵循市場競爭法則,積極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以深化改革激發發展活力。把市場主體放活,重點是抓好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對市場主體實行寬進嚴管,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搞活金融,重點是建立產業、技術、金融深度結合的體製機製。
二是以開放思維和開放方法促進科學發展。在擴大開放中,要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作為第一抓手。各地務必在引進外資上有突破性進展,堅持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並重,建設一批承接海外轉移的示範園區和科技創新園區。企業是對外開放的主體,必須具有國際視野,主動引進來、走出去,注重產業鏈招商,在全球找合作夥伴、找合作項目、找高端人才、找最新技術,在競爭中提高自己,增強核心競爭力。
三是以科技思維和科技手段促進科學發展。創新驅動要貫穿於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要研究製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製體製創新的政策措施,吸引“百家院所校進河北”,為提高河北科技創新水平添油加力。鼓勵企業發揮創新主體的作用,以市場需求作為創新路標,在投入、機製、速度上下工夫,始終瞄準國際同行業的最高水平進行技術創新。要重視抓好教育,為培養科技人才、推進科技創新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