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推動青年實現更高質量就業(1)(1 / 2)

青年勞動力是勞動力市場的重要就業群體,有效推動青年勞動力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上海在總體促進就業的積極政策框架內,針對上海青年群體特點有效推出一係列促進青年就業的措施並取得了相應成效。然而,受青年群體自身特性以及總體就業環境的影響,仍有待進一步有效促進青年就業。

上海青年就業情況

一、上海青年就業概況

作為特殊就業群體,青年就業一直是世界範圍內的突出難題。青年雖然一般具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但由於其生活閱曆較為缺乏、人生經驗相對不足以及家庭溺愛等多種因素,往往就業能力與就業意願較低,且不願接受工作條件、薪資較差的工作崗位,導致青年失業率一直較高。上海青年勞動力就業也麵臨與其他城市青年就業相同的問題,由於上海部分家庭財產性收入較高等原因,青年寧願啃老而不外出工作的問題更為突出。根據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針對上海失業青年的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上海城鎮登記失業青年人數及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失業青年的人數和比重同比仍處於高位,失業青年人數基本呈增長趨勢,且呈現出高學曆化、失業周期加長等特點。

近年來上海的青年失業問題日益突出,從“十五”以來上海青年就業就一直是就業中的突出問題。2001年上海16—35周歲的青年失業人數達16萬,占上海全市登記失業總人數的62.2%,其中16—25周歲的青年失業人員總數達10.5萬人,比2000年增長11.7%。與1999年相比,2000—2001年間這一年齡段失業者的增長率為36%,成為整個失業人群中增長最快的部分。2001年上海青年失業人口中,大專畢業生占16.2%,本科及本科以上占2.3%,兩者共占18.5%,近五分之一。此後上海失業青年不斷上升,2007年上海16—35周歲青年登記失業人數仍有5.5萬左右,占全市登記失業人員總數的比例超過20%,占全市322萬青年總數的1.7%。除去尚在就學的青年人數,上海青年的實際失業率約15%左右。

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與就業總體形勢的不斷演變,上海青年失業人 有關數據引自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

數不斷增加。2011年底,上海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中35歲以下青年人約有8萬人,約占登記失業總人數的30%,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青年群體的總量約在2萬人左右。經過不斷努力,上海的登記失業青年人數有所下降,2012年上海登記失業青年數量在3月底達到8萬人,此後有所下降,到2012年6月底為6.4萬人,其中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青年約有9500名。2012年12月底,上海登記失業青年人數仍占登記失業總人數的26.5%,其中大專以上學曆的登記失業青年約占失業青年人數的41%。

二、上海青年失業原因

上海青年失業人數眾多具有多方麵的原因,既有就業形勢困難的原因,也有青年自身以及家庭等方麵的原因。

第一,宏觀就業環境困難,青年人的就業崗位相對缺乏。近年來雖然上海一直努力促進就業,但受經濟發展階段以及外來勞動力湧入等多方麵因素的影響,上海總體而言就業供給大於就業需求,宏觀就業環境偏緊。上海青年人麵臨的就業環境不佳,導致青年就業困難。

第二,青年自身就業能力有待提升,就業觀念也需要轉變。上海戶籍青年從小生長在上海,普遍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但一般滿足於接受本科教育,接受碩士教育的較少,攻讀博士學位的更少。也有部分青年未能進入大學接受教育,教育水平有待提升。同時,部分青年眼高手低現象較為嚴重,不願從事較低端的工作,對薪資、環境等方麵要求較高。對自身認識不清,缺乏完整的職業規劃,在勞動力市場上競爭能力較差。

第三,來自家庭的原因,使部分青年安心於啃老而不願外出就業。受近年上海房租不斷上漲的影響,部分上海家庭來自出租房屋的財產性收入不斷上升,具備使子女啃老的能力。部分家庭對孩子過分溺愛,不願孩子到艱苦的地方鍛煉等多種原因,使得啃老族不斷增加。

第四,部分用人單位對於青年勞動力具有偏見。由於青年勞動力人力資本水平較低、流動性較強以及難以管理等多方麵原因,部分用人單位對青年勞動力具有偏見,同等條件下不願招收青年勞動力,這也導致青年勞動力就業困難。

青年勞動力難以有效就業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青年勞動力難以就業是勞動力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對其自身身心健康也極為不利,長期脫離社會容易自閉,不利於家庭團結。從代際角度而言,也不利於子女的教育與成長。

三、近年促進青年就業措施

為有效促進上海青年就業,除了一般性的促進就業措施,上海針對青年群體的特點特別製定了一係列就業措施,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