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北京(1 / 3)

2013年5月,權奕離開了生活了十八年的家鄉廣東省,來到了中國的首都北京。拋棄了學業和家庭的他接下來隻有一個職業規劃——成為“英雄聯盟”這款MOBA類遊戲的職業選手,在很多人看來,也就是靠著“打遊戲”混一口飯吃。

但在權奕的眼睛裏,他不顧所有人阻攔跑出來,為的卻不隻是“混一口飯吃”而已。

早在十六歲的時候,他就在表哥的鼓動下在網上做起了英雄聯盟的遊戲代練。他自己沒有支付寶和網上銀行,客戶給的錢都是直接打到了表哥的賬戶裏。表哥人在北京,偶爾會往家裏寄點新鮮玩意兒,對於權奕來說,最新鮮的就是大城市裏先進的電子設備,他聽說那些東西都是從北京一個叫做“中關村”的地方來的。

他在村裏的黑網吧裏代練了半年,幫數不清的陌生賬號打上了鉑金和鑽石,終於迎來了第一台自己的電腦和機械鍵盤。沒過多久,他過於明顯的代練行為被人舉報了,他那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代練是違法的,而這點表哥卻一直瞞著他。

被人舉報後,權奕就再也沒有代練過,而是專心致誌地打他自己的大號。對於十六歲的他來說,有一台自己的電腦就已經足夠了,其餘的錢可有可無。那個時候,他還不了解電競,也不了解就在英雄聯盟的rank裏,有多少比他更厲害的高玩已經在籌劃如何靠著遊戲技術贏得比賽,賺得獎金。

對於十六歲的權奕來說,打排位也好,代練也好,都隻是因為他太喜歡遊戲了而已。

表哥因為權奕的罷工而徹底對他失望,再也沒有資助過他的遊戲生涯,權奕也並不在乎,一個人自得其樂地沉浸在遊戲之中,水平早已遠遠地超越了班上那些不抱認真態度的同齡人,更是不知打敗了多少叼著香煙、夜宿網吧的青年人,成為了村子裏的遊戲界中小有名氣的“天才少年”。當別人在刻苦學習、為了高考而焦頭爛額的時候,權奕早已放棄了學習之路,不僅是因為他清楚自己並沒有學習的天賦,更是因為他對遊戲的熱愛已經讓他無法再割舍鼠標和鍵盤了。

整個高中,他白天上學,晚上跑回宿舍裏打遊戲,每天睡不到六個小時,有時候帶著筆記本電腦躲在操場的榕樹後麵逃課打排位,有時候則是躲在宿舍的床底下才能逃過宿管的視察。等到快畢業的時候,他的成績雖然一落千丈,再也沒有了考上二本大學的可能,但是他的排位卻分數極高,一躍到了最強王者。

也就是那時候,他收到了一個自稱“夢源俱樂部”的經理的邀請,說是俱樂部正打算組建一隻LPL戰隊,權奕的技術和水平已經符合他們的條件了。

權奕並沒有怎麼了解過電競,隻是偶爾聽幾個排位中的朋友提起過,什麼這個戰隊又輸了,那個戰隊又贏了之類的,但是在冥冥之中,他幾乎已經感受到,他接下來要走的路絕對和遊戲脫不了幹係。於是他想了兩天後,就同意了該俱樂部的邀請。

某些時候,他乏味地趴在書桌上,半睡半醒地聽著老師講課,目光打量著周圍的同學。有幾個人特別認真努力地做筆記,就差在臉上寫著“我要考到北京去”這幾個字了。這時候權奕會反複地讀手機裏那封寫給他的邀請函,並對著落款上“北京市三裏屯”這幾個字發呆。

每次,幾乎是每次,他都會笑出聲音來。

****************************************

權奕好不容易到達三裏屯的時候,正好是北京時間上午十一點。權奕從機場花了六七十塊錢打車,再加上在火車上吃了幾頓飯,到現在兜裏還剩下不到九百塊錢,但是好在司機熱心地把他放在了太古裏商街,而不是三裏屯一個偏遠的地方,否則筋疲力竭的權奕很難循著路標找到地方。

在車上的時候,權奕告訴司機去三裏屯,司機問他,三裏屯具體哪個地方,結果權奕懵了,隻好說他是要去一個叫做“夢源”的電競俱樂部。

司機自然不知道什麼電競俱樂部,但還是把權奕放在了人最多的太古裏商街附近,並指示他,要是找不到地方了,就去各大商店找服務員問一問。

結果權奕茫然地在太古裏的廣場中心站了一會兒,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

來的一路上,他睜大眼睛企圖好好地捕捉傳說中的首都風采,無奈今天的霧霾太大,什麼也看不清楚。然而即便是這樣,就在經過天安門廣場,看到那廣場上黑壓壓的一片人群,權奕還是忍不住張大嘴巴,對著旗杆上飄揚的國旗抽氣。

現在他來到了繁華的太古裏商街,麵對著圍繞在四周的諸多時尚品牌,沒有哪一個他這輩子曾經見過,也沒有哪一個他曾聽周圍的人說過。他最終選擇走進了最顯眼的蘋果專賣店,隻因為牆壁都是玻璃製成的,權奕可以看清商店裏男女老少擠在一起,並沒有什麼特別讓人緊張的氛圍。

終於吹到了室內冷氣,權奕靠在蘋果店潔白的柱子上,大口喘著氣,任由汗水從他濕噠噠的劉海上滾落下來,順著他疲憊無神的臉上流過。他花了好久才從花花綠綠的人群中辨認出來哪個是工作人員,於是走上前去,盡平生最大的力氣,用普通話問對方聽沒聽過“夢源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