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敬業就是把工作當成一種神聖使命(1)(1 / 3)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被賦予了工作的權利,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這個人對待生命的態度。大家都知道,工作是我們人類的天職,也是人類擁有和崇尚的一種精神。所以,當我們把工作當成一種神聖使命的時候,我們就會抱著很負責任的態度去對待它,力爭把它做得完美一些,從而從中收獲知識、積累經驗,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實現。

工作本身沒有貴賤之分,哪怕再平凡的工作都能創造出不菲的價值。尊重工作,就等於尊重自己,假設我們認為自己的工作太過平凡而去輕視它,那麼就等於我們沒能尊重自己一樣。我們一味地看不起自己所做的工作,總是在工作中感到艱辛、煩悶,自然我們就不會把工作做好。隻有我們去尊重工作,認真地對待它,才能獲得工作給我們的回報,我們才能在工作中收獲人生的價值。

抗擊“非典”的白衣天使——葉欣

1956年7月9日出生的葉欣是廣東省徐聞縣人,中共黨員。作為醫學世家的後代,葉欣1972年參加工作,1974年被招進廣東省中醫院衛訓隊。1976年畢業時,因護理能力測試成績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為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也是該醫院護士長中最年輕的。生前係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

急診科的急先鋒

急診科是省中醫院最大的護理單位,下設120、補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觀室、治療室六個部門。“快速、及時、有效”的工作性質、複雜多變的病情、觸目驚心的狀況,需要護士長不僅有超一流的護理專長,更要有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的領導能力和冷靜快捷的思維能力。生死一瞬間,在以痛苦、哀號、無助為氛圍的工作環境裏,每位醫護人員都必須具備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於女性而言,這何嚐不是對身心的超級挑戰。而葉欣在急診科一幹就是幾十年。每當急診科有傳染性疾病患者前來就診時,葉欣總是一馬當先,衝鋒在前,盡量不讓年輕的小護士們沾邊。每次她總是說:你們還小,這病危險!對待這類病人,她護理得格外耐心、細致,沒有一絲的嫌棄。對於家境貧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動出錢為病人買東西。她常常對護士們說:“病人得了傳染病已經夠不幸了,但社會的歧視給他們心理造成的傷害也許比病痛更難受!作為護士,我們一方麵要解決他們身體的痛苦,更要給他們愛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一次,一位剛參加工作的護士為病人服務時引發了病人的不滿,葉欣主動到患者家登門道歉,並作自我批評。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剛建立時,葉欣主動請纓,提出到二沙急診科擔任護士長,負責繁重的護理組建工作。

2001年,一位來自福建某山區的重症患者到急診科治療,病情剛穩定就急著要求回家。葉欣苦心規勸,但病人就是不聽,於是科室決定用救護車送病人回家。葉欣又主動申請沿途護理。22小時的顛簸和護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卻累得直不起腰來。為了盡快趕回上班,第二天上午,葉欣自己出錢乘飛機回到了廣州。

抗擊“非典”的戰鬥英雄

2003春節前後,一種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2月上旬剛過,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就開始收治確診或疑為“非典”的病人,最多時一天5人。麵對增加了兩倍的工作量,葉欣周密籌劃、冷靜部署,重新調班時,安排了加強班。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廣東省中醫院當機立斷,緊急抽調二沙分院急診科部分護士增援位於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診科護士力量出現了明顯的不足。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麵對具有強烈傳染性的“非典”患者,麵對死神的挑戰,作為急診科護士長,她始終堅持親臨現場,戰鬥在第一線,使整個護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每當有疑似或者確診病人送來,葉欣總是衝在最前麵,最艱難的工作爭著幹,最危險的活搶著做。為了減少其他人的感染機會,她幾乎包攬檢查、搶救、治療和護理工作。她一次次臨危不懼冒著生命危險搶救患者,一次次把危重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3月4日中午,極度疲倦的葉欣開始出現發熱症狀,後確診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為了救治葉欣,醫院在最短時間內成立了治療小組。葉欣的病情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托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省衛生廳、省中醫藥管理局、廣州中醫藥大學的領導也為搶救葉欣提供了技術、物質、器械的支持。

當葉欣最後搶救的、也就是傳染給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在康複後出院不超過一周,即2003年3月25日淩晨1點半,葉欣,這位戰鬥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白衣天使永遠地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工作、戰友和親人,鮮活的生命在這一刻凋零。

葉欣是我國應對突發事件中醫療衛生戰線湧現的一麵旗幟,是無數抗擊“非典”戰鬥英雄的傑出代表,更是我們華夏兒女偉大的榜樣。

人民永遠懷念的警界英雄——任長霞

2004年4月14日夜,鄭州登封市公安局女局長任長霞去鄭州彙報案情後返回登封時,在高速公路上遭遇車禍辭世。讓任長霞心急火燎地奔波的,是兩個多月來線索寥寥的“1·30”案——一名6歲小女孩被殺。任長霞去世後,一連三天,每天都有十多萬人自發到醫院吊唁這個身高1.57米的40歲女人,高峰時達到近20萬人,而登封市人口總數才不到63萬。任長霞的短暫人生,具備了一部“鐵血傳奇”必需的幾乎所有要素。“女神警”、“女包公”、“任青天”,任長霞驚心動魄、情節奇巧的打黑、破案故事流傳不絕,隨便找一位登封市民都能講出好幾樁。

立誌當一名好警察

1983年任長霞從警校畢業,在鄭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工作。在這裏,她遇見了她的丈夫衛春曉。

在預審科的一年,她審的案件數量最多,還領到了1000元的獎金。一次,任長霞拿著一個已經結案的卷宗,總覺得裏麵還有東西。她找到看守所裏的幾個犯罪嫌疑人,尋找供詞之間的破綻,反複交鋒,結果對方一下子供出了120起餘案、積案。任長霞一時間在鄭州市公安局名聲大震。

在鄭州市公安局法製室當副主任一年多,恰逢局裏競爭上崗,任長霞決意要去競爭局偵技支隊隊長。30多名評委打分,任長霞高分勝出。擔任隊長後,鄭州警方針對黑勢力開始滋生的情況成立了打黑專案組,任長霞任副組長。她最震動警界的是邙山公墓“一鍋端”黑社會成員的事情。

1999年的一天,任長霞得到線索,“他們要去邙山公墓祭奠因火並被打死的‘老大’。”淩晨3點,幾十名偵查員悄悄潛伏在陰森森的墓地旁。第二天上午10點,當黑社會團夥到達這裏時,任長霞一聲令下,幾十把黑洞洞的手槍伸了出來。76名成員被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