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完叔叔嬸嬸,額反正怎麼稱呼他們倒確實不太了解,但是大概能夠明白就行。那麼就剩下兩個姑姑談一談,大姑的話在小的時候也挺是照顧下我們這些小孩子,偶爾見麵也挺親切,而且因為大姑是家裏的老大,可能偶爾也會擔待一些事情,但是不太懂,而且終究是女人,已經成為了別家人。需要更多的考慮自己家的事情。而長大之後,因為我混的太淒慘,讓大姑看不下去了,經常教育我,有次來我家裏繼續說教我,但是說的太狠了,讓我倍感生氣,於是反駁了一下,反正總是感覺她想當然太多事情,小看了我的一些心思,也太過於去對我訓斥,畢竟,有些東西,是需要有度的,掌握不住那個度,好事也變壞事,當時就讓我很毛,說真的,如果讓我離家出走,其實我真心不介意,小看我說,活不下去,總會可憐巴巴的回來,其實,在你不了解一個人的內心的時候,不要輕易去觸碰別人,你心疼你的弟弟也就是我老爹,但是我也心疼,我也擔心,不然,當時她這樣說我,我真可以當時就卷鋪蓋滾蛋,離家出走,哪怕餓死在外麵,也不怕,況且我也真心不會餓死自己,哪怕血染天涯,畢竟,人心不同,而且我也需要去顧略父母的感受,所以沒搭理她。慢慢的偶爾見麵也略顯尷尬,不過總的來說,也沒什麼,隻是我覺得可能讓她覺得我無藥可救,或者太懶惰了罷了,覺得太差勁,但是,無所謂,我隻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就行了。而大姑父略顯嚴肅,平常不怎麼見麵,偶爾見麵也可以點個頭打個招呼什麼的,但卻是沒什麼太大的溝通,畢竟層次不同,關係不同,一樣的沒空間時間去加深什麼感情。談完大姑,談談小姑,小姑姑很少見,畢竟女人嫁出去之後,是隨夫家的,很少見,偶爾見麵也親切些,隻是記得小時候偶爾也是有些女人的一種說不上來的東西,或者說對我們偶爾的不滿,不過不常見,也沒什麼太大的接觸和事情。慢慢長大之後,偶爾見麵也算是親切些,畢竟小孩子和大人是不同的待遇,當你長大和小時候是有區別的。而二姑父到時略顯親切,隻是也是一樣不太多溝通,隻是平常偶爾見麵感覺還是挺熱情親切的。
談完姑姑姑父,談談姥姥姥爺,對姥姥很親切,平常去姥姥家,都挺好的,偶爾有好吃的啊,或者做些什麼好吃的也都挺給與品嚐的,偶爾也能夠聊聊天,雖然沒什麼共同話題,但是感覺是很親近親切的。而姥爺就不然了,反正感覺不是老好,有時候不經意間讓人感覺有點小氣不是那麼親切,雖然說有些吃的東西,確實不需要,但是,你給與不給的心情是不同的。然後是比較嚴肅,平常不怎麼溝通,也略顯疏遠。不過慢慢長大之後,有了一定的尊重和平等相待,也讓人能夠去更好一些的溝通,和緩和,反正雖然有點不太自在,但是總的來說還行,隻能說,男人與男人如果沒什麼溝通語言和追求,或者對彼此的欣賞,那麼確實不那麼自在隨意。
談完姥姥姥爺,談談舅舅,對於大舅,也不是很親近,略顯隔閡,怎麼說呢,說得直白點的感受,男人對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喜愛不同,比如我更喜歡小女孩。其次是對於自己所欣賞的性格感受不同,比如有的小孩子,你喜歡他的性格,有的小孩子你不太喜歡他的性格。其次是生活之中點點滴滴吧,人心其實都有感觸,最基本的一個感觸就是親切與否,是否能夠隨心自在的相處。所以一般來說經常遇到大舅,但是卻不是太過親切,或者親切,但是有一些距離,並不是那麼隨心自在。而對於大舅媽則不同,也是一樣,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受感觸,有些東西,無需言語,你就會明白和感觸到,也許你什麼都不懂,但是你就是略顯喜歡某些人,比如懵懵懂懂不知不覺的感受到大舅媽對我比較親切和關照,偶爾去到大舅家做客,也是一樣的能夠感受到不同,舅舅與舅媽的一些感觸,對舅媽略顯親切,慢慢的能感受到也能夠親切自在一點的相處和溝通。不過可惜他們的情感出了點問題,平常兩個人偶爾吵吵鬧鬧的,然後到了有一天離婚的地步,誒,具體原因什麼的也不去探究了,往事雲煙,反正覺得大舅略施妥當,但已經無用。而他兩位的相繼找新人從新去準備開始,略顯覺得不太好,可能是男人心裏因素作怪,大舅新找的舅媽暫且不說,看他自己本事,自己的心在自己承擔後果。但是偶爾通過表妹的信息看到舅媽的照片和另一個人,看著真心別扭,不過,卻也是一樣,無可奈何,反正看各自的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