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人體知識(2 / 2)

你一定有這種體會:當蹲的時間長了,突然站起來時,就會覺得突然一陣頭昏眼花,眼前冒金星。這是什麼原因呢?

頭昏的現象是因為腦子缺血,神經細胞的活動受到影響;眼前冒金星是因為眼睛視網膜的血液供應減少,視覺細胞受到刺激的結果。這都是因為突然站起來時,頭部發生暫時性貧血所致。

人在蹲著的時候,腿上血液大大減少,而頭部的血液特別多。而當人突然站起來時,大部血液都要流向雙腿,頭部的血液供應量就會減少。同時,由於重力的慣性作用,原來在頭部的血液也大量地下移,這就造成了暫時性的腦部貧血現象,因而就出現了頭昏、眼前冒金星的症狀。

但這僅是短暫瞬間的,由於神經係統的調節作用,腹部血管馬上收縮,很快又有血液流向頭部,腦貧血的現象立刻解除,眼前冒金星的現象會消失。

這種腦貧血的現象因人而異,這和各人的神經係統情況以及是否經常鍛煉有關係,經常鍛煉的人,這種現象就會輕些。

皮膚燙傷後為什麼會起水泡?

醫學上把燙傷、燒傷都稱為熱傷。這就是說,不管是開水還是火,總之都是由於碰到了過熱的東西所受的傷。

那麼,是不是隻要有一點熱傷就能起水泡呢?不是的,一星半點的熱水濺到皮膚上,皮膚也不至於就起泡,最多隻是使燙著的地方變紅而已。

如果在發生重大燒傷事故,人被燒得很厲害,肉被燒焦結成塊時也不會起水泡。因此,是否會起水泡,這要看燙傷的程度。

水泡裏的水是從血管中滲出來的液體。當皮膚被燙傷時,血管壁中就會流出一種液體,流往被燙傷的皮膚下,這種液體有冷卻、保護被燙傷皮膚的作用,以減輕傷處的疼痛。當液體逐漸積多時,就形成了大水泡。

如果水泡不破,在燙傷皮膚康複的過程中,其中的水分還會被身體逐漸吸收,水泡就會消失。在此其間,由於長出了新皮膚,水泡也就消了。

在水泡期間,最好不要自行挑破,否則細菌侵入會引起皮膚的感染,那就麻煩了。

如果傷勢較重,痊愈就慢,並且會留下疤痕。

人為什麼會感冒?

感冒是一種濾過性病毒引起的傳染病,這種病毒是比細菌還要小得多的病原體。

這種病毒一般是從鼻子和嗓子的粘膜中侵入體內的。如果該處的粘膜健康的話,就不易被病毒所侵害。即使身體受到嚴寒的襲擊,隻要沒有病毒感染,人就不會患感冒。

可是,如果我們著涼後,或者身體過度疲勞,抵抗力就會降低,各種病毒就會乘虛而入。它的主要病變部位在上呼吸道。上呼吸道是由上而下包括鼻子、咽喉、氣管各部分,是氣體出入的必經之路。所以感冒在醫學上稱為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時最先受到影響的總是呼吸道的第一關——鼻子。這時,鼻粘膜發炎,它的毛細血管擴張、組織腫脹,分泌物增多使氣體出入受到了障礙、鼻子就不容易通氣,這就是鼻塞。

隨之而來的是打噴嚏,當鼻塞之後,呼吸不暢。在大腦皮層的控製下,就會使人產生一係列吸氣動作,在肺內貯存起大量氣體,當氣體達到足夠程度時,肺內的壓力就會突然產生一股強大的氣流衝出去,通過鼻腔將鼻涕排出,就是打噴嚏。

人體內的血管是怎樣分布的?

人體內的血管如同地球上縱橫交錯的河流,分布在我們身體內的每個角落,它和心髒一起組成了人體內連續的封閉式輸送管道,這種管道在體內四通八達,可將血液輸送到全身。

血管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

在身體皮膚表麵能觸摸到跳動的血管,這就是動脈,它用來將血液中的營養物質,如氧氣、糖、維生素、氨基酸、無機鹽等輸送到身體的各種組織,使各種組織的細胞生長、繁殖,維持人的活動。

在皮膚表麵和四肢上見到的呈青紫色,不能跳動的血管就是靜脈。它的作用正好相反,是把各組織細胞代謝排出的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帶走,將二氧化碳送到肺中排出體外,將尿素等送到腎髒排出體外。

而毛細血管很細,比頭發絲還細得多,直徑隻有5~20微米,用肉眼是看不見的。毛細血管中隻能通過單個的血細胞。毛細血管就像灌溉渠道一樣,把血液送到人體各個部位。

血液通過心髒的泵出、泵入在血管內反複循環,周而複始,永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