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身體長得有點像蛞蝓,外麵包著一層外套膜,右側有1個鰓,還有一個能釋放出紫色液體的紫汁腺。
海牛身上的紫汁腺所放出的紫色液體被叫作“海螺紫”。雖然顏色看上去令人不大舒服,但對人體的危害性極小。平時用手去觸摸海牛時,手上就會沾有一些紫汁,手接觸的紫汁多了皮膚會變紅。不過,對人體並無大礙。但這並不等於說這種紫汁就一點毒性都沒有,它能對毛槍蟲和沙蠶等小動物造成一定的危害。
顯然,這種紫汁是海牛為了保護自己時所放出的帶微毒素的迷彩液體。
黑魚在水裏怎樣呼吸?
黑魚通常居住在河流或水塘裏,一到夏季,它們也能生活在水很少的濕泥水窪裏。到了夏季烈日炎炎的幹燥期,它們甚至可以將身體埋進泥裏進行夏眠。
那麼,你不禁要問:黑魚到底怎麼呼吸呢?
原來,在黑魚鰓的位置有一個被稱作“迷器囊”的袋狀器官,裏麵有許多皺褶,上麵布滿了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能吸收空氣中的氧氣。
這個器官的入口處能閉合,所以能作為呼吸的輔助器官發揮作用。這也是自然界的動物為適應生存環境所必須具備的。
黑魚性情凶猛,幼魚以撓足類和枝角類的植物為食,小魚以水生昆蟲、小蝦和其它小魚為食,8厘米以上的個體則捕食其它魚類,因此,它是淡水養殖業的有害魚之一。
鰻鱺的身體為什麼會越長越小?
鰻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鱔,體長,圓筒形,長達60餘厘米。背側灰褐色,下方白色。背鰭和臀鰭延長,與尾鰭相連;無腹鰭、鱗細小,埋沒皮膚下。親魚於秋季遊入深海產卵。它的卵孵化出來的幼蟲身體是無色透明的,就像是一片柳葉,身體細長,頭和尾尖尖的。
它的幼魚逐漸從海裏遊到河流的入海口時,就長成了白鱔,此時,身體形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長大成熟的白鱔身體反而變得比幼魚時期更小了。而且,它的身體也從透明狀變得不那麼透明了。這是因為幼魚時期的身體成分中含有明膠狀的物質。
隨著身體的不斷長大成熟,這種透明的含水分較多的物質就會逐漸變成肌肉,身體反而越長越小了。
黑鯛魚為什麼會由雄變雌?
你聽說過小時候是雄性,長大後就變成了雌性的魚嗎?也許你不相信,但在千變萬化的自然界中,無奇不有。的確有這種現象的存在。
比如,有一些魚類的性別是可以變化的。有些魚類小時候全是雌性,長大後其中有一部分就會變成雄性;還有些魚小時候是雄性,可長大後就變成了雌性。
例如,黑鯛魚在幼魚時是雄性,可長到2~3歲時,是雄雌兩性同體,等再長大一些,它們當中的大多數就完全變成雌性了。
那麼,為什麼黑鯛魚會由雄變雌呢?原來,雄紅鯛魚身上長著鮮豔的色彩,這種色彩在水下發出特殊的信號。雌魚對這種色彩十分敏感,一旦雄魚的光色消失,身體最強壯的雄魚神經係統首先受到了影響,隨即在它的體內分泌出大量的雌性激素,使精巢消失,卵巢長成,於是一條雄魚就變成雌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