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生活中不吵不鬧不成夫妻,中國有句俗話夫妻無隔宿之仇,雙方的矛盾隻要不是原則性的,經過渲泄,反而起到溝通的效果。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喬依斯“布拉澤斯博士提出了夫妻吵架爭執的處理原則。他認為怨氣埋在肚子裏不如吵出來,問題是怎麼個吵法。隻要理智地遵循以下幾條原則,矛盾無論大小,都會轉危為安。
1.爭吵目標明確,一件事就是一件事,不要亂牽連。切勿攻擊對方的弱點。每個人都有他的弱點,夫妻不是敵對雙方,不應攻擊對方最脆弱的一麵,爭吵時隻表達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想法和感受,不該將陳年老賬統統外翻,以致糾纏不清擴大事態。
2.關著門吵,家事不要外揚。在大庭廣眾下爭吵,可能將事情擴大,難以收場。
3.認真聽取對方發泄一直到講完,然後再發自己的怨氣。要冷靜,不談過頭話,不使用帶刺激性的字眼,更不要摔東打西,以免激化矛盾。
4.任何一方都不要讓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為自己助威,夫妻間的事,內部解決。
5.得理讓人。切忌用“離婚”一類話威脅對方。除了以上原則以外,我國心理學家認為夫妻吵鬧還要注意:頭腦不清醒時切勿爭吵。夫妻之間的爭吵隻有在理性的基礎上才有意義,所以酒後或生病時雙方應盡量避免爭吵,以免使情勢惡化。另外,爭吵時可暫時以避開方式緩解矛盾,但切不可長期離家不歸,因為分離或疏遠隻會使雙方陷於冷戰,其結果可能會因為誤解和抵觸而造成更深的矛盾。
有的人說,夫妻吵鬧不過是一場“遊戲”,這種遊戲隻允許限製在“合理衝撞”的範圍之內,由此可見,夫妻間無根本的利害衝突,也就不會產生隔夜之仇。
夫妻吵架怎樣和好
有一項調查表明,造成婚姻破裂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夫妻吵架過多。長時間的吵架,傷害了對方的感情,觸犯了對方的自尊心,逐步失去婚姻存在的必要條件。減少夫妻吵架的上策是抓預防,把矛盾解決在萌芽之中,但夫妻絕對避免吵架是很難的,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及時做好吵架後的和好工作,以挽救婚姻,以免陷人無休止的吵架大戰之中。
1.吵架應速戰速決。一旦發生吵架,雙方必須清楚,應當速戰速決,這對緩和矛盾,消除緊張氣氛極為有利。如果你是有理的,你的速決顯示你的胸襟和涵養、大度和寬容。如果你是理虧的,你的快速停戰,表明了你有愧心,對方極可能會知趣地收場。盡快結束吵架,對盡快和好十分有好處。
美國著名婚姻學家歐尼爾夫婦在論述婚姻的衝突時,說過一段廣為流傳的話:“解決夫妻衝突,永遠不要努力去贏。如果你們中一個想贏,那麼另一個隻能輸,否則衝突無法結束。然而,夫妻衝突中有一個輸了,實際上也就是兩個人都輸,因為有勝負的衝突,總會把這種勝負滲到雙方的深層感情中去。所以,要打贏親密的對象,惟一的辦法就是兩個人都蠃。”這段話很有道理,有些夫妻無休止的吵架,就是為了爭勝負。這樣做就大錯特錯了。
2.主動說話。有的夫妻吵架互相賭氣,出現互不說話的僵持狀態。要盡快和好,開局是要有一方主動說話。先說話的也並不是“掉價”,反倒顯示出你的大度和主動和好的態度。有時即使沒有合適的話題,也要沒話找話說。這樣做,僵局會很快打破,感情會比較快地修複。
3.冷靜思考,主動檢討。吵架後,各自要冷靜地思.考一番,想一想為什麼引起了吵架,吵架的危害,自己錯在哪裏,怎樣和好,等等。圍繞這些問題,自己冷靜思考一下,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防止以後再犯。如果自己確實錯了,要主動向對方作個檢討,伸出感情之手。
4.微笑在人與人之間有著非常的魅力。夫妻吵架後,在適當的時候給對方一個發自內心的、真摯的微笑,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夫妻之間如何敞開心靈
孤獨、苦悶、矛盾的心理一直縈繞著阿芳的心,她左思右想,終於撥通了婦女熱線的電話,向谘詢員傾訴著。
阿芳結婚十幾年了,與丈夫很少共敘家常,相互溝通,也沒有共同的生活情趣,阿芳從小的理想是當一名服裝設計師,高中畢業後考上了紡織學院專習服裝設計。但不到一年,文革的惡浪衝垮了她美好的理想,她不得不到部隊農場接受教育,經受鍛煉。文革後回到設計院,她又要重新揀起荒廢的業務,參加培訓,搞設計,操持家務,一個女人被搞得疲憊不堪。丈夫是報刊的編輯,白天晚上連軸轉,又是個冷漠的人,對阿芳的處境,從來不聞不問。每當阿芳在休閑時,便感孤寂,苦悶,她覺得與丈夫缺乏交流和親昵,還不如離婚。
阿芳夫妻的生活確實如同白開水,沒有味道,令人難忍。夫妻缺乏感情交流,長期下去,生活之樹會很快枯萎、甚至死亡。
夫妻交往,是人類交往中最為微妙的。夫妻之間個性合也好,情趣不投也罷,歸根結底,主要是雙方都不能從對方身上獲得滿足,情不得相陪,性不得相娛,雙方不能開啟心靈之窗。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際關係可以顯示幾種不同的傾向,用“田字”格可以將其分為四類。一類是自己知,人家知的“我知人知”格;二是人家知,我不知的“人知我不知”格;三是我知,人家不知的“我知人不知”格,四是人家不知,我也不知的“人不知,我不知”格。這四個格的構成猶如窗欞,也可以稱為心靈之窗。
心靈之窗所包含的道理十分深邃,對指導人際交往非常有益。夫妻交往隻有知己、知心、知音,才能心心相印,情感相融。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隻開啟“我知人知”的窗欞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敞開“我知人不知”的格,讓對方看清自己的真實麵目,以達到相互理解,不斷完善自身,打開“人知我不知”窗欞,讓對方的溫情溫暖自己的心房。
夫妻關係不諧調,很大程度上就是相互不能開啟心靈之窗,如果彼此洞開“我知人不知”,“人知我不知”的窗欞,夫妻配合就會默契,才能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
婚姻家庭研究專家認為,婚姻把兩個不同的“自我”聯係在一起,要讓他們認識和接受對方的心理世界,從而融為一個新的心理組合即“我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夫妻之間敞開心靈之窗也有一定的原則。
一是“全開原則”。夫妻是榮辱與共的同一體,彼此必須坦誠,凡涉及夫妻雙方共同利益的事,相互之間不應該有所隱瞞,要實事求是地暴露,縮小不應該,誇大也不必要。當然,不涉及夫妻間的事,比如彼此婚前的事,個人某些隱痛,還是以各自保留為佳。彼此切忌觸及對方的心理禁區和敏感點。
二是“適時原則”。要考慮到對方的接受。如果暴露得過快過猛,超過了對方的接受限度,就會引起“知覺防衛”,反而拉大相互之間的心理距離,甚至導致已有的情感交流渠道的堵塞。由此可見,打開心靈之窗是夫妻生活的一門藝術。
夫妻之間保留心靈空間
愛情是純潔無瑕的,夫妻之間應該保持絕對的坦誠,但國內外一些心理學家又提出,夫妻絕對交心並不是維持婚姻美滿關係的最佳方法。
事實上,夫妻間要做到絕對或永遠不欺騙對方是不容易的,當然這裏包括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一些善意的“欺騙”。因為絕對忠誠,不能機械地從字麵意義上理解為對對方無話不講,而應理解成決不能做對對方有傷害的事,要時時處處為對方的歡樂與幸福著想,一切應從有利於鞏固和發展雙方的愛情出發,這就要求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允許對方保留一些心靈上的秘密。不要追問對方婚前曾經交過多少異性朋友;不要私拆對方的信件;不要追問對方一時不樂意講的事情等。
美國南加州大學心理學博士史蘭諾,通過調査研究發現,許多成功的婚姻,彼此間並非絕對坦誠,他們在很多方麵都有所保留,夫妻雙方大多采用“隱惡揚善”或“報喜不報(少報)憂”的方法。避重就輕是許多和諧夫妻進行交流溝通的秘訣。他們對所要談論的事情絕不事無巨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向對方和盤托出,,而是擇其要害,既簡明扼要,又合理得體。相反有些人很注意夫妻“交流”,但婚姻並非美滿,他們在交流時達到了“量化”要求,甚至到了繁瑣的地步,卻忽視了質的要求,不僅毫無選擇,而且也不知或不會看對方臉色行事,做到適可而止。選擇恰當時機,見機行事,能使本來該爭執的問題不了了之,能使本來高興的事,喜上添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