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硼或缺鈣時,症狀常從新葉開始出現,很容易導致頂芽枯死,而缺硫、鐵、錳、鉬、銅時,則頂芽不易枯死。
缺鐵時,幼葉顯露黃白色,葉脈仍為綠色,一般不會枯萎,但時間長r葉緣會逐漸枯萎,大葉仍保持綠色。
花卉發生營養缺乏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土壤中某種營養元素在數量上不能滿足花卉生長發育的需要,肥料成分不平衡;土壤過酸或過堿,使土壤中某些營養元素失效;土壤物理性質不良,不能發揮土壤潛在肥力;氣候條件的變化,也會影響對某些營養元素的吸收。
家庭養花要改善營養元素缺乏的狀況,可以采取以下幾種辦法:
1.按照各種花卉的生長習性,及時換盆和旋基肥。
2.花卉生長發育期間,為增補土壤中營養成分,可追施液肥,一般每l0天左右施l次。有的花卉可以采取根外追肥,如觀果花卉花謝後噴0.05%~0.1%磷酸二氫鉀,可以防止落果,並可促進果實豐碩肥大、形整色潤。
3.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可每月施l次礬肥水(泡製肥水時加1%硫酸啞鐵,充分腐熟後,即為礬肥水),以代替液肥。嚴重缺鐵的可隔幾天施用l次礬肥水。杜鵑花、山茶花、梔子花等喜酸性的花卉,生長發育期間噴灑0.2%~0.5%的硫酸亞鐵溶液,可促使葉色濃綠光亮。
4.按說明書施用市售的“複合花肥”等。
5.不要施用大劑量的農藥。噴灑農藥的濃度要考慮到花卉的強、弱、老、嫩等情況,一般芽期或幼嫩小苗,濃度要低;在落葉或生長旺盛期,濃度可略高;開花期一般不噴灑農藥。
怎樣搶救因澆水不當而受傷的花卉
家庭養花,澆水不當給花卉帶來的傷害,常見的有澇害和幹害兩種。
1.澇害處理。盆栽花卉,由於一時澆水過多,或盆底排水孔阻塞,產生盆內積水;或連續陰雨,不見陽光,都會造成澇害。它使植株葉片萎蔫、暗淡失色。見此情況,應把植株帶土從盆裏倒出來,放在室內陰涼、通風處,上土壤中飽和的水分散發掉,增強透氣性,才能迅速恢複根係的正常活動。同時,向時1麵噴少許水,以減少其體內的消耗。照這樣處理,一般過三五天,植株就會複原。待複原50小家養花樂奪重文後再用新土重新上盆。
2.幹害處理。因出差、漏澆或氣候幹旱等原因,造成盆土脫水,全幹了。花木植株表現為嫩枝彎垂,葉片萎蔫;常綠植物葉片表麵粗糙、不柔潤;仙人掌與多肉植物體色也暗淡無光澤了。一旦發生這樣情況,切不可急於馬上澆大水、澆透水,要循序漸進。先把花盆搬到半陰處,稍澆些水,使盆土濕潤即可,同時,在葉麵上也噴些水,等到莖葉全挺起後,再澆透水進入正常養護。
怎樣保護花卉安全過冬
冬季天寒地凍,且不說原生於熱帶的不耐寒花卉,即使是耐寒花卉,也需及時采取各種措施,以防凍壞。對露地栽培的木本花卉、喬木類可采取樹幹繞草繩或刷自的辦法;灌木類可采用培土、設置防風屏障等防寒保暖措施。棕櫚或蘇鐵等,可把它們的樹葉紮在一起,以提高抗寒能力。對盆栽花卉中的月季、毛鵑等耐寒性較強的花卉,可將花盆埋人土中或放置在用塑料薄膜蒙成的避風棚內。少量的幾盆花,可將花盆移入室內。對春季開花的花卉以及性喜光照溫暖的花卉,要放置在靠近窗台處。若天氣嚴寒,室內氣溫在60C以下時,還可用室內放置熱水等辦法提高室溫,使室內氣溫不低於10℃。至於米蘭等不耐寒而且嬌貴的花卉,在溫度降至6℃時,還應用薄膜做高帽子形的罩子(罩子上留幾個通氣孔),把它罩起來,待溫度回升後再取掉。對倒掛金鍾、君子蘭等冬天喜歡光照的花卉,應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對杜鵑、四季海棠、文竹等性喜溫暖而對光照要求不高的花卉,可放在離窗台較遠處,但需注意保暖。桂花等性喜陽光、能耐低溫的常綠花木,宜放在有散射光且通氣良好處;其他對光照要求不嚴而能耐低溫的花卉如玉簪、荷花等,可放在無日光照射的陰涼處;月季和果石榴耐寒木本花卉,不必過早移入室內,可待氣溫達到0℃時再移人室內,這樣可以促其休眠,人室後不必再施肥澆水。
值得注意的是,入冬以後,因花卉生長已很緩慢,水分蒸發量也很小,所以,除少數冬春開花的茶花、菊花、瓜葉菊等花卉需要少量施肥澆水外(冷天澆水,不宜澆冰冷的水,應加入一些熱水,使水溫保持在20℃左右),一般的花卉都可停止施肥、澆水。因為如將盆內澆得過潮,會削弱它的抗寒能力,甚至使其落葉爛根。冬季雨量少,室內空氣易幹燥,對米蘭等喜濕性的花卉可在葉麵上噴些水,用煤爐升溫的室內,更應隔l~2天就噴1次水。此外,冬季每天打開門窗l~2次,一般每次0.5一l小時。對予空氣可以得到對流的房子,開的時間可以縮短些。究竟宜開幾次、每次多長時間,這要根據氣溫情況及是否有冷風來決定。天暖無風,開的時間可長些;天冷有風,開的時間則應短些。
清洗盆栽花卉的技巧
落滿塵土的盆栽花卉,不僅觀賞價值降低,而且生長速度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必須進行清洗。一般來說,用直接噴水的方法隻能將新在植株上的浮土衝去,要想將植株徹底清洗幹淨還要輔以其他措施。
在清洗盆栽花卉時,先用清水將植株淋濕,然後用左手托住植株要清洗的部位,右手拿一塊幹淨的軟布蘸水後將上麵的塵土擦去。注意,植株上的嫩葉、嫩枝隻用清水噴淋一下即可。主要是老葉、老枝上麵的灰塵厚且多,要仔細擦洗。對植株上的特別部位可以使用O.1%的洗衣粉溶液蘸在軟布上進行擦洗。之後,把涼開水放在小噴壺中衝洗植株,用過洗衣粉的地方要多衝幾次。因為經過煮熟的水硬度低,不易在植株表麵留下水痕,從而使植株顯得光潔可愛,生機盎然。
家庭栽花,主要是盆花。盆栽花卉每隔1—2年就需要翻盆換土。若長年不換,土壤肥力耗盡,土質變壞,長勢也將逐漸衰落。有的花卉在盆中幾年不動,根群伸展受到限製,常在盆底盆壁出現結根現象,勢必影響吸收水肥機能,使枝葉漸趨衰老。因此,翻盆的關鍵是培製富有營養的土壤。
盆栽所用的土壤,提倡山土,山土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排水透氣性好。但是,山土不容易得到,大多靠自製培養,搞得好的,效果不亞於山土。自製土要使土壤中含有氮、磷、鉀等多種元素,可由園土或一定的廄土配製成;也可用煤球炭代替園土。還要注意酸堿性,城市中房屋後的渣土,常常呈堿性,不利於花卉的生長。自製土的材料搭配是園土、廄肥土、腐葉土,按2:1:1的比例混合。根係弱小的可按1:1:2的比例。土質配好後,還要根據所栽花卉的種類摻配適量的沙子、鋸末等,以利排水,山茶、米蘭、蘭花、茉莉等喜酸性的花卉,可適當加入硫酸亞鐵,仙人掌等喜堿性的可適量加入草木灰或爐灰。
翻盆時要選擇好盆,花大盆小,不利於花卉生長;根係粗大的則要選大而深的盆。瓦盆通氣、滲水功能都較好,能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裝盆土前最好先消毒,或曬或烤,這樣做有殺菌、滅蟲等作用。對根係多,易成活的花卉,翻盆時可將全部舊土剃去;對根小而性能較弱的花卉,則宜保留部分宿土,以保證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