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粉一般采用兩種方法,一是單品種授粉,即用一種花粉給一種花授粉。這種方法培育目標明確,便於研究和總結新經驗,但有時結實率偏低。另一種方法是把幾種花粉混合之後,再給1朵花授粉,缺點是品種變異難以掌握,優點是結實率高。
君子蘭具有較發達的肉質根,根內貯存著一定的水分,所以這種花比較耐旱。耐旱的花也不可嚴重缺水,尤其在夏季高溫加上空氣幹燥的情況下也要及時澆水,否則花卉的根、葉都會受到損傷,不僅影響開花,甚至會引起植株死亡,但澆水過多又會爛根。所以要經常注意盆土於濕情況,出現半幹就要澆一次,但澆的量不宜多,保持盆土濕潤而不潮即可。
那麼究竟幾天澆一次好呢?在一般情況下,春天每天澆l次;夏季澆水可用細眼噴水壺將葉麵及周圍地麵一起澆,1天澆2次;秋季隔天澆1次;冬季每周澆1次或更少。但必須注意,這裏指的是“一般情況”,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比如說,晴天要多澆,陰天要少澆,連續陰天則隔幾天澆一回,雨天則不澆;氣溫高、空氣幹燥時一天要澆幾次;花盆大的,因土內儲水量大而不易風幹,可少澆,花盆小的則應適量多澆;花盆放置在通風好、容易蒸發的地方,宜適量多澆,通氣差、蒸發慢、空氣溫度大的地方則應少澆;苗期可以少澆,開花期需多澆。總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以保證盆土不太於、不太潮為原則。
至於用什麼水澆花好,許多花卉都是共同的。有條件的當然是用磁化水最好,其次是雨水、雪水和江河裏的活水,再次是池塘裏的水,最差的是自來水。對於自來水,可用小水缸或盆桶先盛放,隔2~3天後再澆,這樣可以使水中部分有害的雜質沉澱,另外,也可讓水中所含的物質得到氧化和純化,使水的溫度接近盆土的溫度,不致太冷或太熱。
君子蘭病蟲害主要有腐爛病和介殼蟲。
腐爛病:主要危害枝幹和葉子。防治方法:可噴灑l500~2000倍托布津溶液。平日要保持幹燥和通風良好。要遮蔭,防止太陽曝曬。
介殼蟲:平時要經常衝洗葉片,保持葉片清潔。如發生介殼蟲危害,可以用刷子將蟲子刷下,或噴灑1000~1500倍樂果乳劑。
文殊蘭又稱十八學士,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鱗莖粗壯,長柱形。葉寬帶狀披針形,長約70厘米,寬5~10厘米,在柱狀鱗莖頂部呈蓮鷹狀排列。花莛自葉腋問抽出,高出葉叢,一般著花20朵左右,花白色,花期在7~9月,種子大,淺綠色。此花株叢優美,常作盆栽觀賞。
文殊蘭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廣東、福建等地海邊、溝旁常有野生。它性喜溫暖濕潤,愛光照但畏烈日曝曬,稍耐陰,不甚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耐鹽堿,適宜於生長在肥沃、富含腐殖質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文殊蘭地栽、盆栽均宜。盆栽時用塘泥3份、礱糖灰1份製作培養土,加少量豆餅作基肥。生長季節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但又不可漬水。此花好肥,每月應追施2~3次糞肥,開花前後再增施兩次磷肥,這樣有利於多開花而且花期持久。在夏季光照強烈時,應放在遮蔭或放半蔭處,避免中午烈日直曬,不然葉會發黃,如能噴水降溫,則更有利於生長。在花後,不留種的應剪去花梗,對老黃的葉片也應隨時清除。秋後要減少澆水,追施兩次磷、鉀肥,以增強其抗寒能力。
盆栽的在10月底應移人室內,冬季保持5℃以上室溫就能越冬。來年春季,可視其長勢來決定是否要翻盆。南京地區若作露地栽植,寒冬時地上部分會枯萎,來春又可再發。
文殊蘭常用分株法繁殖,也可用播種法。分株常在春季或秋後結合翻盆時進行,做法是將植株周圍的芽剝下另植,栽植時以將小鱗莖全部覆蓋為度,然後澆水置於半陰處。因為其種子較大,可直接點播在小盆中,很快就會發芽長出新葉,但小苗需養護3~4年後才能開花。
晚香玉又名月下香、夜來香,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基生葉帶狀,6~9片,總狀花序生長在花梗頂端,其上成對著生白色漏鬥狀喇叭花,每個花序有l8~24朵,自下而上陸續開放,花期在7一l0月。其花色如玉,芳香馥鬱,夜間尤為濃烈,故獲晚香玉、夜來香之名。它對二氧化碳有較強抗性。
晚香玉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好肥、耐濕,忌積水,忌堿性土。此花一般都用分球法繁殖,在春季4月間將母球旁側的子球分離開來進行地栽或盆栽,但都應選擇向陽、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並稍有遮蔭。地栽要先深翻整地,若畦土太幹,可以先在土中澆水使之潮潤,l.2天後再施入幹糞作基肥,耕耙1~2次,使肥料與泥土混合均勻,再作成高畦後栽植。盆栽也應先將盆土研碎掏鬆,並施入一些腐熟的糞肥或餅肥作基肥。
栽時小球根宜深些,這樣容易長成大球;大球則應栽淺些,這樣有利於長葉開花。覆土時要使芽露出地麵。無論是地栽還是盆栽,栽好後都要將土稍加壓實。
盆栽文竹如養護不當,常會出現枝葉發黃現象。現將引起文竹枝葉變黃的原因及防止辦法歸納如下:
1.光照過強。文竹喜半陰半陽,忌強光直曬,所以要給文竹遮蔭。
2.澆水不當。文竹喜濕潤但怕澇,故宜選用通氣滲水的沙質土壤栽培。澆水要適當,天氣炎熱幹燥時,要每天向枝葉噴清水,以增加環境濕度,補償枝葉的水分蒸發。
3.養分不足。盆栽文竹,若多年不換盆,會造成土壤養分不足。若平時隻澆清水不澆肥,也會造成營養不足。盆栽文竹,應每周澆一次稀薄的腐熟液肥,並及時澆水或鬆土。
4.施肥不當。如施用過濃或非腐熟肥料會傷根,使葉變黃脫落。此時應采取用水衝洗盆土,稀釋肥液濃度,或立即換土的辦法挽救。
5.冬管不善。文竹喜溫暖,艮寒,冬季應放置於室內向陽溫暖處,溫度保持在8~12%以上。長期背陰,室溫處於8qC以下,會導致枝葉變黃。
6.煙塵汙染。文竹怕煙塵及有毒氣體,應放置於空氣流通處,避免汙染。還應經常向枝葉噴水,衝洗灰塵。124小家養花樂盤龜莆竹怎樣攀殖
龜背竹繁殖以扡插法為主。早春4月從莖上剪下帶節的部分,要求至少能帶2個節,將氣生根去掉,帶葉直接扡插在盆中,澆透水,放置在溫暖潮濕而又能遮蔭的地方,溫度保持在21.27℃,一個月左右即可生根。但是,用這種方法繁殖的龜背竹葉子會變小,且沒有開裂,至少需要養護一年才能達到觀賞效果。如果采用埋氣生根法和扡插法相結合的方法,效果會好得多。
埋氣生根法的操作很簡單,隻要將植株前端3~4節的氣生根埋入另一個花盆中(用普通的培養土即可),使盆中土壤保持濕潤,而植株原盆土壤稍幹,這樣一來,前端的氣生根就會很快長出真根。20天後即可將前端幾節切斷,重新整理上盆,剩下的幾節可剪下扡插。這樣,既不影響植株形狀,且繁殖數量也不減少,有些長得過長的植株通過這種方法反而會更加美觀。
盆栽龜背竹,盡管管理可粗放一些,但還是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1.用土和換盆。龜背竹扡插生根後,移栽上盆時可用肥沃的塘泥,或用黑色山泥。因其生長迅速,每年需換1次盆,換盆時間宜在3~4月間。換盆時,去掉部分陳土和枯根,換上大一號的盆。盆底放些蹄片、碎骨等作基肥,填進腐葉土、菜園土、沙土各l/3混合配製的培養土。
2.注意生長環境。龜背竹忌烈日直曬,不耐寒,盛夏應放在室內或蔭棚下,不能放在陽光過強的陽台上。冬季氣溫下降到6℃時心5第四章各種花卉培育要領125應移人室內保暖。
3.保持盆土濕潤。龜背竹喜濕潤,生長期間需要充足的水。日常澆水,可每天1次,夏季早、晚各l次;天氣幹燥時,更需要向葉麵噴水和周圍環境灑水,以保持空氣潮潤;冬季3~4天澆l次水,每隔7~l0天用與室溫接近的清水噴1次葉麵,以保持植株常綠而清新,提高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