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各種花卉培育要領(一)(1 / 3)

百花園中,可供家庭栽植的花卉很多,這裏僅向大家介紹最適用家庭庭院、陽台和室內盆栽的觀花和觀果花卉的主要品種,就其常易出現的疑難雜症,進行逐一剖析,並傳授簡便有效的養植技藝,以求能幫助家庭養花愛好者把花養好。

虞美人有何特性

虞美人,又名麗春花、賽牡丹、錦被花等,為罌粟科二年生草本花卉。虞美人莖上有粗毛,莖、葉淡綠略顯白色,花色有朱紅、紫紅、洋紅、粉紅、白色及白花紅邊等。含苞時,橢圓形花蕾的外麵包裹著兩片綠葉,並鑲有白邊的萼片,獨生於細長直立的花梗之端,且向下低垂。花蕾綻開時,萼片脫落,四片薄薄的花瓣如紅色彩綢隨風飄動,別有情趣。此時,彎曲下垂的花梗也挺直了腰,將豔麗的花朵高高托起。

虞美人花期在4。6月份,每株可開數十朵花,每朵花可保持2~3天。開花期若能及時剪去開敗的花朵,可使其餘的花開得更妍。其果實像一隻小小的蓮房,內藏許多細小的種子,有自播能力。果實成熟時可連殼摘下,曬幹貯藏。種子發芽能力可保持3。4年。

虞美人怎樣栽培管理和繁殖

虞美人原產歐洲和亞洲,性喜陽光和溫鼴濕潤氣候,適宜栽種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中,忌貧瘠,要求環境通風良好。虞美人係直根性植物,根係長而深,不耐移植。

虞美人用種子繁殖,無論地栽還是盆栽,以在9月份直播為好。播種前宜施濃肥作基肥,種子播下去後用草木灰和細土覆蓋。如要移栽,需在幼苗長出5.6片葉子時,於無風的陰天進行,根部要帶土。生長期的植株,應多曬太陽,勤施薄肥,開花時停止施肥。花落後,再施肥壅土,可開二遍花。如春天播種則開花遲。

三色堇有何特性?有哪些品種

三色堇屬堇菜科2年生草本花卉,因花有三種顏色對稱地分布在五個花瓣上,構成的圖案形同貓的兩耳、兩頰和一張嘴,故又名貓兒臉;又因整個花被風吹動時,如翻飛的蝴蝶,所以又有蝴蝶花的別名。

三色堇莖高20厘米左右,從根際生出分枝,呈叢生狀。早春從葉腋問抽生出長花梗,梗上單生一花,直徑3—6厘米,花有五瓣,近圓形,呈覆瓦狀排列。花期可從早春到初秋。

三色堇原產於歐洲,經自然雜交和人工選育,目前三色堇花的品種較多。除一花三色者外,還有純白、純黃、純紫、紫黑等色,另外,還有黃紫、自黑相配及紫、紅、藍、黃、自多色的混合色等。從花形上看,有大花形、花瓣邊緣呈波浪型及重瓣型的,還有一種多年生叢生狀香堇,花深紫色,具有芳香味,可提取香精。

三色堇怎樣栽培管理

三色堇喜涼爽通風環境,略耐半陰,較耐寒,四季可開花,但在炎熱夏季生長不佳。三色堇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貧瘠,適生於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在潮濕、排水不良的土壤中生長不好。

盆栽三色堇,一般在幼苗長出3~4片葉時進行移栽上盆。移植時需帶土球,否則不易成活。幼苗上盆後,先要放背蔭處緩苗l周,再移置向陽處。生長期正常澆水,勤施稀薄肥,並進行鬆土、摘心,一般早春即嗬開花。開花時不曬太陽,可延長花期。三色堇的果實為卵形,嫩時彎曲向地,長老時向上直起,種子由青白色變成赤褐色,需及時采收。當年的種子發芽率高,陳種子發芽率低。

三色堇生長期間,有時會發生蚜蟲危害,可噴灑2000倍的氧化樂果乳劑溶液或800倍的敵敵畏水溶液。

怎樣選購水仙球

水仙是石蒜科多年生觀賞植物,它從新球下種到開花,需曆時3年。如購買二年生的花球,就勢必光長葉、不開花。因此,挑選水仙花球是養好水仙的關鍵。養花者在購買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要看水仙鱗莖的形狀和大小。因為球內包著的花芽和葉芽,是呈“一”字形排列。因此水仙球成扁圓形的就是花芽多。一般鱗莖的圍徑長度在30~40厘米最好,大約有4。6個花芽。

2.看花芽的多少。水仙花芽生長是平列的,每個花芽有5片葉片包成柱形。因此挑選的時候,可用拇指和食指在鱗莖前後,稍稍重一點按一下來探測。觸摸有多少個圓柱體,就有多少個花芽。如果發現圓柱體短小,那就是葉芽。

3.要看生態強弱。除了鱗莖要扁圓外,還要堅實。鱗莖的皮紋距離要寬,色澤明亮而且呈棕褐色。鱗莖盤要寬闊、肥厚而微微突出。如果鱗莖凹陷而且呈黑色,就說明受過病害,以後必然瘦弱少花,甚至完全沒有花。

4.看色質。水仙花球外衣的色澤要明亮,外層色膜呈紅褐色,鱗莖皮縱紋距離要寬;鱗莖要粗壯、堅實,有一定重量。

5.主鱗莖小而且周圍分生的小鱗莖多的,一般花芽都比較少。

養好水仙的關鍵在哪裏

水仙與一般宿根草本不同,具有秋季開始生長,冬季開花,春季貯藏養分,夏季休眠的特性。它原產於我國,以福建漳州水仙和上:海崇明水仙最為有名。

水仙性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水濕,忌酷暑,怕嚴寒,好肥。因此,要培育好水仙,需以下條件:

1.適度的光照。欲使水仙生長發育正常,每天光照不得少於6小時,若光照不足,會出現葉子徒長,開花少或不開花現象。即使開花,花頭也瘦弱,姿態欠佳。但需要光照並非直接放在太陽下直106小家養花樂燮曬,多曬也不利於生長發育。

2.水分和水質。水仙喜濕潤,生長發育期需水量大,成熟期新陳代謝減弱,對水的需求量也相應減少。水仙水培時,要保持盆水清潔、新鮮,不要用硬水、髒水或混有油的水,否則不利於生長,且易爛根。

3.溫度。水仙在生長前期較喜涼爽,但在後期喜溫暖。最適宜生長的氣溫為l8~20℃,當氣溫在20~24℃、相對濕度在70%~80%時,最宜於鱗莖生長膨大。適宜花芽分化的溫度為17~20"C,超過25%,花芽分化將受到抑製,影響開花。

4.施肥。水仙露地栽培時,對母鱗莖施肥不必過勤,每月施用稀薄的人畜糞尿l一2次,以促進鱗莖貯備更多的養分。如果氮肥太多,苗葉徒長,可能引起鱗莖分裂,影響當年開花。水仙水培時,一般不需施肥,若有條件,在開花期可稍施速效磷、鉀肥,這樣可使花開得更豔麗。

5.土壤。水仙露地栽培時,以疏鬆、肥沃、保水力強、土層深厚的沙壤土為宜,pH值5~7.5均適於其生長。如水仙盆栽,培養土可用沙質壤土2份、腐葉土1份和河沙l份混合而成,最好用基肥墊底。栽植後澆水,放陽光充足處。施肥不必過勤。

水仙怎樣水養

家養水仙一般多用水養,即把從地中栽培得到的大鱗莖,在淺盆中加水培育。由於大鱗莖花芽已分化,故經短期培育即可開花,成為春節期間上好的室內供養花卉。

水養水仙,在選擇健康鱗莖的前提下,重要的在於水培。水培前,先將水仙鱗莖外麵的褐色外皮剝去,然後用小刀在鱗莖球的上半部左麵和右麵l/3處先向下剜切,再向上剜切,剜去兩三層鱗片,同時在芽的左右兩側正中向下縱切一刀,至球的半腰為止。操作時,切不能碰傷水仙嫩芽。將切口稍稍捏開,以助內芽抽出,再放人清水中浸泡一晝夜,讓球內的膠液流出,並將切£l流出的黏液洗淨,然後臣立地放在水仙淺盆中,周圍用漂亮的鵝卵石、石英砂或貝殼之類固定,穩住鱗莖,不使傾倒,以利嫩根吸水透氣。盆水加至浸沒鱗莖的1/3處為宜,勿過深過淺。加水不適當會造成花苞萎縮,葉片枯黃。水加好後,白天放置在不受凍而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晚上移入室內,最好將盆水倒掉些,以控製葉片徒長,次日清晨再加水。加水時要注意,不要改變鱗莖方向。水仙剛上盆時,可每天換水l次,以後2~3天換l次,花苞抽出後每周換水1次,約40天即叮開花。水仙雖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在低溫下生長緩慢,1。8小家養花樂受花期延遲,故在春節前需增溫。開花期應將水仙盆移至冷涼處(溫度不高於l2'12),並給予充足的陽光。這樣可使水仙葉短寬厚,色澤濃綠,花大香濃,形態優美,花期可長達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