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各種花卉培育要領(三)(2 / 3)

3.防汙染。腳葉離盆土近,下雨或澆水後,泥汙易濺染腳葉背麵,施肥也易汙染葉子。菊葉受汙染,也是落葉的原因之一,應及時用清水噴淋去汙,經常保持葉片潔淨。

4.防肥害。為保腳葉,施肥不可過量,否則會燒根導致落葉。炎夏應少施肥或不施肥,入秋雖需施肥,但也要適量。還要注意,不宜滲黑礬,不然,易爛葉脫落。

5.防損傷。菊葉鮮嫩,清晨帶露水更為脆嫩,在拔草、治蟲等操作時,應當細心,不要挫傷碰斷葉片。

大立菊可以采用腳芽扡插培育,也可用青蒿嫁接菊芽培育。由於青蒿根係發達,生長勢旺盛,故以其嫁接菊芽可以長成一株大型的大立菊。

采用腳芽扡插培育大立菊時,可於頭年11月中旬割取腳芽扡插,予室溫越冬。3月下旬將菊苗移至露地,苗旁插竹竿,供以後綁紮支撐用。株高20厘米時,留7—8葉摘心,待側枝長出4~5葉時,各枝留3葉再行摘心,以後每隔3周摘心1次,以增加枝數,並在菊株周圍插4根籬竹,用棕線圈繞固定條枝。7月中旬定頭,進行最後1次摘心。8月上旬,上竹圈架,並多次分頭,把枝條均勻地固定在架上,現蕾後要不斷剝蕾,以調整主蕾大小一致。10月初進行平頭,將所有花莖固定在竹圈架麵的統一高度上,用鐵絲做成盤香型的“花托”,以固定和保護花朵。此法可製作開數百朵花的大立菊。

青蒿嫁接法,可製作花圈畜徑3.5~4.8米,有2000多朵花的大立菊。這是采用青蒿作楨木,菊花作接穗嫁接而成的。一般於頭年11月初收集采用青蒿幼苗在室內養護,長出許多側枝,於l一3月即進行嫁接,每一側枝上接上菊芽。清明前定植露地,用塑料薄膜拱棚防寒,以後可通過多次摘心長出許多分枝,到8月定頭,9月上盆。二花圈架,經多次分頭、剝蕾,lO月下旬平頭,做好花托。

桂花的繁殖,有播種、扡插、壓條和嫁接等方法。播種法多不采用。

1.扡插。一般在夏秋季節進行,此時桂花枝條停止生長,呈現半老熟狀態,氣溫在20~25℃左右,比較適宜扡插生根。若過早扡插,枝條較嫩,容易腐爛;太晚,則氣溫低,不利於生根。插穗要在健壯的母樹上選擇當年生、粗壯、半老熟枝條,以頂生枝條最為理想。將枝條插入沙質土壤中,使其保持濕潤並排水良好,在支架上蓋上塑料薄膜,以防雨淋。要進行遮蔭,初期不見陽光,兩個月後就可能出現愈傷組織,此時可不必遮蔭,應逐漸增加光照,提高地溫,促使發根。冬季要防寒越冬。第二年加強管理,秋天即可移植。桂花扡插繁殖時間雖然較長,但適於大量繁殖。

2.嫁接。多用靠接,在7月份進行。砧木選用小葉女貞或流蘇。選取與砧木粗細大體相同的二年生桂花枝條作接穗。嫁接的時候將已經盆栽的花木移到桂花旁,使二者嫁接部位高低相宜。將砧木和接穗相對部分分別自下而上削去7~10厘米的表皮,深達木質部。最後將兩者接口的形成層緊密結合,然後用麻片綁緊,外麵用塑料布包起來,防止水濕。一般經過3~4個月就可以愈合,10月份就可將接穗從母株上剪下。

切接在春季桂花發芽前進行,以流蘇和小葉女貞作砧木。將砧木在離盆麵2~3厘米處切斷,並在上麵靠近樹皮的位置切一個開口,略帶部分木質部。接穗應保留2。3個芽,在下部斜削,兩麵削成2厘米長的左右斜麵。然後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必須保證一邊的形成層對準,然後綁紮好,包上塑料布,培上土。待芽萌發時,再慢慢扒開土,加強管理。要及時去掉砧木上的其他萌條,保證接穗的正常生長。

桂花的病蟲害主要有介殼蟲和葉斑病。

介殼蟲:主要原因是通風不良或遮蔭造成光照不足,使生長勢減弱,從而遭受危害。防治方法主要是注意通風透光,並經常注意進行葉麵噴水,保持植株清潔。若已經發生介殼蟲危害,可以噴灑2000倍的氟乙銑胺,也可用毛刷刷下介殼蟲或弄破介殼蟲集居的外殼,再用水衝洗,然後用藥物消滅。

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形成病斑,嚴重影響桂花的生長及開花和觀賞效果。防治方法是在雨季前後噴灑800~1000倍50%的代森銨溶液。

桂花和米蘭、珠蘭等一樣,花形甚小,並不秀美,可是具有濃鬱的清香。仲秋時分,桂花飄香人心爽,可以為人們增添不少美妙的生活情趣。

桂花,又名木犀,原產我國西南部及中部,印度、尼泊爾、柬埔寨也有分布。其品種與變種有銀桂、金桂和丹桂,按花期不同又有“四季桂”、“月月桂”之命名。桂花盆栽,在江南一般是不難的,但不知其性,管不得法,確會出現少開花、不開花現象,其主要原因如下:

1.光溫不足。桂花喜強光,好溫暖,長期安置陰涼之處,勢必少開花、不開花。

2.澆水過多。桂花愛幹燥,忌水澇,澆水過勤,時常積水,不僅不開花,還會爛根死亡。

3.不作修剪。一般養花者多不重視修剪,常造成壓抑生殖生長而影響開花。要保留新生的開花枝,把不開花的徒長枝、病蟲枝、細弱枝及時剪掉。

4.養分不夠。桂花喜肥,尤喜腐熟的畜肥。開春,促春生開花枝,要施以氮為主的混合肥;花前,施以磷鉀為主的速效肥;“四季桂”、“月月桂”,開花次數多,養分消耗大,要施花後肥。這樣才能正常開花。

5.空氣汙染。桂花的革質葉雖有一定的耐煙塵汙染的能力,但遭汙染後,常會隻長葉不開花。這時,要治理環境,衝洗葉片並進行根外追肥,以維持桂花正常的光合和呼吸作用,促進開花。

此外,桂花不很耐寒,冬季切勿換盆、移植;桂花不耐堿性土,土壤偏堿會導致生理缺鐵症。如不注意日常管理,生長欠佳,往往一二年不開花。

曇花,別名月下美人,原產墨西哥至巴西的熱帶森林中,那裏環境特殊:溫暖、濕潤、多霧。它屬仙人掌類植物的附生類,形態新奇,沒有葉子;看似葉片,其實是葉狀變態莖;夏至秋季在夜間開花,花朵雪白豔麗,具芳香,開放快而短,有“曇花一現”之稱。

家養曇花,隻要是二三年生的扡插植株,安置處不過於蔭蔽,不遭陽光曝曬,施氮肥不過多,都能正常開花,反之,則不開花。在養護過程中,要弄清曇花雖屬仙人掌科植物,卻不同於仙人掌、仙人球。要根據其一年中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性,分別對其進行養護,才能使曇花生長健壯,枝茂花繁。

1.營養生長階段。每年開春到6月,是曇花的營養生長季節。要把曇花放在陽台半陰處或室內通風見光處,讓早晨日曬,避開夕曬,可經常施清淡肥水,在保持土壤濕潤的同時,要早晚向植株噴水,增加空間濕度。

2.孕蕾開花階段。每年7。9月問,是曇花現蕾開花期。此時正值江南強光高溫季節,在花蕾從枝邊緣顯現前半個月開始,盆土要幹燥些,並控製肥水,可增加向植株噴霧,保持較高空氣濕度,以促進花芽的形成。當花蕾出現後,最忌曝曬,澆水要充足,並追施一次磷肥,促使花大色豔。

3.花後養護階段。過了開花期,曇花有一段短暫的伏眠,要減水停肥,保持盆土稍濕不過幹即可。立秋過後,再度進入生長期,應追施一次植株複壯肥。入冬,曇花再度進入休眠期,可放在有陽光的地方,保持盆土稍濕,溫度以不低於l0℃為宜。使曇托常識的技巧

曇花雖美,且清香獨特。然而,因其開放時間過短,又多在深夜,不免令人遺憾。這裏向你介紹兩種變“曇花一現”為常現的方法。

1.嫁接。在4—5月選二年生、健壯的令箭荷花為砧木,在6~12厘米處剪斷,在剪口處用小刀豎著順扁方向往下切一個長5厘米的口,再選生長健旺、大小適中的曇花變態基,插在令箭荷花的刀口裏,經過處理後的植株放在陰涼處,土壤水分保持在30%~45%。適當追磷、鉀肥(盆直徑15—20厘米的可埋5一l0克磷酸二氫鉀)。經過l5~20天,嫁接的曇花即可成活,可命名為令箭曇花。l年可開3~4次花,分別在7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上旬、lO月中旬各l次。比令箭荷花減少1年時間,比曇花花期增加l4~l6倍。其花朵直徑可達12~18厘米,比曇花大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