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各種花卉培育要領(三)(3 / 3)

2.光照。①延長光照時間:在避開烈日曝曬的情況下,使白天148小家養花樂燮光照時間達l0小時左右,晚問可在電燈光下繼續照3.4小時,以改變開花時問。②改變光照時間:當曇花做蕾時,白天把曇花放在無風的暗處,晚7時用燈光照射至下半夜。連續進行14~16天處理後,曇花即可白天開放。③越冬變習性:在越冬期中,把曇花放在暗光處,室溫保持在10~15℃,土濕保持30%。40%。在整個越冬期中,盆土不要太幹燥,也不要太濕。在開花時,選孕蕾的曇花用塑料袋套住遮光。晚7點開始,用20瓦的燈管或40。60度燈泡照射到第二天天亮,再用黑塑料袋套住,如此處理,直至曇花開放。這樣,可以使曇花在白天開放,花期長達8。16小時。

茶花原產於我國江南各省及日本,為暖帶樹種。喜歡庇蔭環境,不耐烈日曝曬,在強烈的陽光下會引起葉麵灼傷。茶花對溫度和光照很敏感,夏季應放在蔭棚下,若發現葉子下卷葉麵有棕色斑點,就是光照過強的表現。茶花喜歡溫暖,在北方冬天應在室內越冬,並放在陽光充足處,室溫以l6℃左右為宜。

茶花喜濕潤,但不耐大水,要避免澆大水或積水。一般在生長期和開花期可保持濕潤,休眠期應保持幹燥。夏季高溫季節早晚要各澆水l次;平日l—2天澆水1次;冬季3。5天澆水1次,可在中午前後澆水,水溫應與氣溫相近,以利於根係的生長。冬天要控製生長,澆水過多或盆土過幹都會引起花蕾的脫落。

茶花為喜酸性花卉,喜歡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酸堿度為5。6.5為宜。澆水要注意水質,如用含鹽或堿性強的水澆灌則生長不良,葉片會漸漸黃化,甚至死亡。用雨水澆最好,或者在水中加入0.1%的黑礬,使水呈微酸性,這樣可以使茶花生長旺盛,葉色濃綠,花朵豔麗。

茶花不喜大肥,更不喜濃肥。夏天10天左右施l次淡的液肥,9月以後每半月施1次液肥。早春花後可以施1次於肥,促使茶花恢複生長勢。4月份施幹肥及過磷酸鈣,有利於花芽的分化。

茶花的枝條1年有兩次生長高峰。春季生長的枝梢稱為春梢,生長量大,枝條茁壯,這些枝條是形成樹冠、著生花芽的主要枝條;夏季抽生的枝梢稱為夏梢,屬於輔助性枝條。茶花每年5、6月新梢生長逐漸木質化,新葉也由淺綠色變成深綠色,通過光合作用積累了大量的有機物質,有利於花芽的分化。茶花一般在6月份進入花芽分化階段,7月份以後分化出的花芽逐漸發育膨大。通常5、6朵花集生於枝端,而葉腋和短枝也著生花蕾。若讓眾多的花蕾都同時存在,共同生長,往往會由於營養供給不足而形成自然脫落,影響花朵開放。因此,一般在秋季進行疏蕾,將樹冠內部及弱枝條上的花蕾摘掉,每條枝條頂端的花蕾隻保留l個,生長勢強者可保留兩個。這樣就可以使保留下來的花蕾分布均勻,互不幹擾,養分集中,保證重點,使花開得豐滿豔麗。5年以下的幼樹,一般不要急於看花,應將花蕾全部摘除,保證植株生長。

茶花每2~3年換盆1次,花盆應選用排水和透氣性能良好的陶質泥盆,土最好用蘭花泥或腐殖土,但忌用堿土。換盆時以秋季和春天芽尚未萌動時為宜。

茶花為冬季花卉,一般花期在1~3月,花期及開花時間的長短與品種有關,大多數茶花每朵可開l5~20天,小茶梅每朵花僅開4~5天。開花時若溫度低,單花壽命就長;溫度高,單花壽命就短。家籌山簽托耍掌握哪些要領山茶花,別名曼陀羅樹,原產中國,江南普遍栽培。它葉亮綠,150小家養花樂花色美,花期長,是我國傳統名花。60年代初,在廣西發現絕無僅有的金茶花,震驚世界。山茶有雲南山茶花、華東山茶花和茶梅三個品係,家庭盆栽,以小花型的華東山茶和茶梅為宜。

家庭盆栽山茶,時常出現植株日漸衰弱,乃至死亡的現象。蒔養山茶花,要養得活、長得好,必須把握“五防”的養管要領。

1.防烈日曝曬。山茶喜半陰半陽,忌烈日直曬;喜溫暖,忌炎熱。夏季應置半陰或散光處,冬季宜迎南全光,避北寒侵襲。尤其炎夏時節,如烈日曝曬,將使樹體供應與消耗失去平衡,輕者葉萎縮幹焦,嚴重時大量落葉直至死亡。

2.防澆水過量。山茶喜濕潤,忌積水。它根肉質,平時澆水要適量,夏秋適當增多,炎夏還要增加葉麵噴水。新梢停止生長後,為促進花芽分化,要控製澆水。尤其在梅雨和台風暴雨時節,應防積水。否則,新根腐爛,導致整個植株“青枯”而死。

3.防施肥過濃。山茶喜肥,忌濃肥。應掌握“薄肥勤施”原則,家庭盆栽可重點抓兩個關鍵時期,一是春施花後複壯和助春梢生長肥;二是秋施抗寒和促花肥。切勿施生肥、濃肥,以防燒根死亡。

4.防鹽堿土壤。山茶喜在pH值4.5。6.5的土壤中生長,以5.5—6.5之間為最佳,偏堿土壤不適山茶生長,常導致死亡。為防止土壤堿化,盆栽山茶應選用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土,每兩年翻盆一次,在早春花後進行。

5.防搬動方位。山茶適應性較差,盆栽茶花在安妥位置後,不宜經常搬動,改變方位,尤其在抽梢孕蕾期,以免由於光照等條件突然變化,產生不適應性,影響生長,以致阻礙花蕾形成或已形成花蕾的脫落現象。

要使茶花多孕蕾開花,可采取以下措施:

1.適時移栽,控製徒長。通過移栽,切斷主根,可控製其直立枝梢徒長,促進根係發育,有利於春梢早日生長和有機物質積累,使其應時分化發芽。在3月份開花後,約在春梢萌發前45天,進行移栽。剪去直根和l/4的老根,施以磷肥為主的基肥。

2.育壯春梢,增強生殖能力。移栽後30天左右,及時追肥催芽,並促新根生長。同時用磷酸二氫鉀800倍液,加尿素l000倍液、250倍米醋液,行根追肥外,每周1次。這樣春梢生長健旺,有積累豐富有機物質作用,就能保證花芽分化有足夠的物質基礎。一直進行到5月底為止。

3.適時停施氮肥,追施鱗、鉀肥。在5月中下旬,茶花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即花芽分化期。因此4月下旬,要停施氮肥,改施磷、鉀肥。磷肥可促進花芽分化,縮短花芽分化時間,鉀肥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有利花芽分化。

4.適時鬆土,抑製徒長。4月末~5月初,春梢生長旺盛,就不會轉入生殖生長,這時可大膽鬆土,切斷部分過旺根群,減少對營養生長的物質供應,控製新梢的徒長和推遲夏芽萌發,促進花芽分化。

5.摘去夏梢芽,逼長花芽。在6月上旬,當夏芽發育到綠豆大時,可及時摘去,這樣既可使春梢的營養積累能集中於花芽分化,又可促發更多的夏芽。

茶花的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介殼蟲、黃葉病和煤煙病等。

1.蚜蟲。蚜蟲的卵在枝芽或樹幹皮內越冬,第二年化為若幹蟲群,集在嫩葉、枝及芽上吮吸液汁。蚜蟲繁殖很快,其數量最多時期為5、6月份及9、10月份。茶花受害後枝葉逐漸萎縮變黃,生長緩慢,同時分泌出糖液,招引螞蟻群集,從而傳染其他病害。防治方法很多,可以噴灑煙草浸出液、40%樂果乳劑3000倍的藥液或0.2%敵百蟲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