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蘭喜歡大水,應當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夏季每天澆水l~2次,並進行葉麵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冬季也要經常噴水,以清除塵土和增加溫度。吊蘭喜肥,土壤宜選擇肥沃疏鬆的沙質土壤。夏天生長旺盛季節,半月左右澆1次液肥,每月澆1次幹肥,冬季停止施肥。
保護葉子是盆栽吊蘭的關鍵一環。在曝曬、缺水、缺肥或空氣二:燥的情況下,都可導致葉邊枯黃,應及時剪除,以免影響觀瞻。
吊蘭葉形美觀清秀,花葶奇特,可吊垂於門廳、廊下,別有情揮。
管瑾吊蘭的絲瑪
吊蘭的繁殖有分株與剪苗兩種方法。
1.分株。將大株吊蘭從中問順勢切開,分栽於盆內。多於4月吊蘭出室後結合換盆進行。分株時要盡量減少根莖的損失。
2.剪苗。將吊蘭梗端著生的小株苗剪下,栽植即可。由於成活容易,一年四季隨時都可進行繁殖,但夏季最適宜。挑饉蘭箔品種的技巧
蘭花中有不少名貴品種。市場上出售的那些蘭花都是從山間挖來的,其中也會有一些好的品種,隻要善於識別,就有可能挑選到好的蘭花品種。
究竟怎樣挑選?首先要弄清蘭花的構造:蘭花的花瓣有片,分內外兩輪,外輪3片是花蕊,有梅花瓣、荷花瓣、水仙瓣、蝴蝶瓣等,中問1片稱主瓣,兩側稱副瓣(俗稱肩),內3片是真正的花瓣,上側稱“捧蕊”,下側1片葉稱“舌”,中間的花蕊稱“鼻”。
然後按以一F標準挑選:翩齡。第四章各種花卉培育要領l65
1.色彩。嫩綠為上,濃綠次之,赤綠更次;紅色鮮豔者也佳,素心(全花一色)更佳。
2.芳香。以清雅、溫和、味純為優;有過於強烈異味為劣。
3.外3瓣。均勻而厚,並有柔軟感的為貴,主瓣闊、副瓣窄或花瓣外翹者為多。
4.肩。以主瓣為中心,左右兩瓣水平伸展,稱“平肩”,是上品;側瓣稍向上稱為“飛肩”也佳;反之“落肩”次之。
5.捧蕊(內瓣)。光潔、柔軟如蠶蛾的肌膚者為上;梅瓣與水仙瓣的捧蕊似硬肉狀稱兜。
6.舌:短、圓、闊大者為優。舌上的點較散,以深紅色為上,色淡但明顯者也佳;春蘭舌上的點整齊,以一點、二點、三點和元寶式為上品,雜亂而色暗者為劣。
7.鼻。以小為佳。
8.葉。基部緊,中k部闊,彎曲下垂者為上。
9.根。圓而細多為良種。
10.花苞。春蘭苞衣色豔麗帶光澤,筋紋細密,由莖部直通頂部,且層層緊包,它的花瓣可能是淨綠的。素心種苞衣多呈自綠色,有如薄紗。凡苞衣中的花蕾明顯,其形狀似黃豆、青果或花生者,開花時其花瓣必定短而圓,多為荷花瓣;凡苞衣尖端帶自點的則是梅瓣、水仙瓣的主要標誌,蝴蝶瓣的花苞外形多細而長圓,裏麵花蕾不明顯,花苞前端較圓,色鮮豔而帶光澤,此種花瓣較少見。
夏蘭可從以下3方麵挑選:①苞衣緊密包合。色豔帶光澤;②苞衣厚而短;③苞衣尖端向內卷而起兜。
最終都要等見花後才能真正鑒別其優劣。
蘭花性喜氣候涼爽、通風、陰濕的環境,忌高溫、幹燥,宜於疏鬆、排水、透氣的中性或微酸性土中生長。因此,家庭種植蘭花要配製培養土,最好選用山地林下腐葉土加少量粗沙(比例3:1)。盆栽蘭花要選擇泥盆,上盆前要在盆底墊一層碎瓦片,厚度約占盆土的l/3。栽蘭花時最忌土沒蘭莖。古代總結蘭花有“四戒”: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所謂“春不出”是因為春季幹燥多風,蘭花在室外葉子容易出現幹尖現象。“夏不日”則是說,蘭花夏季移到室外,必須設置蔭棚,不能強光曝曬。“秋不幹”是指秋季氣候涼爽,要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蘭花切忌水大,陰天盆土不幹不澆水,晴天應在早晚澆水,同時要經常在地麵上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冬不濕”,是說蘭花冬季進入室內,盆土要比夏、秋兩季略幹些,否則極易腐爛,會出現葉黃和黑斑病。蘭花係肉質根植物,施肥不宜濃度過大,要“薄肥勤施”,在生長旺期,每隔7~10天澆灌1次稀薄有機肥水。
如果管理得法,各種蘭花便能適時開花,芳香四溢,將會為你的文化生活增添無窮樂趣。
以按種類或品種分別栽植為好,這樣做,便於管理和觀賞。如果幾種蘭花的株高相差不多,而要求的培養土、水分、肥料和陽光等條件又很相同,亦可合栽一盆。若植株的高矮懸殊,而要求的條件又不相同,應分別栽植。例如蘭花品種“秘素”要求盆土幹燥、光照稍強,而“送春”要求盆土濕潤,光照度較弱,而且二者植株的高艘第四章各種花卉培育要領l67矮和形態差別又較大,所以不適宜種於一盆中,否則將給管理帶來麻煩。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好品種的植株太少,不夠栽~盆時,可以選同種類健壯、無病的植株栽培,這樣有利於保種和複壯,待苗數增加、植株複壯後再行分盆。
蘭花常見的病害和蟲害有炭疽病、腐爛病、黑斑病、白絹病、病毒病、薊馬、紅蜘蛛、介殼蟲等。
1.炭疽病。炭疽病是蘭花發生得比較普遍的病。初發時,葉麵出現半圓形的病斑,先是紅褐色小斑點,後期褐色漸深,有時邊緣有黃暈,中央由灰褐變灰白,並產生輪紋狀排列的黑點,由葉尖向下蔓延,使整段甚至整枝枯死。此病由病原菌產生,病菌以菌絲體在殘株病葉上越冬,故發現病株立即剪除燒毀。防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栽植或盆花放置不宜過密;防止暴雨衝洗,避免霜凍傷害;梅雨、秋雨季節,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噴l次,噴3、4次即可見效。
2.腐爛病。此病在氣候濕潤的多雨季節發生,係由黴菌引起,常危害幼苗葉片、根部。防治方法:①選育抗病力強的品種;②保持檀株通風透光,降低溫度。③發現病株應立即剪除,並用50%克菌丹500倍液或50%退菌特l000倍液噴灑葉麵即可見效。
3.黑斑病。平時澆水過多,通風不良容易發生此病。初發時葉片出現黑點,逐漸擴大。發現時,宜將花移至通風處,噴灑0.3%~0.5%波爾多液,或70%托布津l000—1500倍液。
4.病毒病。此病由病毒引起。蚜蟲是此病的主要傳播媒介。植株感染後,花葉變色、萎縮或畸形。在不同的蘭花品種上表現症狀也各不相同,危害程度也有很大差異。感病植株生長一般不健壯。防治方法:在平時加強管理和養護,增強植株的抵抗力。從春季開始,噴灑0.3%。0.5%的波爾多液,每半個月一次。消去蚜蟲是除治該病的關鍵。
5.白絹病。常發生於葉片基部,以後上延,形成絹絲狀薄膜,使花葉枯死。應及時拔除病枝,噴灑0.5%.l%波爾多液。
6.薊馬。此蟲身體微小,以若蟲和成蟲嘬吸嫩葉和花的汁液,使被害植株的葉片發黃變形、花瓣卷縮。防治方法:可用40%樂果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4000倍液噴霧防治。
7.介殼蟲。俗稱蘭虱。一種刺吸式口器害蟲,發生在高溫多雨季節。防治方法:①用軟棕刷順著葉片刷除或用薄竹片將蟲體刮除;②早春噴射茶餅鬆脂合劑l0—12倍稀釋液;③在發生數量較多的非花期,可噴灑40%樂果或80%敵敵畏l000~1500倍液。
8.紅蜘蛛。高溫、幹旱時容易發生。防治:可在非花期噴灑20%的三氯殺蟎礬可濕性粉劑和2000倍稀釋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