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一水溯淵源(1 / 1)

第二十八章一水溯淵源

我們此行走進霍林河,是天意,是緣分,是友情的召喚!10天前,我們乘飛機到呼倫貝爾看草原,沒想到遇到了雷電,飛機在呼倫貝爾上空轉了幾圈又回到了沈陽。根據嶽福洪主席的意見,今年組織大家看草原的計劃不變,還是坐火車去霍林郭勒看原生態大草原。我們走進霍林郭勒這不是天意、不是緣分、不是友情的召喚又是什麼呢?三天來,我們始終沉浸在真情的歡迎、精心的安排之中,麵對今天熱情的歡送午宴,我已很難搜索出適當的詞來表達我們心底的感謝!此時隻有感動,感激!

我們此行是友情之行。是我們的嶽主席、你們的嶽書記把內蒙和遼寧聯結得更加緊密了。嶽主席從內蒙古調到遼寧工作已四年了,四年來,嶽主席始終懷著“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情感,每年都邀請我們走進草原:2009年,我們走進了你們的大青溝。2010年,我們走進了克什克騰。2011年,我們走進了阿爾山。今年我們又走進了你們美麗的霍林河。我們每到一地,都受到了貴賓般的接待,親人般的歡迎!無微不至的安排,讓我們體會到了你們對嶽主席的尊敬之情,也讓我們體會到了一位好領導“政聲人去後”的真實。嶽主席到遼寧,把北京人的王者之氣和務實創新精神,把內蒙古人的英雄之氣和真情厚重帶到了遼寧,他不僅融入了遼寧,而且發展了遼寧;他不僅為官高屋建瓴,而且他做人也真情到位;他不僅是你們心中的“巴特爾”(蒙語“英雄”),也是我們心中的“巴特爾”!

我們走進科爾沁大草原腹地,走進霍林河,又一次親身體會到通遼朋友和霍市朋友的熱情、真誠和豪放,我們又一次收獲了濃濃的友情、真情。我們登上敖包山公園,鳥瞰長天與草原一色,友人與天地合一,生態與產業齊飛,發展與文明共進,曆史與現代並存,強市與富民雙贏。一座新型能源工業城市已在草原上冉冉升起,讓我們目睹了這座全國優秀旅遊城、七星文明城、衛生城的風采。我們沿著蒼狼之路登上了氣勢恢宏的可汗山,在此,我們飽覽了一段威武雄壯的英雄史詩,追憶了一代天驕創造的彪炳史冊的曆史時空,進一步感受到我們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多元一體文明;我們還沿著蜿蜒的草地走進大興安嶺南脊輝特淖爾,走進了原生態大草原。在藍天白雲下,在熊熊篝火旁,我們盡情地跳起安代舞,置身於生態優美神韻之中而流連忘返。我們來到額包原始生態草原,奔騰的迎賓馬隊把我們迎進氈房團坐,喝奶茶,品美酒,吃羊肉,還讓我們策馬遊,看敖包……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通遼人文深厚、真誠好客,霍林郭勒實力雄厚,生態草原美不勝收。我們不虛此行,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收獲了厚重的深情!我們以真誠的心祝福通遼興旺發達,祝福草原明珠霍林郭勒更加燦爛奪目!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再次表示感謝!

剛才,胡達古拉市長在致辭中說:“我們滿蒙一家親!”這句話是有曆史淵源的,因為滿族的先祖女真人是從東蒙草原(呼倫貝爾)走出來,到東北建立了遼國。1636年皇太極不僅改國號為“大清”,還把女真族改為“滿洲族”。“滿洲”二字源自蒙語“滿洲利亞”,意為“吉祥、幸福、平安的土地”。當然,它還有一層意思,根據中國古代王朝“五行五德輪替”的理論,明朝為火德,皇太極不僅改國號有“水”,而且改族名為“滿洲”,寓意是再用一個“水”,是大水,“以水滅火”,可見其用心之良苦。果不其然,1644年清軍入關,滿洲族入主中原,開始建立清王朝對全國的統治。在辛亥革命後滿洲族簡稱“滿族”。胡達古拉市長這句話道出了“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曆史。還有,通遼與遼寧山水相連,路路相通,西遼河發源於通遼,與遼寧境內的東遼河彙合成大遼河。遼河把我們連接起來了,遼河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河,我們兩地是一衣帶水的近鄰,是親如手足的兄弟。鄧小平同誌說:“親戚越走越親!”我們在此鄭重邀請內蒙古的各位朋友到我們遼寧去多走走、多看看,我們真誠地期待各位朋友早日成行。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