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呼倫貝爾行
我們此行,收獲了濃濃的友情,也飽覽了生態之美,還體驗到了文化之厚重。
我早在小學讀書時,便從“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優美的詩句知道了美麗的呼倫貝爾。終於有機會走進呼倫貝爾,我們每到一地都受到了貴賓般的接待,親人般的歡迎!讓我們體會到了你們對嶽主席的尊敬之情投注給了我們,讓我們親身體會到蒙古族朋友的熱情、真誠和豪放。
我們此行真正擁抱了大自然,親眼見到了北國碧玉般的大草原,綿延起伏的大森林,看到了藍天白雲,嫩草吐翠,繁花似錦,百鳥鳴唱,珍禽翱翔。我們此行不僅走進了綠色的大草原、大森林,還參觀了“紅色展廳”;不僅參觀了莊嚴的國門,還體驗到俄羅斯風情。我們切身體會到呼倫貝爾不僅是中國的“環境後院”,而且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我們此行是文化采風,尋中華民族文化之根,尋滿族發祥的源頭。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中華民族先祖棲息地之一,是東胡、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眾多民族的生命源頭。從呼倫貝爾走出的鮮卑人建立了北魏王朝,結束了“五胡十六國”的大割據,一統北中國達149年。呼倫貝爾不僅養育了唐高祖李淵的先人(李淵母親就是鮮卑人,李世民的長孫皇後也是鮮卑人),而且北魏王朝漢製胡風文化為李唐政權所延續。這裏走出了契丹族,建立了大遼國。契丹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俄語中“契丹呢”就是中國。這裏走出了我們滿族的前身——女真人,他們建立了與宋、遼、夏對峙的金國和後來入主中原的大清。這裏走出了蒙古族的傑出代表成吉思汗,他的母親訶額侖就生長於呼倫貝爾,成吉思汗9歲時與他後來的皇後孛兒帖也是在呼倫貝爾赤繩係定。呼倫貝爾,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過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無論是中國曆史上的南北朝、宋遼金,還是元、清時期,都與這片土地有著曆史的淵源而備受景仰。我們此行,可謂擁抱了中國文化之根脈。
我們這次來呼倫貝爾,真是不虛此行!孔子說:“有來無往非禮也。”我們在此鄭重邀請內蒙古的各位朋友到我們遼寧去走走、看看,探尋遼寧深厚的滿族文化,領略關東風情,體會這片黑土地上的人民的豪放和真情。我們真誠地期待各位朋友早日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