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1 / 2)

明亮寬敞的堂屋內。

“來,小菊,這菜不錯,你多吃點。”葉瓊華夾了一筷子的菜送到崔小菊碗碟裏,柔聲說道。

崔小菊烏亮的眼睛凝視著葉瓊華,乖巧的點點頭回以甜笑,就著菜繼續扒著白米飯。

餐桌上的氛圍異常怪異,陶氏,蕭瑜,葉芙蓉和錦姨娘等人都一聲不吭的吃著飯菜,隻聽得到筷子碗碟碰撞的細微清脆聲響。

葉瓊華瞅著飯桌上眾人不自在的神色,視線從透著一股子躲避怯意的蕭瑜身上收回,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那日,葉瓊華讓蕭瑜跪下給崔家磕頭賠罪。並做主,讓陶氏收崔小菊為幹女兒。

在那之後,還尋來江南城最出色的大夫為崔小菊看病,並不吝嗇的用最上等的靈藥給崔小菊祛疤。

並承諾日後無論崔小菊能否出嫁,都會將小菊視為親妹。如果崔小菊能尋得如意郎君,她葉家會給崔小菊置辦豐厚嫁妝,若是無緣,則會承擔崔小菊的生活起居。

也就是說,葉瓊華會想盡辦法給崔小菊祛疤恢複容貌,並想辦法促成良緣。但如果崔小菊嫁不出去,葉家則會照料崔小菊。

崔家本隻是想尋個公道,也沒指望真的就能叫蕭瑜付出什麼代價,卻沒想到葉家坐到了這個地步。或者說,是沒想到葉瓊華竟然做了到這個地步。葉瓊華對崔家的事情並無責任,這事情畢竟是在她和蕭瑜成親之前的事,而且,女子大多是無理智的護短,就算明知是自己相公的錯,也一心怪罪旁人。葉瓊華不僅沒有敵視崔家和崔小菊,也沒有提防崔小菊和蕭瑜之間的瓜葛,反而竭盡全力的為崔小菊診治,承擔她的下半輩子,大善人也無外乎如此了。

她本可置之不理,又甚至是可以驅逐崔家,讓他們遠離這裏,反正葉家的財勢足以讓她無視崔家任何手段和舉動,但是她沒有,一個女子有這般的胸懷,實屬難得。崔家可謂是對葉瓊華又敬又配,心生自愧不如。不說其他,崔小菊的確不如葉瓊華,撇開葉瓊華的家世不談,旁人看了,也會棄崔小菊而選葉瓊華的。隻可惜,蕭瑜不是個良人,配不上葉瓊華。

其實他們本不想叫崔小菊去葉家住,畢竟不是在自己家,總覺得旁人不夠細心體貼,可是葉瓊華說服了他們。崔小菊如今精神狀態不太好,鄉下人多嘴雜,最有的是那些嘴碎的長舌婦,還不如去葉府。葉府雖然下人多,但葉府重規矩,他們也不敢說三道四,而且崔小菊在葉府更方便大夫出入為她診脈送藥。

崔家深思熟慮之後便同意了。崔小菊的狀況的確很不好,顯得有些瘋癲,有時很安靜,有時卻突然歇斯底裏。這樣的情況他們著實應付不得,鄉下忙,地裏的活計多,多少都有些顧不著崔小菊的地方,唯恐一個錯眼就叫崔小菊出了意外。崔小菊到了葉府才能受到更好的照料,這樣想著他們也就同意了。不過,雖然想著蕭家理虧,葉瓊華就算為了顏麵和道義也會好好照看小菊,可是出於親人的心理,他們還是擔憂,便定了每月去葉府看崔小菊的約定。

自此,崔小菊便正式住了葉家。

葉瓊華將她安排在了望舒院的暖閣內居住,就近照看,畢竟整個葉府,就數望舒院的下人最懂規矩。

新年時,葉瓊華去了趟外祖家,順帶帶去的是她那個紈絝子表兄林至鴻,還有西街雜貨鋪的賬冊,林至鴻中飽私囊的證據。

葉風行逝世後葉瓊華還未去過外祖家,一方麵是因為帶著孝,一方麵則是她個人的因素。她這次去了外祖家,祖父祖母都很高興,和葉瓊華親熱寒暄了一陣子之後,問起了她身後林至鴻垂頭喪氣的原因,葉瓊華踟躕著就說明了來意。

原來因為錦姨娘的請求,葉瓊華推脫不了就將林至鴻安排在了葉家的雜貨鋪裏做副掌櫃,甚至她還特別交代了讓那掌櫃的好好教導林至鴻,誰知道林至鴻沒心思認真做事,整日拿著自己表親的身份作威作福,欺壓掌櫃和店裏的夥計,還時常擠兌掌櫃的。

掌櫃和夥計又礙於林至鴻的身份不好和他爭執,他畢竟是主家的親戚,且林家也是大戶人家,也就忍氣吞聲伺候他,容忍他。

誰知道沒多久,掌櫃就發現賬目和店裏的銀兩數目對不上,初時還以為是自己算錯了,又細細盤算了一次,才發現足足少了百多兩銀子。

接下來幾乎每日店裏總是要少些銀子,掌櫃開始懷疑是店裏的夥計小偷小摸,可是又想這些夥計沒這麼大的膽子敢動這麼大數目的銀子。掌櫃思忖著,他每日都會把大錢鎖在小屜裏,店裏有鑰匙的除了他也隻有林至鴻了。因著林至鴻的表親身份,掌櫃不願被人倒打一耙引火上身,又因為雜貨鋪出入多而雜,總是一到月底就將賬本送去給葉瓊華過目盤賬的,所以掌櫃的為了在月底時能給葉瓊華一個交代,就決定按兵不動,親手逮到林至鴻偷銀子的證據。

掌櫃不動聲色,裝作並未發覺的樣子叫林至鴻鬆懈了,又或者他以為掌櫃的不敢揭發他,他再一次開屜子取銀子的時候被人贓並獲,掌櫃的扭著他送去了葉府稟報給了葉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