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著這女子尖酸刻薄的模樣,葉瓊華半點情麵都不願給,轉身就把人丟在了身後,直惹的那女子跳腳唾罵。
許是知道了林至鴻做的醜事敗露了,錦姨娘好一段時間沒再鬧騰過,也沒有因為這事來找過葉瓊華。
新年過後,春季時黃河之水決堤,沿岸地帶發生了不小的水災。朝廷立即撥款賑災,然而因為各方麵的原因導致實施力度太單薄。
屋漏偏逢連夜雨,水災的效應還沒過去就又鬧起了旱災。
江南城離黃河不遠不近,旱災也波及了江南城,隻是程度並不是極嚴重的,還能勉強度日。然而,近期江南城的人們發現,越來越多江南沿岸的難民們湧進了江南城。
原來,黃河之岸不僅發生了洪水,還興起了蝗災,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些難民們被逼無奈隻得背井離鄉,一路來到了江南城。
這些難民衣衫襤褸,餓的麵黃肌瘦,沿街乞討隻為討得一點活命的吃食,然而江南城的百姓人家都是在勒緊褲腰帶以求艱難渡過旱災時期,哪有得多餘的糧食給他們呢。
偏生在這個時期,許多米糧商人大肆哄抬米糧的價格,這讓這些災民們更是雪上加霜。正當眾人們覺得走投無路的時候,轉折點來了。
年末之前,葉瓊華便已經命管事大肆收購米糧,葉家如今的糧食早就堆滿了倉庫。葉瓊華一直在等,等到災情嚴重,災民們湧進江南城,等到米糧商人把價格哄抬到以前的七八倍,等到知府將災民關在城外,滿頭大汗的如臨大敵時,葉瓊華開了第一個糧倉。
“咚咚——”銅鑼的聲音在城外響起,三三倆倆倒在地上,餓的奄奄一息的災民們艱難的睜開眼,模模糊糊的瞧見幾個下人模樣的男人拎著銅鑼敲打。
“各位仔細聽著,我是葉府的下人,奉我家主子葉小姐之命特來救助災民。”那些小廝扯著嗓子喊道,驚起一片震驚狂喜。
“這是真的嗎?”
“騙人的吧……。”
這些災民本已經是在等死了,卻沒想到天無絕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怎麼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就在眾人怎麼也不敢置信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陣車軲轆聲,聞聲望去,就看見一隊掛著葉府標誌的板車過來了,每輛板車上都放著兩個大木頭,板車旁是一堆粗布衣衫的小廝護衛。
“這、這是粥的香氣啊!”
眾人震驚貪婪的嗅著空氣裏彌漫的香氣,疲倦無力的身體湧出了一股不知哪裏冒出來的力氣。自地上爬起,漸漸擁圍了過來。
這時,小廝們又“咚咚”敲了兩下銅鑼,高聲喊道:“各位鄉親們注意了,我葉家的粥車到了,請諸位過來排隊領粥!”
一些較為年輕的還有些餘力的災民頓時湧了上來,有些人一路踉蹌著跑過來還順手推搡開擋路的其他災民,直推得那些年老體衰又餓的骨瘦嶙峋的災民無力抵抗。
那些有些餘力的災民推推搡搡的就來搶粥,卻沒想到被那些小廝護衛們聯手拖開了去,就在眾人驚詫時,隻見一個高頭大馬的漢子皺著眉頭;厲聲說:“你們聽著,要領粥,就排隊,老弱婦孺再前,男人在後,誰敢胡亂插隊推搡,就不要領粥!”然後,又見他指著方才被拖走的那個年輕男子嗬斥道:“你身為一個男人,卻半點也不知尊老敬賢,簡直就是枉為人!”
那些被斥責的災民被攔住了領粥的手,頓時不滿的叫囂了。“你憑什麼管我們!”
那漢子冷哼一聲,“就憑這是我葉府在施粥,你若是不願意排隊,你可以不要來領。”
那些災民頓時無話可說,這是別人施舍的粥,別人不為金不為銀,想施就施,不想施就能怎麼樣?
見那些災民不再說什麼,葉府的下人們便不再糾纏,個別不死心的也被趕到了一旁。災民們在葉府下人的指揮下在每一輛板車前都排起了隊伍,依次序領粥。
並不是所有災民都還有氣力爭執這些事,有些老弱病殘的災民已經是無力起身去領粥了。小廝們則盛了一碗溫粥去喂那些災民。那些災民一路顛沛流離,餓都快餓死了,自然不可能還有閑情雅致去洗澡淨身,渾身都是酸腐肮髒之氣,可是這些下人小廝臉上也不見有不耐嫌棄之色。
喝了粥緩過來的災民暗暗驚歎,這葉府究竟是怎樣的人家啊,下人竟然有這樣的素質。
他們自然不知道,這些下人都是葉瓊華精心挑選的人馬,臨行動前還嚴聲叮囑說態度一定要恭謙有禮,不能有趾高氣昂的傲慢態度存在,若是叫她知道有人違背這條命令,她就將那人發賣了出去。這些下人自然會老實聽命,不敢有半點無禮。
有災民悄悄詢問小廝葉府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家,那葉家大小姐又是怎樣的人。那下人並沒有不理不睬,反而麵露驕傲之色說:“我們葉府是江南城的行商人家,我家大小姐仁善寬厚,最是菩薩心腸了。這次大小姐眼見著災情嚴重,米價高昂,瞧著城外的災民太多,不忍心叫你們就這樣餓死,於是決定把米糧捐獻出來施粥,緩解一下饑荒。我家小姐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大家讓葉府有了如今的規模,如今百姓有難,自然會傾盡綿薄之力回饋百姓。我家小姐還說了,寧可賠錢,也不能做出為了貪圖一點子銀子而叫大家活活餓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