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生如木偶(1 / 2)

“師父妙算,連日東南風緊,已將那美猴王送到西北岸前,師父是否打算也去南贍部洲?”南海落伽山上,惠岸對觀音菩薩行禮彙報。

蓮花座上,菩薩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雲巧疊盤龍警,繡帶輕飄彩鳳翎。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錦城裙,金落索,瑞氣遮迎。眉如小月,眼似雙星。五麵天生喜,朱唇一點紅。淨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楊歲歲青。

此時聽報,慧眼睜開:“也好,你隨我一起。”

這十洲祖脈花果山,如來早就讓觀音菩薩盯緊。那日仙石崩裂不久,觀音菩薩即得如來密意,一切計劃妥當,必引猴小登西牛賀洲。

得此密意,理圓四德,智滿金身的觀音菩薩立刻猜出那猴小極有可能就是天道遁去的那個“一”。若佛門得道一,如來既可將整個佛門世界一起遁出天道輪回,獨立於天道之外。那樣的話,相當於整個佛門得永生。那功德,那實力,可能還會超越盤古尊祖。

師徒二人駕雲往南贍部洲地界而去。

“師父,為何我們不直接將那美猴王接引到靈山雷音寶刹?”惠岸慧思不足,故有疑惑。

“這美猴王還是一般人,為避因果故不可太過直接。”

美猴王的身份,多是大能猜測。可就是這樣,也不能開口說出。那可是極大的天機,說出來牽引天道,就算是如來也有可能身殞化灰燼。

“可是弟子不明,還請師父教誨。”

“不急,待會兒你看我的行事。這因果雖不能直接,但隻要有牽連即成因果,隻是大小遠近不同而已。越是遠小,越容易斬脫。就好比這美猴王,若是你我直接將他接引上靈山,那因果就直接是你我,次之是靈山,再次之是如來。總之別人輕易就可算出,何況天道勤勤?”

再說那美猴王,到了南贍部洲地界。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跳上岸來。隻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穵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娿虎,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的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廛中,學人禮,學人話。

一日,他也學懂不少人話意思,決定訪問佛仙神聖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應覺得猴子越老越懂得多,比如猴東就是猴群中最有學識的老猴。因此美猴王也認為老人應該知道哪裏有佛仙神聖之道。

看見一個老者,他立刻上前作揖打問:“老先生行好,不知哪裏可學得佛仙神聖之道?”

那老者見一隻猴子如此大膽於街市,必不是凶妖惡怪,反得樂趣。於是回答道:“這修仙之道,我也是知……”

美猴王看到老者似有所知卻說話中斷,心裏猴急,抓耳撓腮追問:“老先生快說,老先生快說,我美猴王在此先謝過。”

“你說什麼佛仙神聖之道?我活這麼大年紀,從來沒有聽說過。”老者不知何故突然改口。

美猴王初入社會,剛學會與人交談,當然沒能領悟其中不對之處。隻是心中疑惑,卻不知問題究竟在哪裏。辭別老者,美猴王決定再去詢問別人。

他自然沒有發現,身邊近處就跟著觀音菩薩和惠岸行者。

化作普通人模樣的惠岸看到師父行事,仔細琢磨終於領悟其中奧妙。

“師父,是否如此這般行事,你我的因果直接對應在老者身上,而美猴王問不到佛仙神聖之道的因果則直接對應到老者身上。我們施法與老者的因果,隻需事後給予老者一個相當的福報或滿足心願即可了結。而我們又沒有讓老者推薦佛門靈山,因果自然離我們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