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生如木偶(2 / 2)

“該是此理。”

師徒二人邊說邊尾隨美猴王而行。串長城,遊小縣,不覺八九年餘。兩人並未過多幹涉美猴王的行動,隻是不讓人指出如何得佛仙神聖之道。事後還願假借之人,了結其中因果,不使其他人算出或天道算計。

那美猴王卻是懵懵懂懂不知。

其實人的一生亦是如此,從小到老暗中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後算計。開始是親生父母。為了自己孩子操碎心,讓孩子按照他們的意願成長。孩子長大婚姻,同樣不少父母認為需要按他們意願行事。不說親生父母,親朋好友之間同樣如此。

這是小裏說,往大裏說更是如此。那些製定權利規則之人,不就如同芸芸眾生之上的那些個大能?人要想在社會生存,無一按照他們的規則行事。各種各樣的規則,如果你有能力製定規則,同樣你也可以背後算計別人。

不知被人算計的美猴王,幾經輾轉來到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

天上雲間,觀音菩薩與惠岸正目送美猴王登上西牛賀洲地界。

“師父,怎麼我們不再繼續跟隨?”惠岸奇怪地問菩薩。

“這西牛賀洲地界已屬我佛範圍,如果我倆繼續跟隨,對天道而言就如火裏加油,過於明顯。之前南贍部洲,我佛影響甚微,借其他影響可一時蒙蔽天道。此時你我立刻回南海,才是正常之道。”

“原來如此,謝師父指點。想我佛如來法力無邊,這西牛賀洲也無人敢亂來。那美猴王上得岸後,但凡遇多幾個人,自然知道我佛靈山雷音寶刹。一得指點,歸依我佛指日可待。”

師徒二人任務完成,自駕腳下祥雲疾飛回南海落伽山。

再說那美猴王,上岸行走終遇人家。略一詢問,得知佛門靈山最是好去處。他行禮答謝後,當即辯明方向往靈山行去。

這一日,風和日麗正是好日子。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美猴王看見一座好山,心覺可能就是千尋萬找的靈山。隻見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果是好山:

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瘦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鬆。修竹喬鬆,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穀壑芝蘭繞,處處巉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曰: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穀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鬆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美猴王聽得此言,滿心歡喜道:“神仙原來藏在這裏!”

興奮之際竟不管佛不佛、聖不聖,反正神仙也在尋找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