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 3)

【注釋】

(1)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3)尋芳:遊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7)東風:春風。

(8)光景:風光。

【譯文】

我選擇一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觀花賞草來到泗水邊,隻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時間都換了新顏。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出東風的麵貌,東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細,

秋千院落夜沉沉。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享年66歲。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贈太師。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漢族,是蘇洵的大兒子,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嘉祐二年(1057)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製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台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後臨朝,被複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後,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製誥,知禮部貢舉。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為傑出的詞人,開辟了豪放詞風,同傑出詞人辛棄疾並稱為“蘇辛蘇軾的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在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

【注釋】

(1)歌管:歌歌曲。管,笙簫。

(2)夜沉沉:夜深。

【譯文】

春天的夜晚,即使是極短的時間也十分珍貴。花朵散發出絲絲縷縷醉人的清香,在月光下搖曳著朦朧的倩影。樓台處傳來清脆悅耳的歌聲與簫聲。夜深了,望著院中空蕩蕩的秋千架,我沉醉於良宵美景之中。

城東早春

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

【作者簡介】

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源。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複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

【注釋】

(1)詩家:詩人。清景:美景。

(2)上林:皇帝的禦花園。錦:五色織成的綢綾。

【譯文】

新春時節是詩人描寫美景的最佳時刻,柳枝剛剛吐出淡黃的嫩芽,顏色還有一半未曾勻淨。倘若在仲春時節,皇上禦花園裏繁花似錦時,出門一看,都是踏青遊春的賞花人。

春夜

金爐香燼漏聲殘,

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欄杆。

【作者簡介】

王安石,生於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於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宋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自然村人),漢族。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長於說理與修辭,善用典,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亦有情韻深婉之作。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鍾山,諡號“文”。其政治變法對宋初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注釋】

(1)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

(2)翦翦:形容初春的寒風削麵,尖刻刺骨。

【譯文】

夜已經深了,香爐裏的香早已經燃盡,漏壺裏的水也快漏完了。後半夜的春風給人帶來陣陣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卻使人心煩意亂,隻看見隨著月亮的移動,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欄杆。

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