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1 / 1)

蘇慕亭安慰她道:“禮部自然有人會教你。”

大妹這才喜道:“承你美意,不知如何感謝,唯有下次喝酒的時候多敬你一杯。”

大妹能被金針娘娘讚許,被秦姑娘認同,除了自己每夜挑燈刻苦之外,還與蘇慕亭的幫助離不開。蘇慕亭進繡莊早,天賦高,甚得金針娘娘喜歡,耳提麵命傳授了她不少東西。蘇慕亭好學、筆勤,將金針娘娘教授的東西都記錄在本子上,時常溫故知新,後來大妹初進繡莊,為了順利度過三月之期,蘇慕亭特意將本子借給她,並時常指點她針法,她才有如此大且快的變化。

禮部有位侍郎,姓謝,三十出頭,通曉波斯、交趾、南掌、天竺、呂宋等多國語言,凡有使團前往外邦,他必是其中一員。

當大妹找到他的時候,他給了大妹三本厚厚的書籍,皆是漢文所寫介紹波斯風土人情,讓她回去慢慢看。看著小吏送走大妹,謝侍郎喜滋滋地想:又打發走一個。

沒想到兩天後,大妹就抱著三本書回來。

謝侍郎心裏冷哼,麵上端笑說道:“這些都是基本,不但要吃完,還要吃透。”漫不經心翻了幾頁提問,想不到大妹竟然對答如流。

謝侍郎又找出比原先三本厚一倍的書,整整十本之多,心想:至少要消耗十多天吧?總算又偷來半個月的悠閑。

結果,不過五天,大妹又找上門。

謝侍郎不敢怠慢,認認真真拿起十本書,每隔幾頁就抽問一兩句,自辰時起,至午時止,他一句緊接著一句發問,大妹一句跟著一句從容應答。

見大妹真的熟記於心,且找不出大破綻,謝侍郎這才作罷,正正經經從音韻開始教起。

三天後是休沐日,謝侍郎讓大妹屆時早點去他府上,他有更多的空餘時間可以教她波斯語。

因要準備去波斯,自從上京風物圖完工之後,秦姑娘便沒再安排繡活給她,大妹有更多的時間專攻波斯語。

謝侍郎家住朱衣巷,與馬蹄街不同,這裏一戶接著一戶的高牆大院,門楣光鮮亮麗,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地段。謝侍郎家住得較裏邊,家裏沒什麼人,隻有一個看門的老頭和一個亦妾亦仆的婢女。房子是謝家父母親留下來的,母親善治園,到了他這裏,便疏打理,花草一概不見,唯有後園的木樨和前庭的古木越野長得越好,時值盛夏,往樹底下一站,涼風自來。

婢女把大妹接進花廳,奉上茶水,請她稍待,她前往後園告知晨起練劍的謝侍郎。

謝侍郎經常出使外邦,屋內卻鮮少異域物件擺設,所陳東西以實用為主,材質雖然上好,但造型古樸,又喜用暗色,因此,偌大的屋子空空蕩蕩之餘,還顯得灰撲撲的,唯有牆上的一副刺繡圖點綴了些許顏色。

大妹看著圖畫熟悉,於是走近細看,發現真的是自己當初在孫家繡坊繡製的上巳圖,後被一個姓平的商人買走,不知怎的竟然出現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