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智慧博弈(二)(1 / 3)

第七章 智慧博弈(二)

31強悍的老板有一天,在公司會議上,韓老板對他的員工說:“我可以打敗在這裏工作的所有的人。”話音剛落,一個190厘米、曾經做過職業拳擊手的新員工就站起來,要和老板較量較量。

這個老板會怎麼做?

32莫紮特的話

有位少年向莫紮特請教寫交響樂。

莫紮特答道:“您寫交響樂還太年輕,為什麼不從寫敘事曲開始呢?”少年反駁道:“可是您開始寫交響樂時才10歲呀?”

“對”,莫紮特回答道,“……”你知道他是怎麼回答的嗎?

33農夫與秀才

有一天,明代文學家蔣燾的父親在家待客,客人是位很有學問的人。談話間,外麵下起小雨,點點滴滴淋濕了窗戶,客人一時興起,馬上道出了一個上聯,讓在座的人對答:凍雨灑窗,東二點,西三點。

這句是拆字聯,是把“凍”“灑”兩字拆成“東二點”“西三點”,與景物相映,顯出奇妙。在座的人都努力思索,左思右想,可是誰也對不上,屋內一片寂靜。

這時站在一旁的蔣燾一眼看到父親用來待客的切好的西瓜,句上心來,脫口而出,對出了下聯。大家聽了齊聲叫好。

試問,他對的下聯是什麼呢?

34怕饅頭的窮書生

有個窮書生,窮得沒飯吃,隻好去給人家幹活。有一次他跟主人上街,看到飯鋪裏賣饅頭,他很饞,又吃不到,便大叫一聲,跌倒在地。主人吃驚地問他原因,他說:“我怕饅頭!”主人聽了說:“豈有怕饅頭的道理?”回家後便在一間屋裏擺了百十個饅頭,將這個人鎖在裏麵,自己則在屋外觀察動靜。過了一陣,裏麵靜悄悄的,主人很納悶,便從壁縫向裏看,隻見那人手捧著饅頭,已吃了一多半了。

主人趕緊開門,問他為何敢吃,他答道:“我見了這些饅頭,忽然不怕了。”主人知道他是假裝的騙饅頭吃,便怒斥道:“你現在還怕什麼!”

那人趕緊回答:“______”

35聰明的阿凡提

阿凡提非常聰明,經常用智慧幫老百姓解決問題,還時常捉弄財主老爺。國王很嫉妒他,便和大臣們商量出一個難題,有意要為難他。

國王把阿凡提召入王宮,要他用沙子做一條拴驢的繩子,並限他三天之內必須完成,否則便要抓他坐牢。

老百姓們都很著急,看來阿凡提是難逃這一劫了。但是阿凡提一點也不著急,每天還是笑嗬嗬地幹活。

三天過去了,國王向他要繩子。可是阿凡提卻對國王說了一番話,使國王無法向他要繩子。

請問,阿凡提對國王說了什麼話呢?

36智捉盜馬賊

華盛頓小時候就聰明過人,在他的家鄉威斯特摩蘭至今還流傳著他智捉盜馬賊的故事呢。

有—天,村裏的一個老爺爺的馬被人偷走了。村民們幫忙四處尋找,終於在牲口市場上找到了那匹馬。可是,盜馬賊死活不承認這是偷來的馬。由於馬的主人這時又拿不出有力的證據來,盜馬賊反咬一口,說村民們誣陷他,說著騎上馬就想溜。這時,華盛頓趕來了。他用雙手分別蒙住馬的眼睛,緊接著問了盜馬賊幾個問題,很快就誘使盜馬賊在眾人麵前原形畢露,隻好承認自己的醜行。

那麼你知道他問了什麼問題嗎?

37阿凡提買酒

有一年,阿凡提到南方旅遊,結果樂而忘返,幾乎把自己的全部積蓄都花掉了,因而不得已到一個財主家去做工。這家財主十分吝嗇,甚至吃飯都不讓阿凡提吃飽,並且還時常為難他。有一天,財主的酒癮上來了,給了阿凡提一個空酒瓶去買酒。阿凡提等了一會兒卻不見財主給錢,就問:“錢呢?”吝嗇的財主傲慢地說:“拿著錢去買酒誰不會呀,不拿錢買到酒才算有本事。”阿凡提聽了,扭頭出了門。過了一會兒,阿凡提提著空酒瓶子回來了。財主發現酒瓶還是空的,厲聲問道:“我要的酒呢?”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說:“_____”財主聽了,被氣得滿臉通紅,支支吾吾說不出一句話。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如果不拿錢就能買到酒,那不是偷就是騙,阿凡提是不會這樣做的。

那麼,阿凡提是怎麼回答財主,順利過關的呢?

38“及第”還是“及地”

明朝無名氏的《時尚笑談》中有這麼一個故事:從前有個讀書人,屢試不第。

這次又帶仆人挑著行李上京赴試,忽然頭巾被風吹落,仆人說:“帽落地。”讀書人囑咐他說:“今後說落了什麼東西,不要說落地,隻說及地(第)。”仆人說:“聽您的。”說著就將行李牢牢拴在擔子上。讀書人說:“仔細收拾。”仆人說了一句話,書生聽完當場氣暈過去了。

你知道仆人說的是什麼嗎?

39體貼又聰明的人

小梅在參加好朋友結婚典禮的時候,穿了自己一向不習慣穿的長裙和高跟鞋。

在眾人麵前,她一不小心摔倒了,當時全場嘩然,小梅很是尷尬和害羞。這時旁邊一個優雅的男子把她扶了起來,裝作很熟悉的樣子對著她高聲說了一句話,解除了她的尷尬。

你能想出那個男子是怎麼說的嗎?

40我到哪裏去了

南宋時,蘇州有個和尚,喝酒滋事,州官下令把他抓起來,派一名解差把他押送邊遠地方去治罪。

交通不便,解差怨恨,因此棍棒不斷,和尚叫苦不迭。

幾天後,他們宿在一個客店,和尚起了逃跑之心,於是對解差說了一番好話,然後拿出碎銀請酒。

貪杯的解差立即給和尚卸下枷鎖,開懷大飲,不多時即醉成一堆爛泥了。此時和尚就找了剃刀,給解差剃了個光頭,把罪衣穿在解差身上,再給他套上枷鎖,然後自己越窗而逃。

第二天,解差酒醒,忽然驚叫道:“哎呀,和尚不見了!”但再一看自己身上的囚衣,領上的枷鎖,對鏡一照腦袋也是光溜溜的,又轉憂為喜了——要是犯人跑了回去如何交差?

過了一會兒,他一摸自己的光頭,醒悟道:“雖然和尚還在,隻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差醒悟的後一句話應該是什麼?

41大仲馬的帽子

大仲馬是法國著名的小說家。但他年輕的時候非常窮困,據說他隻身前往巴黎的時候身上隻有一枚銀幣,當然穿的也是破衣爛衫。一天,他在街上一邊走路,一邊思考,突然聽到一個路人譏笑他說:“你腦袋上麵是個什麼東西?能叫作帽子嗎?”

大仲馬回敬道:“________”

42有木材的皮箱

20世紀30年代中期,香港茂隆皮箱行生產的皮箱由於貨真價實而生意興隆。

他們的皮箱不僅占領了香港的市場,還暢銷東南亞,各國的訂單源源不斷。這引起了英國的同行商人威爾士的嫉妒,他發誓要搞垮茂隆皮箱行。

一天,他來到了茂隆皮箱行,鄭重其事地訂購了3000隻皮箱,價值20萬元港幣。按合同規定茂隆皮箱行必須在1個月內交貨,逾期不交或不能按質按量交貨,由賣方賠償貨款50%的損失費。

茂隆皮箱行馬上開始抓緊時間生產,不到1個月茂隆皮箱行就製作了3000隻皮箱。當茂隆皮箱行的經理馮燦帶著皮箱準備向威爾士一手交貨,一手取錢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威爾士漫不經心地打開了幾隻皮箱看了幾眼,指著皮箱裏支撐的木條,怒氣衝衝地叫嚷起來:“我們定購的是皮箱,現在皮箱中竟然有木材,這還能叫皮箱嗎?你們必須賠償我的損失!”無論馮燦怎麼解釋,威爾士就是蠻不講理。並且,威爾士仗著自己是英國人,香港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威爾士反而向法院提出起訴,要求茂隆皮箱行按合同賠償損失。

很快,港英法院偏袒威爾士,企圖判馮燦詐騙罪。馮燦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便聘請了一位名叫羅文錦的律師出庭辯護。

法院開庭後,威爾士盛氣淩人,非常囂張。講述了一大堆馮燦應該賠償損失的理由。這時,隻見羅文錦律師不慌不忙地從律師席上站了起來,胸有成竹地從口袋裏拿出一塊亮晶晶的大號金懷表,高聲問法官:“法官先生,請問這是什麼表?”法官看了一眼金表後說:“這是一塊英國倫敦出品的金表。但是,這與本案有什麼關係呢?”“絕對有關係!”羅文錦回答,然後高舉著金表,麵對法庭所有的人問道,“這是金表,沒有人懷疑吧?我也知道這是塊金表,但是請問,這塊金表除了表殼是鍍金的以外,內部的機件難道都是金製的嗎?”“那還用說,當然不是!”坐在下麵旁聽的人說。

“這不是全金的表,那麼,人們為什麼又把它叫作金表呢?”接著,羅文錦又說出了一段話,讓法官立時就傻了眼,而威爾士也頓覺理屈詞窮,像泄了氣的皮球,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法官在眾目睽睽之下,隻得宣判馮燦無罪,威爾士誣告馮燦犯了誣告罪,罰款5000元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