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智慧博弈(二)(2 / 3)

羅文錦律師說了一段什麼話就讓案子翻了過來呢?

43不識字的狗

明朝的寧王年輕時是個花花公子,經常牽著隻脖子掛著塊“禦賜”兩字牌子的丹頂鶴,在南昌滿街閑逛。

有一天,那隻白鶴自個兒踱出門來,被一條狗咬死了。寧王暴跳如雷:“我這白鶴是皇上賞的,脖子上掛著禦賜金牌,誰家野狗竟敢欺君犯上。”當即命令家奴把狗的主人捆起來,送交南昌知府,要給他的白鶴抵命。

當時的南昌知府名叫祝瀚,對寧王的胡作非為很是不滿。聽說寧王府的管家前來轉達寧王的“旨意”,又好氣又好笑,對管家說:“你寫個訴狀來,本府自當審理。”寧王府管家遞上訴狀,祝瀚看過,從簽筒中拔出令簽,命令衙役捉拿凶犯到案。管家忙說:“不勞貴差,人已抓到堂下。”祝瀚故作驚訝,說:“這訴狀上明明寫著肇事凶犯乃是一條狗,本府今日要大堂審狗,抓人來幹什麼?”寧王府管家氣急敗壞地說:“那狗不通人言,豈能大堂審問?”祝瀚見管家既狗仗人勢,又說得有點道理,便想了個辦法,就把這個案子輕鬆地判了。

請問,祝瀚是如何斷案的?

44雨害怕抽稅

申漸高是南唐時候的一個藝人,敢於為民眾說話。南唐建國之初,國力薄弱,軍糧儲備不足,官府橫征暴斂無度。此時久旱不雨,祈雨也不應驗。

一天,皇帝在宮苑中同群臣飲酒,便對群臣說:“離京城三五十裏外的地方都報告說雨水充足,為什麼獨獨京中無雨,是什麼緣故?”群臣都答不上來。申漸高進來說了一句話,讓皇帝猛然醒悟:是京城中賦稅過重了吧?當日就下了詔書,停止一切額外的稅收。

你猜申漸高說一句什麼話?

45“韭黃”如何“賣”

宋代楊億曾經告誡自己的學生:寫文章應該避免用俗語。事後不久,楊億在給皇帝的表章中寫道:“伏惟陛下德邁九皇。”這是頌揚皇帝的德行超過了上古傳說中的九位聖明君主。而楊億的學生鄭戩想起了老師的話,便問老師:“?”

楊億聽後哈哈大笑,揮筆改掉了那句話。

46怎樣才能把丟掉的“臉”找回來

由於赫魯曉夫曾經是斯大林非常信任和器重的人,他批評斯大林後,很多蘇聯人都懷有疑問:既然你早就認識到了斯大林的錯誤,那麼你為什麼早先從來沒有提出過不同意見?你有沒有參與這些錯誤行動?

有一次,在黨的代表大會上,赫魯曉夫再次批判斯大林的錯誤,這時,有人從聽眾席上遞來一張條子。赫魯曉夫打開一看,上麵寫著:“那時候你在哪裏?”這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赫魯曉夫的臉上很難堪。他很難作出回答。但他又不能回避這個問題,更無法隱瞞這個條子,他也知道,許多人有著同樣的問題。

更何況,這會兒台下成千雙眼睛已盯著他手裏的那張紙,等著他念出來。

赫魯曉夫沉思了片刻,拿起條子,大聲念了一遍條子的內容,然後望著台下,大聲喊道:“誰寫的這張條子。請你馬上站起來,走上台。”沒有人站起來,所有的人心怦怦地跳,不知赫魯曉夫要幹什麼。寫條的人更是忐忑不安,心裏後悔剛才的舉動,想著一旦被查出來會有什麼結局。

赫魯曉夫又重複了一遍他的話。全場仍死一般的沉寂,大家都等著赫魯曉夫的爆發。

幾分鍾過去了,赫魯曉夫平靜地說了一句話,巧妙地即席創造出一個場麵,借這個眾人皆知其含義的場景來婉轉、含蓄地隱喻出自己的答案。這種回答既不失自己的威望,也不讓聽眾覺得他在文過飾非。

你知道赫魯曉夫是怎樣說的嗎?

47為何不宜動土

有個人酷信風水,凡事都要先問陰陽家是吉是凶。一天,他坐在牆下,牆忽然倒了,他被壓在牆下,忙喊救命。家人聽見喊救命急忙跑過來。酷信風水的人說:“快來救我!”家人沒有馬上救他,而是說:“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家人是怎麼說的嗎?

48你會對句嗎

一個姓陸的官員與一個姓陳的官員一起飲酒。陸見陳頭發稀少,便出句戲弄他說:“陳教授數莖頭發,無法(發)可施。”陳答道:“陸大人滿臉髭須,何須如此(髭)。”陸聽了大為讚賞,又戲弄道:“兩猿截木山中,這猴子也會對鋸(句)?”陳不甘示弱,對道:“匹馬陷足泥內,!”

你知道姓陳的官員對聯的後半句嗎?如果沒有見過,不妨用學過的對聯試著填寫完整。

49紀曉嵐智鬥和

有一次乾隆出行,由和、紀曉嵐等人侍駕,乘船沿運河南行,行到滄州地界,距獻縣才幾十裏。這裏原是九河故道,河汊眾多,許多小河注入運河。在一條小河的入口處,兩岸土質鬆軟,被水浪衝成許多小穴窩,人們叫它“浪窩”。

但由於那時人缺乏常識,在民間廣泛流傳著一種說法:說那是烏龜的寄居之所,說得通俗一點就口叫“王八窩”。

乾隆在船上看這裏浪窩很多,覺得有些奇怪,便問身邊的紀曉嵐:“這兩岸的坑穴,是些何物?”紀曉嵐正想為皇上解釋,和卻在一旁答道:“聖上,這裏是紀學士的老家呀!”這是和坤戲弄紀曉嵐,將那些“王八窩”,說成是紀曉嵐的老家,那紀曉嵐豈不成了“王八”!

紀曉嵐對和的意思很清楚,便對乾隆皇帝說道:“____”巧妙地回敬了和。

50共計100分,究竟是多少

父親見兒子從學校拿回成績單,關心地問:“考得怎麼樣,快念給我聽聽。”兒子看了父親一眼,膽怯地打開成績單念道:“語文52,數學48,共計100分。”父親對兒子的成績進行了一番評述後,兒子聽了,忍不住笑了。

你知道父親是怎樣說的嗎?

51韓信的謀士

秦末,漢王劉邦的大將韓信功高蓋主,受到劉邦的猜忌。韓信有個謀士叫蒯通,竭力勸韓信自立為王,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否則,在劉邦手下為臣,又有震主之威,一定會招致殺身之禍。韓信卻因為感念劉邦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沒有聽從蒯通的勸告。

漢王朝建立後,韓信果然被高祖劉邦以圖謀反叛罪殺害。韓信在被殺頭之前後悔不已,連聲說:“悔不用蒯通之計。”劉邦得知後,將蒯通抓了起來,並親自審問:“是你當初唆使韓信謀反的嗎?”蒯通也不否認:“是的,我當初讓他稱王,可他不聽我的勸告,真是自取滅亡。”劉邦大怒,命令衛兵將蒯通拉出去烹了,蒯通卻大喊冤枉。

劉邦問道:“蒯通,你也承認唆使韓信謀反,有什麼冤枉?”蒯通說道:“______”劉邦覺得蒯通的話有道理,最後赦免了他的罪。

你知道蒯通說了什麼話嗎?

52誘騙有方

朱古民擅長開玩笑。一天,他在湯生書房裏閑坐,湯生說:“你平素有智謀,多辦法,那麼我今天坐在屋中,你能把我誘騙到外邊去嗎?”朱古民便說:“門外寒風凜冽,你一定不肯出去;倘若你先到門外去,我就用屋裏的溫暖舒服來引誘你,你就會聽我的話了。”湯生走到門外,站在那裏說:“你想得真美!看你怎麼能把我誘進屋裏?”

朱古民拍手笑道:_______

53你會反譏嗎

甲乙兩個朋友在一家小食店吃飯。桌上有一盅芥末醬。甲以為那是甜醬,他舀了一匙放進嘴裏,馬上淚流滿麵。然而,他也想讓他的朋友乙上當,所以一點不露聲色。乙看到朋友在哭,問道:“我親愛的朋友,你哭什麼?”甲回答說:“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在二十年前被送上絞架。”不一會兒,乙也吃了一匙芥末醬,當他開始撲簌簌地流淚的時候,甲也問他:“那你又在哭什麼呢?”

乙的回答更妙,妙不可言。如果你是乙,你會怎麼回答?

54所出為何相同

三國時吳主孫權讓太子嘲弄諸葛恪,曰:“諸葛恪吃馬糞一石。”諸葛恪答道:“臣能戲君,子能戲父,那麼我就讓太子吃雞蛋三百個。”孫權問諸葛恪:“別人讓你吃馬糞,你卻讓他吃雞蛋,這是為什麼?”

你知道諸葛恪是怎樣回答的嗎?

55靴子多少錢

五代時馮道與和凝二人同在中書省為官。有一天,和凝問馮道:“我看你穿的靴子是新買的,花了多少錢?”馮道慢慢舉起左腳說:“九百。”和凝性子急,立即回頭斥責自己的下屬說:“我讓你給我買的靴子,怎麼會用了一千八百錢?”

如果你是馮道,對性子急的和凝,你會怎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