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2 / 2)

方嬤嬤服侍舒妃多年,自然知道這位主子的脾性,說年紀大了,其實依舊是年輕兒媳婦的心性,愛多管閑事兒,特別是這樁婚事是太後指的,心裏更覺得不值。

“太後身邊的麻雀也能變成鳳凰,咱們這些年也學了宮外那一套,講起了嫡庶之分,你且來說說,人家正妻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她那樣一個從下三等出來的丫頭,倒和別人平起平坐了,真是作踐人。”

方嬤嬤低聲勸道:“您且小聲點兒,一會兒太後保不準要過來。”

舒太妃一豎眉,“來且來,咱怕什麼,我兒子一不結黨隱私,二不覬覦皇位。”

方嬤嬤趕緊扶著她往裏頭走,已嚇得麵如土色,這種話被愛生事的聽到了嚼舌根就壞事了。

於是故意趕緊岔開了話,悄聲說:“這幾日太後身子不舒服,好多事兒都不大管,叫皇後盯著,今兒個,也不知會不會來。不然這幾日宮裏雜事兒這樣多,怎麼不見慈寧宮有半分的動靜。”

舒太妃果然來了興致,問:“宮裏有什麼動靜,我卻不知道?”

旁人都往樂善堂的方向去了,舒太妃因為在甬路邊說話,不由耽擱了。方嬤嬤有心說話,於是故意放緩了腳步,笑言:“還不是那位宮人,之前傳到太後耳朵裏的,聽說最近分派到了敬事房當彤史,晚上都放在跟前兒。不過到底姑娘年輕,許多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不太懂,找了我們兩個婆子過去,說句外道話,那姑娘人可是有趣的很呢,全然瞧不出以前得罪多少人的樣子。”

舒太妃也是個喜歡多事的,守著一方地過日子,到底漫長而無聊,緊接著就問下去了:“怎麼個好玩呢?”

方嬤嬤放低了聲音,笑眯眯的:“主子是不知道,那宮女年輕著呢,竟不像是內務府交出來的人,這房事上頭一概不懂,要不是有咱們兩個老婆子幫襯著,指不定要出什麼亂子,好在咱們朝也不太講究這些虛禮。”

舒太妃想起這些小兒女的事兒也熱心,特別是又思及了老七,“老七對兒女之事也不上心,他年紀也不小了,太後隻想著老五的親事,咱們老七的我也該提提了。”話說回來又回到皇帝身上,舒太妃就笑了,“這也容易,以前的宮人可都是先侍寢再伺候的,叫皇上開了臉,那不就順理成章了。”

方嬤嬤笑,“原是我多嘴跟主子提了,我也是這個意思,那丫頭這樣年輕不禁事兒總是不好。”

“這事兒我來提,太後瞧不上的人,總得推一把,這樣才有戲看。”舒太妃想著就笑起來,她是最會來事兒的,總是暗地裏與太後較勁,卻沒多少壞心眼兒。側臉拍拍方嬤嬤的手,“走,不管他們,咱們先進去,這日頭這樣大,別把臉上的皮給曬焦了。”

瓔珞站在船廳裏,聽著常和長公主哀哀說著一些瑣事兒,兩句之後又要抹眼淚,“駙馬日子也難捱,我苦,他也苦,總是難得在一塊兒,他又不像其他的爺們一樣能三妻四妾……那劉嬤嬤最是混賬,府裏頭的事兒皆是她說了算,明裏暗裏的,撈了多少好處,我隻當做不知道,她居然當我瞎子,估計是油水撈多了,如今給錢也瞧不上了,說一些尖酸刻薄的話來說教……”

斷斷續續竟說了好一會兒,瓔珞站在一圈人外圍,在她們貼身宮女的後麵。這船廳並不大,因此瓔珞被擠在外麵,灼灼烈日灑下來,雖靠著碧潭,卻沒有多少風,已經出了一身細汗,貼在脊背上別提多難受了。因位置不顯眼,於是大著膽子用帕子微微扇風,才覺得爽快些。

紫扇提著香爐,熏得更是一頭細汗,又不好亂動,瓔珞又給她扇了兩下,“忍著些罷。”

常和長公主為人最是細心,不經意抬眉瞧見了,用帕子擦擦眼角,和氣道:“雪蘭芙蓉,你們往裏頭站些,給後麵的人兒騰些地兒,今兒天熱,怪叫人難受的。”

說完雪蘭和芙蓉果真往裏頭站了,騰出位置來,這樣一挪開,瓔珞抬頭就能瞧見常和長公主,長公主道:“熱的話就往裏頭去吧,我這裏有人伺候,也不缺你們一兩個。”

這時候怕是裏頭的嬪妃已經來得差不多了,更兼有皇後,一眾太妃,妃子紮堆的地方是非多,瓔珞不願意裏頭伺候,更願意往那些親王貝勒跟前湊,遂恭敬答道:“謝公主恩典,隻不過您的好意奴才心領了。公主和氣,體恤宮人原是好事,不過旁人瞧見了,倒是不好,一說內廷的人時候不周,皇家失了禮數,二則您難得入宮,容易讓旁人看輕了公主。”

常和長公主一聽,倒是一愣,然又笑了,“是個周到人,倒是我的不是了,隨你的意吧。”